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字:胡相生</h3> <h3> 2004年10月16日上午,经朋友介绍,我在北京中央警卫区招待所拜访了毛主席生前生活管理员吴连登先生。一个上午的时间,讲起毛主席那些感人的故事,吴连登先生滔滔不绝,让我听的热泪盈眶。</h3> <h3> 毛主席与吳连登合影</h3> <h3> 吴连登先生1941年生于江苏省盐城市,1961年到中南海做服务员,1964年被安排到毛主席家做生活管理员,负责毛主席的家庭生活,包括财务管理,仓库管理,采购等。为毛主席服务12年之久,被称为主席的“大管家”。</h3> <h3> 毛主席题词手迹</h3> <h3> 吴连登先生说,一想起主席家的仓库,他就难受得想哭。“主席仓库没有一件豪华服装,没有一件金银珠宝,没有一件礼品”。好多东西都是从延安带回来的,主席的大棉袄,一些旧衣服,旧毛巾、袜子、衬衣等等都是破旧的。一条毛巾被补了又补,打了70多个补钉。</h3> <h3> 吴连登 胡相生攝</h3> <h3> 1964年6月,毛主席秘密回湖南的时候,随身携带了一双深棕色的牛皮拖鞋,鞋边的缝线已经多处脱断,鞋面多处破损,已经不能再穿。这双鞋是1949年毛主席第一次去莫斯科时,专列专门为他准备的。毛主席感觉很是舒适,从那之后就一直带在身边。毛主席到长沙后,主席卫士周福明就拿着托鞋要接待人员拿去补一补。工作人员肖根如见后,建议主席换一双新的,主席却让他去拿给鞋匠补一补。肖根如只好拿着拖鞋找到了补鞋匠,鞋匠看到鞋面上已经有好几次修补过的痕迹,鞋底也都快磨穿了,于是把鞋子扔到一边说;“同志,这样破的鞋实在不好再补,还是买双新的吧!”最后在肖根如的极力劝说下,鞋匠花了35分钟才补好,主席拿到鞋子后,感到很满意,之后一直穿着这双拖鞋,走到哪穿到哪。</h3> <h3> 胡相生与吴连登</h3> <h3> 让吴连登最心疼的事,就是毛主席的最后一个生日。1975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82岁生日,也是他的最后一个生日。这个生日身旁没有亲人没有孩子,只有主席身边的几个工作人员,显得分外凄凉。那天歺桌上的饭菜只是比平时多了几样,厨师田师付还给毛主席做了一碗长寿面。毛主席说要吃饭的时候,田师傅把面条下锅,想不到面条竟然在锅里碎了,一节一节的,没有一根整的。这是田师傅做饭几十年以来从来没见过的事情,他流泪了,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主席吃饭的时间短,菜也少,再擀面条也肯定来不及,吴连登先生只好说那就煮掛面吧。先生热泪盈眶地说,主席临终也不知道这件事,主席哪里知道,他吃的最后一碗长寿面不是手擀面,而是挂面,但他吃得还是很香。</h3> <h3> 吴连登先生说,毛主席时时处处想着身边的人,想着全国人民,心里唯独没有他自己。三年自然灾害时,毛主席很长时间吃不上一顿鸡鸭鱼肉,每个月只有18斤粮票,和全国人民一样实行凭票、凭证供应,一起共度难关。毛主席在国内国外没有一张存折,没有给子女留下一点物质遗产。</h3> <h3> 吴连登先生陪伴毛主席度过了12个春秋,直到毛主席逝世,结束了在毛主席身边难以忘怀的12年时光。毛主席逝世后,每年毛主席生日的时候,吴连登都和毛主席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一起瞻仰毛主席遗容,怀念老人家伟大的一生。<br> </h3> <h3> 2025年3月1日于朝阳一品人家</h3> <h3> 吴连登赠送胡相生中央警卫局专用茶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