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名 严隽圻<br><br>美篇号 1833478<br><br>美篇图 严隽圻 丁慧新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6号起床后在酒店用完早餐就上车来的柴墟古镇。</p> 柴墟古镇,坐落于泰州市高港区。柴墟古镇,是一座沉浸在历史长河中的千年老镇。 这里古建筑独特的风格和精细的雕刻工艺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古街道那蜿蜒曲折的姿态,带领着游客穿越时光,感受岁月的痕迹。 而那些流传至今的古老文化,更是为这座古镇增添了一份神秘而迷人的气息。 柴墟,口岸镇的旧名,有“村寨集市”之意。 南宋建炎四年(1130)至绍兴十二年(1142), 柴墟,曾为泰州州治所在。1142年之后,县治迁往延令,柴墟结束了长达205年之久的县治所在。 柴墟与岳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岳飞抗金的重要战场和军事基地。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再次侵犯泰州,时任通泰镇抚使兼泰州知事的岳飞率领军队奋力抵抗,最著名的是在南坝桥对金兵前锋营进行的突袭,歼敌数千。 尽管县治迁往延令,但柴墟仍然保持了其重要的地位。明朝时期,这里成为江北重要港口之一和里下河地区的门户。<br><br> 古镇的古建筑群,如同历史的低语,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当站立于庆元桥之上,放眼望去,整个古镇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水墨长卷,在炽热的阳光照耀下,柳梢有气无力地低垂着,更显古镇的古朴静谧。仿佛邀请你走进那段悠久的历史,去感受那份独特的宁静与美丽。 古镇的布局非常精妙,它以一桥:庆元桥,两街:柴墟古街、庆元老街,三庙:财神庙、城隍庙、关帝庙,四宅:口岸雕花楼、孙氏四方楼、戚氏进士第、李信昌过载行的独特结构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主景点口岸雕花楼,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距今已近300年。 庆元桥,据说:建于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因此得名。庆元桥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修缮和重建。 <br> 近年来,为建设“口岸水景街区”,在原址重建了这座仿古庆元桥,虽然已不是原先的旧物,但仍体现了千年庆元桥的雄姿。 江苏有三座雕工精细、风格独特的雕花楼,其中两座坐落在苏州,另一座则静卧于泰州的柴墟古镇。 <br> 步入雕花楼,仿佛进入了一个微缩的江南园林。 园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轩榭廊舫之间,小桥流水人家,曲水流觞的场景让人心旷神怡。 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雅致与玲珑,无不显示出宅的主人匠心独运和对美的追求。 在雕花楼的侧边,坐落着孙氏四方楼,它是口岸中学创始人之一孙公甫先生的故居,是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珍品。<br><br> 它以其小巧玲珑的身形和典雅精致的风格,令人赞叹不已。 明代诗人储罐曾在其诗作《柴墟闲行》中描绘了这一景象:“临流聊寄傲,信步到花村”,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怡然自得的情境,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戚氏进士第,是一座见证着历史荣耀的古宅,曾是当地一位杰出武进士的居所。 戚氏进士第位于泰州市高港区口岸雕花楼景区庆元街94号。系戚氏第九世公戚世光于明朝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高中武科进士后所建。宅第坐北朝南,前后五进。 宅第至今还保留着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一对贴金雕龙纹“圣旨诰命”木龛。 戚世光(1571~1655),字贵卿,号赓虞,自幼聪明伶俐,喜欢习武,家人为其请名师授艺,武艺大增。戚成年后身材魁梧,举止有威。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化身为“中华武进士馆”,专门展示那些关于武进士的历史篇章,在这里得以一窥古代科举考试中武科的独特魅力。 李信昌过载行位于柴墟路北侧,是高港保存最为完好、体量最大的过载行之一,是口岸地区商贸发展繁荣的历史见证。李信昌过载行是镇中规模宏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之一,更是口岸地区商贸繁荣历史的活生生的见证。 李信昌过载行位于泰州市高港区,江苏省人民政府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遗址。回溯到晚清时期,随着口岸港贸易的兴盛,过载行应运而生,成为当时重要的商贸活动中心。 历史资料显示,在鼎盛时期,口岸的过载行数量高达48家,其中李信昌过载行以其显著的规模和影响力,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晚清时期,口岸港贸易发达,过载行随之兴起。史料记载,鼎盛时期口岸过载行有48家之多,李信昌过载行是其中较大的一家。 李信昌的祖辈开办“洋棚”(代办外轮运输业务),在龙窝口有100多间房屋。到李信昌这一代开始搞木运,成为木商,后发展壮大遂在口岸经营过载行。 李信昌过载行呈晚清时期民居建筑风格,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局部二层,是清代前商后宅建筑的典型代表。2010年,高港区人民政府对此宅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将其开辟为高港历史文化展示馆,总建筑面积约1116平方米。 李信昌过载行内设历史沿革、商贸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高港名人、柴墟八景、高港新貌等八个展厅,全面展示高港的历史沿革和特色文化。 柴墟古镇,三座庙宇矗立于此,它们分别是城隍庙、财神庙和关帝庙,三庙均建于北宋成平二年。元代以来,儒释道三教融合。 城隍庙与财神庙仅一墙之隔,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一步两庙”。 城隍庙,一座见证了千年沧桑的古刹,是一段历史的记载,更是一份承载着无数信众祈愿与信仰的精神遗产。 财神庙供奉着比干、招宝天尊、纳珍天尊、利市仙官、招财使者五路财神。 财神庙久远的历史可以从元、明的青石、石础,清代的瓦当、飞檐可见一斑。 而关帝庙则坐落在街道对面,与前两者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自古以来便是信众们心中的圣地。 关帝庙,庙内供奉着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被尊奉为“武圣”的~关羽。 如今,柴墟关帝庙已成为柴墟古镇的标志性建筑。<br><br> 如果要探讨古镇在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那么无疑是那些充满诗意和神秘感的远方图景。<br> 古老的街道、历史悠久的老宅和历经沧桑的桥梁,它们经历了数百年时间的洗礼,却并未沉淀出历史沉重的负担,反而经过岁月的雕琢,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平静而祥和的氛围。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副动人心魄的画面,让人心驰神往,仿佛能穿越时空,亲身体验那份古老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韵味。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在泰州柴墟古镇饭店用午餐,下午就上车回上海,完成了江苏泰州两日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