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海光影组织一次赴潮汕元宵民俗采风,应赵老师之邀我和夫人与另外5人(赵老师、蒋老师、璟璟、知足常乐和阿德)搭乘赵老师大众车于2月7日出发,第一天抵达福建宁德已经比较晚了,第二天(2月8日)我们去了宁德市屏南县的龙潭古镇和 四坪村。这里,游客稀少,没有了都市的喧嚣,只有古朴的建筑和淳朴的民风,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宁静与美好。 <div><br></div> 在往福清方向赶路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打听到附近村庄都在为元宵节准备着(看不懂),他们开着车,带着祭祀东西赶往临水宫(可查百度)我们决定掉头往莆田临水宫去。 到了莆田临水宫 看到的是当地人民崇尚信俗的热情与虔诚,卖香烛祭品的条条大路都是,络绎不绝的村民不断涌向临水宫。 古田临水宫, 始建于唐贞元八年(792年),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大桥镇中村福古公路旁,总占地面积8003.13平方米。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靖姑信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闽南一带(包括台湾)非常信奉临水宫神明,无论大佬或是平民百姓,元宵朝拜是头等大事,所以这里非常热闹,据当地长辈说,元宵那天临水宫将达到最热闹的高峰。 第三天(2月9日)我们驱车来到福建土楼。原打算去龙岩看土楼,导航路上看到南靖土楼比较近,于是提前下高速,来到当地俗称“四菜一汤”的南靖土楼,我们请了导游讲解,效果不错。 四菜一汤 当晚,我们抵达潮州。第二天(2月10日)我们将于西海摄友在此酒店会合,开启潮汕元宵年俗采风活动。 2月10日与摄友回合,午餐后在导游(潮州国旅)带领下,来到潮州铁铺镇铺埔村,这里是村里农贸市场,村民搭起祭台供奉“老爷”,四乡八邻提着花篮,花篮装有扎的莲花,水果点心,几乎都带着整只卤鹅和灯笼。 高香烛台 在村里巷道巡游,我们看到巡游队伍有传统的,抬着本村祠堂的神明(老爷)、旌旗;也有是年轻人穿着盛装礼服巡游的。 最终巡游队伍集中到祠堂,拉开“磨老爷”的节目,这个节目需要力气更要协调围着老爷转,很原始,具有独特的本地民俗特色。 这天整个村子鞭炮炸响,震耳欲聋,满地红色。 离开铁铺村下午直接来到中国四大古桥的潮州广济桥(傍晚可观过河拆桥) 四大古桥潮州广济桥、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就是泉州洛阳桥没有去过,有机会补一下。 潮州古城夜市非常热闹,潮汕小吃这里应有尽有。我俩边逛边吃“腐乳鸡翅、鱼生、杏仁露....,最好吃的是鱼生,有机会还得去吃 广济桥夜景-灯光秀 在潮州住的酒店对面是一处规模很大的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在旅途中我是很喜欢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逛逛看看不一样的市井生活,市场内的海鲜、禽肉、蔬菜等都是十分新鲜,而且价格比上海便宜。如新鲜的黄牛肉在30元左右1斤,东星斑(刚死的)40元1斤,一般蔬菜在2-3元1斤。 潮州卤制品非常诱人 苍蝇馆子价格普遍很低,当地人最喜欢的。 2月11日下午来到揭阳军埠镇大长陇村举行大型民俗活动——贺灯。今天我们有辛观赏到登上央视春晚的“小狮子”、小时迁英歌舞 的现场表演,近距离感受揭阳非遗贺新春的欢腾与喜悦。 在超出想象的现场可谓是人潮涌动,熙熙攘攘,前呼后拥,要在夜幕下拍好照片的却很考验人。 小时迁灵活可爱,在前面开道。 举着贺灯的男丁欢呼着向祠堂涌去,场面震撼而热烈。 跟着拍,无法拍好,人也很累,感受到了,也惊讶到了。在广东这一带乡村非常重视传统祭祀仪式,往往搞得很隆重,让外地人是刮目相看,惊讶不已。我也认为,盛世之下,应该放开民间风俗活动,春节不让放炮仗,就没有了年味。 2 月 12 日正月十五)活动安排是:种玊(sù)上围(土楼)/埔寨烧火龙拍摄。早餐后前往【种玊(sù)上围】,拍摄 340 多年历史的城堡式古建筑、古民居;午餐后前往今日重头戏丰顺拍摄【埔寨火龙】。【埔寨火龙】由铁丝、竹料、纸等扎成,绘上鳞、角、爪,龙首,填进火药。<div><br></div> 丰顺县埔寨镇每年元宵之夜都会举行“烧火龙”表演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祥和吉利、岁岁平安,都会吸引周边众多群众观赏,甚至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盛况空前。 据媒体介绍,烧火龙’的魅力,正体现在这个‘烧’字上。今年是蛇年,元宵当晚不仅有“龙”,还有“蛇”。为了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除了重头戏“火龙”之外,还有“鲤鱼”“虾”“鳌鱼”等组成的“龙灯”队,用来增加观赏性,寓意年年有余、福寿安康。此外,以福建舰、六代战斗机为参照,制作了航空母舰、六代战斗机造型的花灯。 埔寨烧火龙在全国摄影界可谓是早有名气,因为得了奖;2025年1月央视专题报道《广东过春节时认真的》大幅采用烧火龙照片,可谓影响之大。去年上文组织潮汕采风没去,今年西海组织积极报名,今晚烧火龙真是颠覆了我的观感。 吃过午餐(牛肉火锅)下午2点就到了埔寨,老天不停地下雨,我们走过很长的柏油马路进入寨子,还化了25元买了塑料凳子,早早到达现场, 晚上7点左右才会上演烧火龙,这5个多小时在雨天耗着,有个凳子一来找个好位置好坐着,二是站在凳子上居高临下方便拍摄。5个多小时呆在一个地方很无聊,时间长也很累,为了一睹烧火龙的场景,摄影人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有忍得无聊的耐心。 夜幕降临,雨还是下着,尔而停下但雾气重。7点过后,现场<div>是人山人海的,几乎是能够站立的地方都站立的人。当晚警察,保安、消防、医护、媒体等一大批的。此时已有鱼虾灯笼进来,炮仗声很猛烈地炸响,焰火绽放起来,突然,现场灯灭了,漆黑一片,数秒后,开始点燃竖立起来的鱼虾灯焰火,瞬间,火光冲天,嗤嗤闪耀的焰火照耀了半个天空!这仅仅是烧火龙的序幕已经这么令人炫目。</div> 又是下雨,站立的地方很泥泞,观众站立的地方是一片坟地,烧火龙在山坡比较平缓的地方约有一个半篮球场大小,周边有些楼房,有的人家拉起广告横幅做起上楼观看的生意,据说在500-1000元一位,屋顶上真的都是人。很多人买了塑料凳子,烧火龙结束,会留下数量可观的凳子。 当天晚上烧火龙有三条龙,由于长时间消耗体力,我站在凳子上拍摄赶到很吃力,站站蹲蹲,而且非常难拍。我是70-300长焦,我的位子于现场拍摄对象距离大约在300米开外,光源变化很复杂,大多数处于弱光环境,ISO又不能随意提高,尽管拍了不少片子,回家看了大多数是废片。当第一条龙进场时,全场沸腾了,天空焰火绽放几乎没有停歇;在空中绽放的的烟花五彩缤纷,光照艳人;场子内烧火龙场面十分壮观,从龙头到龙尾都是喷射的火焰,光着膀子的男丁冒着纷飞的火焰,擎着火龙在场子内绕圈;这片上空,炮声阵阵,伴着人们的呐喊声,锣鼓声完全是空前的狂欢。实在吃不消了,当第一只火龙表演结束,我对夫人说,不看了,不看了,走吧,此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后面还有2只龙要表演,不看了。挤出人群,满街都是人,好不容易到了村口,买了牛肉粉吃了(晚饭没吃)回到车子上休息。 埔寨火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种传统舞蹈活动起源于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最初在元宵节夜晚举行,以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祥和吉利、岁岁平安。图为火龙在夜幕下舞动,它每一片龙鳞都散发处火焰,仿佛龙在烈火中重生,虎虎生威! 这一刻,这一场景时震撼的,是难忘的,它必将成为人们永久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