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农历二月初一,阳光带着久违的热烈,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像是迫不及待地要把新春的温暖送进人们的心里。在这样一个明媚的日子里,连城县诗词学会一行十五六人,在黄会长的带领下,应罗先生之约,奔赴新泉镇儒畲村,开启一场红色采风之旅。</p> <p class="ql-block">踏入儒畲村,时光仿佛被一层神秘的纱幕轻轻覆盖,往昔的革命岁月若隐若现。这座看似平凡的村庄,实则是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革命基点村。在第二次土地革命时期,1929年到1935年间,全村仅 700 余人,却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十三乡暴动中,大多数青壮年都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p><p class="ql-block">站在红军桥的桥头,一块并不起眼的石碑静静伫立,上面镌刻着 37 位烈士的英名。然而,当地村民的讲述,却让这份沉重更加深沉。据他们代代相传,在那场暴动之后,牺牲的人数多达 79 人。这一个个数字,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儒畲村为了革命信仰,为了理想和自由,所付出的巨大代价。</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这次儒畲村的红色采风行,之于我还有什么好印象、好心情的话,那么,在红军桥上,还有那么一点点。究其原因,或许仅仅是因为伟人一一朱德曾在该桥上休息并演讲过?所以这座小桥被政府出资翻新过。而其他红色景点,就不敢恭维了。除了沧凉、颓败外,我实在找不出什么好词可以慰籍我这颗仰慕红色历史的心。</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山村,当时总人口不过700余人,可因暴动及往后的三年游击战,竟然死了79人,那个个可都是青壮年呀。就凭这点,我们不难想象,当年整个村庄的革命热情是何等的高涨?暴动后及三年的游击战争是多么的残酷?</p><p class="ql-block">如今,革命胜利已经好几十年,国家建设成就非凡,乡村变化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也近乎小康。可那些极是历史意义的场所,却处处残垣断壁,颓败不堪。</p> <p class="ql-block">看看吧,看看这块深埋十多位烈士的陵墓,是何等的荒凉?</p> <p class="ql-block">那碑上刻的可有名有姓有职务的当地牺牲掉的红军干部呀,光是营长就有三位之多。试想,如果他们能活到共和国诞生的那一天,或许他们个个都是将军啦。可眼前的景象是多么令人心寒呀。照片上的画面,可能还是当地头人知道会有人去采风而请人把墓地的芦草劈开的。</p><p class="ql-block">就如我们的黄会长悲叹的那样,用上个五六包水泥,花个几百块钱就能安顿好的事,可眼前的境况竟是如此的凄清惨淡。如果九泉之下的烈士英灵有知的话,不知他们会有何感想?</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中,最让人感触深刻的莫过于连大坪村,98岁罗某金老人讲述的有关十三乡暴动前夕的场景。</p><p class="ql-block">暴动前夜,全村参加暴动的成员,到村外山下的土地庙前喝血酒宣誓,宣誓的内容当然无从考察,老人当时亦未出生,当时或许也没记载,只是相传的事是的确存在的。</p><p class="ql-block">而罗先球、罗先佛兄弟相约,如果谁在暴动中牺牲,活着的人应把往后生育的长子过继到另一人名下(以后他们也的确这样做了)。就这一件普通的事,却让人觉得这可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呀!为了革命大义、为了心中那份信仰,面对危险、面对死亡,他们是那么的绝决,那么的从容,那么的义无反顾……。</p> <p class="ql-block">特别让人感慨的是,英烈们面前,那些没有记载、无人监督执行的誓言,竟能让他不惜付出生命去践行、去奋斗、去牺牲。而今天在幸福和平的新时代中,面对党旗我们多少党员干部,也曾举着右手庄严地宣誓过,要终生为党、为人民服务,可在个人利益面前,竟敢无视誓言,以身试法,危害党群,直至身陷囹圄。在牺牲了的英烈面前,不知他们羞也不羞、愧也不愧?</p> <p class="ql-block">幽默乐观、多才多艺的罗某金老人,在土地庙前还随地摘了一片树叶,为我们演奏红军之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示对英烈先辈们的敬重。</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村里,抚摸着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砖石,想象着当年的烽火硝烟。这些砖石仿佛有灵,它们目睹了青年们告别亲人,奔赴战场的决绝;聆听了妇女们在深夜里为出征的丈夫和儿子默默祈祷的呢喃;见证了老人们在战火中坚守家园,守护革命火种的坚韧。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先辈们的热血,每一缕空气,都弥漫着那段悲壮历史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此次儒畲之行,不仅仅是一次采风,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辈的缅怀而来,离开时,心中装满了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段被岁月掩盖的历史,让更多的人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让儒畲村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继续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理想,为了信念,奋勇前行。</p><p class="ql-block">同时,我们也希望用我们手中的笔、用我心中的情,让全社会、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能重视红色历史,秉承英烈们崇高的精神,忘我工作,还社会、还民众以大同。</p> <p class="ql-block">附满江红及七律诗一首,以记之。</p> <p class="ql-block"> 满江红·儒畲村感怀</p><p class="ql-block"> 文/吴远才</p><p class="ql-block">暖日倾辉,风携讯,儒畲访迹。抬望处,昔年烽火,史痕难匿。小小山村迎巨变,赳赳壮勇投戎役。忆往昔、热血染山川,豪情溢。</p><p class="ql-block">先烈事,心中刻。碑字冷,荒丘寂。叹残垣断壁,意寒胸臆。昔日英魂捐热土,今朝遗迹成凄僻。盼今朝、重铸旧荣光,承遗绩。</p> <p class="ql-block">有感于儒畲革命史迹</p><p class="ql-block"> 文/吴远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儒畲往昔战烟浓,英烈捐躯志如松。</p><p class="ql-block">断壁残垣悲旧迹,荒丘冷冢叹尘封。</p><p class="ql-block">且祈府吏倾心力,更盼乡邦护史踪。</p><p class="ql-block">重铸荣光承浩气,英魂慰藉颂高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