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乙巳初春闽粤行——广州市

火龙

<p class="ql-block"><b>广州市</b>是中国广东省的省会,国家中心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科技中心,广州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现代化城市风貌。</p> <p class="ql-block">25年3月初,与同学相约于广州市会合,一同游览广东省几个主要城市。</p> <p class="ql-block">广州市还有一个别称——花城。在西华路安排好住处,我们一同游览广州市花城广场,远观世界第二高电视塔——广州塔(小蛮腰)。</p> <p class="ql-block">佛山祖庙,又名“北帝庙”“灵应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路21号。供奉道教真武玄天上帝,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是中原人南迁到岭南时所带来的北帝崇拜的产物;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至清代初年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1996年11月20日,佛山祖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佛山祖庙被评为佛山新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广州到佛山乘坐地铁非常方便快捷</p> <p class="ql-block">位于越秀区的流花湖公园,漫步园中宁静舒心,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满汉全席(奇石珍品)</p> <p class="ql-block">越秀公园是广东省广州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是国家重点公园、中国百家名园之一、羊城八景之一,2006年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b>陈家祠</b>,又称陈氏书院,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是广东地区著名的合族祠堂。它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并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落成,是由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由于其规模宏大和装饰精美,陈家祠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p><p class="ql-block">陈家祠堂集岭南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几乎全部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架梁都展示了岭南建筑的“三雕三塑”即石雕、木雕、砖雕、陶塑、泥塑、灰塑,以及铁铸工艺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荔湾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永庆坊,又名永庆片区,位于广州市最美骑楼街——荔湾区恩宁路,东连上下九地标商业街,南衔沙面,是极具广州都市人文底蕴的西关旧址地域。</p><p class="ql-block">永庆坊内有銮舆堂、李小龙祖居、民国大宅等历史建筑以及传统民居,周边坐拥粤剧艺术博物馆、八和会馆等历史文化建筑。2020年8月22日,广州西关永庆坊正式挂牌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沙面(英文名:Shameen),别名“拾翠洲”,沙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东西长约862米,南北宽约287米,面积为0.3平方千米。1861年9月,沙面成为英法租界。此后,大批西方人来到沙面,建造了上百栋富有欧洲特色的建筑,汇集了十多个国家的领事馆以及数十家洋行,沙面逐渐形成了“三横五纵”格局,是当时广州最繁华的地区之一。沙面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岛内有古树名木共137棵,其中古樟树主要分布在沙面北街、沙面大街等。至今沙面岛上保留欧陆风情建筑169栋。英国浪漫主义风格的海关红楼、哥特式露德天主教圣母堂、券廊式的沙面大街48号洋楼、古典复兴式的汇丰银行等各种欧式建筑,集中反映了西方的建筑技术与艺术,被誉为“欧洲建筑博物馆”。1996年,沙面建筑群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广州圣心大教堂,又称之为“石室”,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一德路旧部前56号,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教堂建成。</p><p class="ql-block">广州圣心大教堂建筑面积2754平方米,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教堂造型挺拔,内部空间深远,细部做工精美,高耸的塔楼,巨型的柱束,屋顶的尖拱以及花窗棂最具特色,是东南亚唯一一座用花岗岩石砌成、保存比较完整的“哥特式”大教堂,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20日,广州圣心大教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沿江西路</p> <p class="ql-block">北京路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大佛寺始建于南汉时期(917~971年),初名为新藏寺,元朝在原寺旧址重建殿宇,易名福田庵,明代再度大规模扩建,更名为龙藏寺,从此奠定了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的地位。</p><p class="ql-block">大佛寺因在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三尊以黄铜精铸高6米、重10吨大佛像而得名。包含毗卢殿、禅堂、功德堂、念佛堂、方丈室、图书馆、佛教展览厅、素食馆等多功能、现代化的佛教文化综合大楼,以及观音殿、地藏殿、钟鼓楼、天王殿、山门等殿堂,建筑面积共30000余平方米,与寺院鼎盛时相近,成为集礼佛、禅修、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佛教寺院。2008年11月18日,大佛寺大殿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广州小吃多集中在西华路上,特色小吃、网红店铺遍布巷道两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