<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一、活动背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1. 问题提出: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前学生群体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问题,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对农村中学的意义重大,它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学业、情绪管理、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需有各种创新形式,例如通过阅读提升全员心理素养,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2. 活动理念: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以书籍为载体,通过共读、分享与实践,帮助参与者理解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觉察与疗愈能力。心理健康书籍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还能增进亲子关系,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全面的支持。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3.现实痛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资源匮乏:大河镇中学心理健康书籍存量不足20本,且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认知偏差:农村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敏感度低,很多家长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矫情”;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教育盲区:学生缺乏自主获取心理知识的渠道,校园心理辅导依赖教师主动干预。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4.政策导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教育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要求“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二、活动目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1. 知识普及:促进农村未成年人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通过阅读心理健康书籍,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也能掌握应对压力和为心赋能等技巧。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2. 情感共鸣:通过阅读引发情感联结,减少心理问题污名化,增强同理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信息素养,通过借阅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3. 行动转化:将书中理论转化为实际行为,提升心理韧性。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4. 全员参与:覆盖全体学生,共享图书资源,不仅可以利用心理课阅读,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书籍,同时增强校外校内合作与交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三、活动设计</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1. 资源整合:跨校联动,打造“心理学图书漂流”活动。为更好地给农村未成年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来凤县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与大河镇中小学联合组织了一次心理学书籍跨校借阅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书籍精选:来凤县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将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书籍共计60本借入大河镇中小学的“心灵氧吧”,供全校中学的学生阅读。由来凤县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心理老师负责筛选60本适龄书籍,如《儿童情绪管理绘本》、《青少年心理学漫画》、《青少年积极心理学》等,适合初中生年龄发展特点的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空间改造:利用大河中学学校“心灵氧吧”图书架放置书籍,设置阅读区、心情树洞信箱。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2. 多元驱动:构建“读—悟—用”心育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具体措施,心理教师每月每班开设1节“心理阅读课”,解析书籍案例,解决学生没有课余时间看书问题,同时营造阅读好习惯。学生自由借阅(每人限借1本/周),完成图书借阅登记。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并定期的对写读后感的同学进行表彰,让他们爱上阅读的同时养成主动分享的能力及提升心理调适能力。联合德育处和语文组组织“我的心灵成长故事”征文比赛。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3、活动温馨提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爱惜图书:学生在借阅期间应妥善保管书籍,避免损坏或遗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阅读指导:安排心理辅导老师或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阅读分享:鼓励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分享,可以通过班会、读书会等形式交流阅读心得,促进知识的消化与吸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四、实施成效与数据反馈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1. 量化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心理学书籍借阅率达100% ,初中部14个班所有学生都能实现全员阅读,学生预约心理咨询人次降低,专业的心理健康书籍能让孩子们学会自我认知和自我心理调适,共计收到了约100多篇读书笔记;通过学生反馈,及时调整书目内容,切实帮助到了大部分学生,助力了学生成长。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2.质性反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学生:“读完《被讨厌的勇气》,我学会了拒绝不合理要求。”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师观察:“原本沉默的留守儿童在‘心灵氧吧’主动分享书籍,班级欺凌事件减少。”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五、后续计划</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1. 成立“心灵书友会”,延续阅读习惯。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2. 开发校本心理健康阅读课程,将活动常态化。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3. 结合两个单位具体情况调整书单和活动形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六、活动特色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本活动紧扣农村教育“资源少、意识弱”的痛点,用“小切口”实现“大改变”;改变了传统说教式教育,通过“书籍漂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阅读教育的有机融合范式;以“县域统筹+校本实施”破解农村心育资源分散难题。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附: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1. 60本心理健康书籍清单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2. “心灵氧吧”书架布置示意图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3. 学生阅读心理健康书籍的瞬间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4.学生借阅心理健康图书登记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5.学生读后感展示</span></p> 大河中学“心灵氧吧”书架示意图 全员阅读课瞬间 “心灵氧吧”自选式阅读 班级借书登记表部分展示 学生读后感分享 <p class="ql-block"> 静静地看书会使人心神安定,今天看的这本书是《天鹅之歌》,虽然对初中生来说有点幼稚,但我们也是从小孩子过来的呀,这里面的插图突然一下子让我很放松想起来美好的童年。目录第一章标题是天鹅,人人都喜欢白天鹅,可我觉得黑天鹅也有发光点呀,虽然天鹅没有很厉害的防身武器,但他们只有坦然面对危险,有勇气有信心,一样能够战胜强敌。第二章标题是猫,我很喜欢猫,猫有许多品种和花色,往往黑猫不被喜欢,但黑也有黑得好。第三张标题是豹,豹是很凶猛的动物,但它也有温柔的一面。总得来说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自卑,勇敢面对生活,有信心的去做事情,就算别人说你不好也不要只听别人的建议,从而影响自己内心真实的判断。</p><p class="ql-block"> ——向 琴</p> <p class="ql-block"> 我读了《企鹅的风度》,了解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联系,也许是因为动物的心里没有世俗尘埃,所以与淳朴的动物之间更容易心灵相通。阅读这本书,我发现了动物的陪伴不仅可以我们增加社交能力,还可以提高领导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养养动物可以治愈我们生活中的压力,动物不仅可以是我们的朋友,也可以是我们家人。</p><p class="ql-block"> ——张颖娜</p> <p class="ql-block"> 今天心理课又到了我喜欢的全班阅读课,我读的一本书的名字叫做《墨菲定律》,这本书让我理解了许多的心理学现象,如蝴蝶效应、木桶定律等,这也让我对心理学充满了兴趣,我可以通过他人的表情、动作从而判断他人的内心世界,也可以运用书中的许多定律或是效应帮助我完成一些事情,让我内心世界更丰富,也更好的处理一些人际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俊宏</p> <p class="ql-block">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蛤蟆先生本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惹出了不少的麻烦,到后来他陷入了抑郁不能自拔,他的好朋友们想要帮助蛤蟆先生,决定督促蛤蟆先生这个问题,并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接受心理咨询,经过后来心理医生的帮助,蛤蟆先生心理状态有了一些好的变化,读完这本书,我体会到了,在我们遇到一定的困难时,我们要去想办法解决,会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我们不要抑郁,要自信、要开朗,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肖宏爽</p> <p class="ql-block"> 《共情式沟通》这本书讲共情式沟通的灵魂,两个有着不同天性、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的人,如何能摆脱个人局限,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平等交流全靠共情,我们想做到与人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共情式的沟通,倾听别人等,先培养这样的思维理念,再着力培养一些乐于助人的人际沟通的小技巧,你就能够提升共情的能力,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p><p class="ql-block"> —— 彭 洋</p> <p class="ql-block"> 读了《小问号看大天下》这本书,让我解开了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比如“人为什么会梦游?”“人为什么会死亡?”“鱼类为何都是近视眼”等问题,丰富了我的日常生活,这本书信息含量大,知识覆盖面广,以增长知识,促进我们学习为主,我们要多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揭示身边事物的无穷之谜,让我收获智慧的硕果。</p><p class="ql-block"> ——田嘉浩</p> <p class="ql-block"> 开始读《意志力是自我引导的力量》,我感到了有一些不太懂,当我第二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些顿悟了,当我第三次读的时候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古往今来对于成功秘诀的谈论实在是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他讲到了一个故事,介绍了在19 40年6月23日美国有一个家庭,一位黑人妇女生下了一个女孩叫威尔玛·鲁道夫,她从小得了重病,她的妈妈到处寻医,最后威尔玛活下来了可是引发了小儿麻痹症,使她脚残疾了,但她的妈妈并没有放弃去寻找方法,她先去了一位善良的医生那里,可是医生只给了她一副拐杖,后来她的妈妈在朋友那里得到了一种方法治好了她的病,她在院子里学走路去参加学校比赛,后来刻苦练习,参加了奥运比赛。</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故事中我学会了她不屈不挠的人生之路上闪耀着。威尔玛因为一种治不好的病都没有放弃努力,最后成为了奥运冠军,这都是因为她有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非比常人的意志力使她坚持了下去,我们以后遇到任何困难也要告诉自己坚持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肖朝阳</span></p> 读后感视频分享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分享一个关于 为什么要读书的答案:</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一个人不读书,他的价值观可能会被周围的人所影响。因为他没有其他途径来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只能模仿身边的人,或者逐渐被环境所改变。周围流行什么,他就跟随什么,永远找不到自己的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读书是一种富养灵魂的方式。即使你不记得书中的内容,但它依然存在于你的谈吐中,气质里,以及你的胸襟和无涯的精神中。读书是一种舒适的阶梯,是治愈的良药,是启迪智慧的良方,也是唤醒心智的道法。</span></p> 县未成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