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风回暖,玉龙巍巍。我们一中的校园也到了最美的季节,满园春色常伴玉龙学子。室内读书人,室外风移花动,树影婆娑自在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静候学子归来前,晓苗带着她亲手摘的山茶花,崔福带上向日葵在启程回大学前来与我见一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园静寂,春风轻拂,我们搬了椅子坐在教室外走廊上,眼前是蓝天白云,身畔君子兰静静听我们聊成长的万千滋味,说当下这世界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言谈甚欢,晓苗突然提到她父亲发现我的朋友圈里发的动态少了。闻言一愣神,突然想到寒假前小雯带着妹妹,以及给学弟学妹的礼物、生涯规划知识回母校沟通交流,谈到她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时,她说她父亲曾经问她是否考虑回家乡来继承周老师的衣钵,当时我内心也是有感动,又因被家长如此关注与信任感觉有些羞愧——我能做和已经做了的实在不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学第二周,下自习后班级助理正杰边打扫卫生,边问我是否记得与他同村的耀君学长,我说当然记得,这孩子组织能力强,心地也善良。正杰告诉我他的家长希望以后让他弟弟也来我班里就读,我心头感慨万分。前一届的玉武的父亲,是我的学生,他把孩子交给我,在他儿子毕业后,问我他女儿来读高中时,我是否还可以继续教他女儿,而与玉武同班的杰的父母把小女儿也送到了现在的高一就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述这样熟识的人的孩子在班里学习成长的情况不是个例,我的班里曾有过,现在也有:多年前毕业的学生的孩子、弟妹,堂姐、表兄弟姐妹的孩子、一起长大的好朋友的侄辈,同事的孩子,学生的家长介绍而来的孩子。诸多熟人的孩子在班里,这也是不少老师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我常想,这是一中,是我父老乡亲的孩子、我的孩子、我同事的孩子成长的地方,是我们的一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学期的成绩分析会上,局领导问了三个问题,排在第一的问题:一中是谁的学校?这问题我先前想了很多,一中姓什么?姓人民,姓公、姓党,姓未来,也姓当下……这是我们的一中,我们传承过往,把握当下,开创未来的一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写这些,不是为迎合领导,我一直秉持的理念:凡是能敬业的领导与同事都是一起为教育前行的伙伴,都值得尊重。教育有滞后性,因为在科技等方面,基础教育基本不可能超越时代发展,但基础教育更须有前瞻性,因为在培养人的素养方面必须要为当下对社会的适应,对未来做好最好的准备,而且还要能打下未来长远发展的素养根基与能力。一中在打造未来地方发展的基础模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几年从县、局到学校领导以务实态度来直面一中的教育发展比过往是有很多的值得肯定的地方,只是在马斯克带领6个二十上下的科技尖端人才能把美国的不少部门工作颠覆,深圳、成都等地逐渐有AI公务员、AI教师参与到工作中来,在高考600多分的“做题家”跨界导演的《哪吒2》闯进全球票房前七…… 的时代里,我们一中孩子的内驱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与眼界拓展都有更多需要我们千方百计改进引领的成长问题,教师教学能力的稳步提升与管理层面与时俱进的改进也需要再进一步继续有效课堂等层面工作的落实。这些也是全国各地诸多一中的问题——中国教育的最底层,县域教育的问题始终是一个“隐形的大象”,又是关乎最广大老百姓与社会国家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貌小实大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几天我向DeepSeek询问“如何突破县域高中教育困境”,结果两次连续查询均显示“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接着询问其他问题没有了服务器繁忙的情况,看来这的确是一个棘手的事,今天再问,回答内容无一不正确却仍是在胶着凝滞的条理式阐述。——县域教育始终是一个需要突破发展的领域,一个需要客观直面中改进的领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中,是我们的一中,是维系着过往,在当下真实存在发生,与未来密切相关的一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培养人,今天培养的学生素养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形态。做为人,我们谁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即使个体身上发生的、家庭生活的喜悲貌似极私人化的情境背后都在更深层次与社会发展有着隐性关联,做为每一个人步入社会前的培养素养的准备阶段的教育又站在人生的起步端在悄悄奠定未来社会的模样,在决定这片国土和你我生活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于这样的认知,我喜欢在我们的一中里与师生们一起成长,深深热爱一中校园,观晨辉星光,谈天地宇宙的宏伟,探万物关联,赏花开叶落,倾听同学们的读书声与或羞涩、或不满或喜悦的沟通交流的声音,看同仁的教育中的喜乐与遗憾、焦虑,这都是教育里正在发生的,是我们的一中里的一切,我感谢家长对我和同事工作的认可与期待,这种最质朴的信任如脚下的土地一般实在深厚,但我又深知不能只凭情怀做工作,更需要踏踏实实中突破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一中,成长的一中,每一步都是成长的契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