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始建于1894年的广州陈家祠,又名陈氏书院,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被评选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它最具特色、最具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是“三雕两塑一画”,即石雕、木雕、砖雕、灰塑、陶塑、壁画,特别是大门左右两侧的六幅最精美、最耀眼夺目、带边框的大型砖雕图:《松鹊图》《梁山聚义图》《梧桐柳杏凤凰图》《百鸟图》《刘庆伏狼驹图》《五伦全图》。</p> <p class="ql-block"> 在这座历经一百多年风霜洗礼的祠堂里,有两棵高大、古朴苍劲的玉兰树,别名玉堂春、报春花,如今已迎春绽放出硕大的紫色花朵,令古宅大院焕发出勃勃生机,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宾客。</p> <p class="ql-block"> 据资料介绍,陈家祠的这两颗玉堂春与顺德的清晖园、西樵山的云泉仙馆和肇庆的宝鼎园的三景一起,构筑成广东地区最著名的四大玉堂春景点。</p> <p class="ql-block">当我踏入陈家祠,那古建筑屋顶上的装饰图案首先映入眼帘。屋顶之上,仿佛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那些雕像是守护着这百年古祠的精灵,周围那些彩色的设计如同它编织的梦,为这古老的地方增添了一抹奇幻的色彩。这里的一砖一瓦,一雕一刻,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而玉兰花的盛开,又像是为这古老的故事添上了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走进陈家祠,盛开着紫色花蕾的树像是在迎接每一位到访者。那树与古建筑相互映衬,仿佛是跨越时空的对话。古建筑那传统的元素像是岁月的见证者,而树上的花朵则是生机的象征。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轻声诉说着春天的消息,又像是在与古建筑低语,分享着彼此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玉兰花盛开在陈家祠前,花瓣粉白相间,花蕊深紫,与红灯笼相互映衬。那红灯笼像是古祠的眼睛,见证着玉兰花的每一次绽放。花瓣像是被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粉白相间的颜色如同少女羞涩的脸庞,深紫的花蕊像是隐藏在心底的小秘密。它们在这百年古祠前,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而美好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春日里,陈家祠前一株枝干光秃但花朵绽放的树矗立着。那树像是一个坚强的战士,在经历了寒冬的洗礼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树上的花朵像是它胜利的勋章,一朵朵盛开在枝头,与古建筑相互映衬。那砖墙结构的老房子像是它的老友,陪伴着它度过了无数个春秋。它们共同构成了这百年古祠独特的风景,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紫红色花朵点缀在陈家祠的周围,与那带有飞檐翘角的传统中式建筑相互映衬。那飞檐翘角像是古建筑的翅膀,带着它飞向遥远的过去。而紫红色的花朵像是它留下的足迹,记录着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花朵与古建筑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古老而美好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紫色玉兰花,犹如"大家闺秀",深藏于庭院深深的百年大院里,"亭亭玉立",婀娜多姿。</p> <p class="ql-block">陈家祠前一株盛开着紫红色花朵的大树,与那黑色墙面形成鲜明对比。那黑色墙面像是古建筑的外衣,沉稳而庄重。而紫红色的花朵像是它内心的热情,在黑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大树像是一个守护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百年古祠,见证着它的每一个变化。花朵与古建筑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古老而美好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紫色玉兰花,与庭院内的古瓦灰墙、飞檐翘角、人鸟神明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古朴典雅、秀丽迷人的岭南庭院早春画卷。</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紫色玉兰花,其树干粗犷,树枝弯曲,花瓣丰满,色泽艳丽,极像是人工培育的大型盆景,凸显出玉兰花的优美雅韵。</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紫色玉兰花,真的像"大家闺秀"一样,备受市民和游客的珍重与宠爱。大凡有极个别游客抚花拍照时,立即就有十几个制止的声音:"喂喂喂""唔使摸花啦!"</p> <p class="ql-block">摄于:陈家祠</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