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听”美好——葛幼大一班爱耳日活动

自然学习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3月3日,我国迎来第26个“全国爱耳日”,本年度的宣传主题聚焦于“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为了让大班幼儿深入了解耳朵的功能、掌握保护耳朵的方法,切实认识到耳朵的重要性,进而培养良好的用耳习惯,增强自我护耳意识,葛幼大一班开展了“爱耳日”主题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爱耳日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中国,听力语言残疾人在残疾人总数中占比最高。鉴于我国耳聋发生率高、患者数量庞大、危害严重的现状,国家将每年的3月3日设立为“爱耳日” 。设立这一节日的目的在于提升全社会对于爱耳护耳重要性的认知,促使大家形成健康的用耳习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关于耳朵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对耳朵充满了好奇,疑问不断。为了帮他们解开这些疑惑,老师借助形象的图片,讲述有趣的故事,把“爱耳日”的由来、耳朵的构造、声音接收原理、影响耳朵健康的因素,还有护耳的方法等健康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小朋友们,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动物的耳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已经知道,兔子耳朵长,熊耳朵圆,大象耳朵像扇子,还发现小鸡、小鱼好像没有耳朵。这些认知构成了他们对动物耳朵的初步印象。但小鱼和小鸡真的没有耳朵吗?它们又是怎样感知声音的呢?动物耳朵除了听觉,是否还藏着其他特殊本领?这些疑问,正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索。</p> <p class="ql-block">兔子</p><p class="ql-block">1.当小兔子太热时,会让耳朵展开。</p><p class="ql-block">2.可以在小兔子奔跑时通过不停的摆动耳朵来保持平衡。</p><p class="ql-block">3.小兔子的耳朵非常敏锐,可以接受到很低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大象</p><p class="ql-block">1.到了夏天,大象的大耳朵可以帮助它赶跑蚊子和小虫子。</p><p class="ql-block">2.当大象遇到危险时,会张开它大大的耳朵来吓跑敌人。</p><p class="ql-block">3.当大象感觉到热时,会把大大的耳朵当作扇子来给自己扇风。</p> <p class="ql-block">鱼</p><p class="ql-block">1.鱼的耳朵长在头骨里。</p><p class="ql-block">2.鱼的耳朵可以听到声音,同时还能负责保持平衡。</p> <p class="ql-block">鸡</p><p class="ql-block">1.鸡的耳朵像一个小喇叭。</p><p class="ql-block">2.鸡的耳朵在鸡的眼睛后面,表面覆盖羽毛。</p> <p class="ql-block">蝙蝠</p><p class="ql-block">1.蝙蝠的耳朵可以听到一种我们听不到的声音,那就是超声波,可以帮助小蝙蝠在天黑时找到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2.蝙蝠的耳朵可以在它飞行的时候保持平衡。</p> <p class="ql-block">蚂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蚂蚁没有像人类或其他一些动物那样典型的耳朵,不过它有能起到类似听觉作用的器官,主要是触角和鼓膜听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触角:蚂蚁的触角上分布着丰富的感觉器官,其中包括很多嗅觉感受器和触觉感受器等。通过这些感受器,蚂蚁能接收空气中的化学信号和微小的振动信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鼓膜听器:部分蚂蚁在腿部关节附近或身体其他部位长有鼓膜听器,这是一种可以感知声音振动的器官。它能够接收地面或其他物体表面传递过来的振动信号,使蚂蚁感知到周围环境中的声音信息,以此来进行交流、寻找食物、躲避危险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蛇主要通过身体与地面或其他物体的接触来感知振动。当周围环境中有声音产生时,会引起地面或物体的振动,蛇的身体骨骼会将这些振动传导到内耳,从而让蛇感知到声音的存在。例如地震前地壳的细微振动,蛇能通过身体感知到,进而出现异常行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保护耳朵小妙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儿童时期是听觉发育的关键阶段,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用耳习惯,有效保护孩子的听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正确擤鼻涕</p><p class="ql-block">儿童感冒咳嗽后可能会流鼻涕,而擤鼻涕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地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有一管腔相通,擤鼻不当会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p> <p class="ql-block">避开危险噪音</p><p class="ql-block">过大和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会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应该及时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p> <p class="ql-block">不塞异物进耳</p><p class="ql-block">有些幼儿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己的耳朵中,父母应教育孩子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当遇到这些情况时,应保持镇定,立即带幼儿前往医院。</p> <p class="ql-block">避免耳朵进水</p><p class="ql-block">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如果不慎进水,可以让头部向进水同侧的耳部倾斜,一只脚抬起,同侧的脚轻轻蹦跳,耳道内的水就可以顺着外耳道自然流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绘本推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绘本以常见的耳朵健康知识为主题,以有趣的故事展开,内容浅显易懂、知识科学专业,让孩子了解与耳朵相关的健康知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园共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爱耳日当天,我们在QQ群里向家长们分享了“爱耳”知识讲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声音是生活馈赠的珍贵礼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它编织起无数美好瞬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正因有耳朵认真倾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一种声音才被赋予独特意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爱耳日之际,让我们静下心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开启一场奇妙的听觉之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用耳朵探寻世界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