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兵团往事(副本)

光义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们常说,人老易怀旧,現在看来果真如此,尤其是经历了三年新冠疫情,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有了更深的感悟,也更加怀念那些曾经走过的岁月和所遇到的人和事。</span> </p><p class="ql-block"> 近来,迷梦中常常浮现出许多兵团的往事,虽然五十多年过去了,但印在心底的记忆却依然生动鲜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山其人其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兵团战友刘歧山,人们亲切的称呼他大山。我与大山相识于 1970年5月,在完成了训练天津新兵的任务后,我被任命为二连一排一班长,成为大山的同班战友。初见大山,给我的印象是,身材高大,敦厚朴实,性格内敛,不善言辞,没有大城市小青年的灵动和客套。因此,也没有引起我对他格外的关注与重视。但是,在接下来的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生活和工作中,让我渐渐地感受到在这个年青的鄂尔多斯汉子身上充满了闪光点和正能量,由此,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并很快成为我工作的得力骨干和坚强的助手,同时,也成为好友。</p><p class="ql-block"> 1970年春天,连队开始营建盖房子。从脱土坯备料开始,到土建施工一整套的工程建设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当时,我们班负责第一道工序——供料。具体就是和泥、和灰、和沙子。包括砌土坯用的大泥;砌砖用的沙灰;抺墙用的麻刀灰等,和好之后,及时运送到瓦工班所需的工位,整套工序全是重苦力活儿。</p><p class="ql-block"> 那时,一个班十几名战士,都是刚出校门,没有干过重体力劳动的十七、八岁的城市娃,从来没干过,不会干;没有力气,干不动;还有个别人怕苦、怕累不想干。如此艰巨的任务,是摆在我这个班长面前的一道难题,感到压力很大。大山好像看出了我为难的情绪,憨憨的对我说:“班长,没事,有我呢……。”大山简单的一翻话和他那坚定的眼神提振了我的信心和勇气。在接下来的劳动中,大山像一个熟练的老把式一样,从每天的准备工作开始,到具体干活的每个步骤以及工程进度、相互衔接、质量要求都打理的有条不紊。而他个人又奋勇当先,苦干实干加巧干,每天都拼尽全身的力气,以一人顶数人的担当挥洒汗水,埋头大干。并以此带动全班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努力拼搏,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连里交给的各项任务。在几个月的施工劳动中,大山是全连公认的吃大苦、耐大劳,拼命干活却默默无闻,不讲代价、不计得失的一条硬汉。</p><p class="ql-block"> 兵团初期,一群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每天干着超强的体力劳动,又是长身体的年龄段,需要大量的食物和营养补充。然而,由于连队粮食亏空,缺少蔬菜副食,战士们普遍吃不饱,常常饿肚子。于是,每个班,特别是男排,抢饭成风,完全不顾吃像,甚至有人专门总结出抢饭技巧。每当班里打回饭时,饥肠辘辘的战士争先恐后,一拥而上。每人定量的两个窝头,由于炊事班制作不匀,大小不一,大一点的倾刻间被一抢而光,半桶没有油水的菜,也很快见底。每每在这种情况下,我身为班长,理应站在最后,而大山却始终与我保持一致。到最后,饭桶里就剩下四个又小又蔫的窝头,偶尔还会少一、两个。这时,只见大山抢先把其中更小的窝头拿走,为此,我俩也常常互相推让……。有哲人讲,“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在抢饭这件事上,让我看到,大山作为班里的劳动主力,干活出力最多,比别人更需要饭量,而他总是先人后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细微之处见人品,这种“抢着干,让着吃”的传统美德让我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1970年夏天,老石旦地区天气炎热,酷暑难耐。连队紧靠黄河近在咫尺。连里几名会水的战士看着滔滔的河水,心里痒痒的,蠢蠢欲动。他们私下里商议,准备偷偷下河游泳。当时连里明令禁止下河游泳,几个人秘密商定后便开始行动。</p><p class="ql-block"> 一天中午,战士们都在睡午觉。战士老W,老X,老A,还有大山等4人悄悄溜到黄河边,大伙一阵窃喜过后,迅速跳进黄河,搏流击水,纵情玩耍,酣畅淋漓地过着水瘾。就在他们兴高采烈的横渡黄河从对岸往回游的时候,消息不胫而走,不知道是谁向连里做了报告。当他们游上岸后,发现连长就站在河边,于是,被立即带回连部。</p><p class="ql-block"> 只见连长沉着脸,满脸怒气:“说吧,谁让你们下河游泳的?是谁组织的?”。几个人低着头,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吱声。这时,只见大山抬起头冲着连长说:“连长,我来来。”(内蒙方言“我”的意思)“是我领头下河游泳的。”连长大声喊到:“刘岐山,你胆子也太大了!你难道不知道连里有规定,不准下河游泳吗?!一旦发生意外,谁来负责?我这个当连长的怎么向团里和你们的家长交待……”。一顿批评后,连长接着说,这是一起严重的违纪事件,对主要责任人要严肃处理。</p><p class="ql-block"> 几天后,经上报团里批准,为杀一儆百,教育全连,给予下河游泳的“主要责任者”刘歧山记“严重警告”处分一次。就这样,年纪轻轻的大山背上了一个足以影响他一生前途命运的处分。这件事固然是错误的,但明明是几个人共同商议,不约而同的集体行为,在关健的追责面前,是大山勇于站出来舍弃自己,撇清他人,主动担责揽过。这种勇于担当,保护他人,难能可贵的人格品行让我至今不忘。</p><p class="ql-block"> 1970年冬天,连队营建结束后,大山被任命为二连马车班班长。不久,我也被调到机务连工作。在与大山相处短短不到一年的日子里,大山外表沉默寡言,内心真诚善良,性格朴实无华,工作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为人重感情,讲义气,处世先人后己,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在几年的兵团生涯中,大山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无论是在二连盖房子,赶马车,还是后来在团牧业队放羊牧马,每到一处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不怕困难,不惧苦累,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他曾训服生马,在驾驭马车的途中多次遇险,他都能以大无畏的勇敢完成各种脏、险、累、差的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时代精神。他也曾不顾个人安危,在黄河的激流中,勇救落水的战友。</p><p class="ql-block"> 随着一代兵团战士渐渐的进入退休时代,各地战友们联系热络,聚会活动频繁,特别是疫情前,来内蒙参加战友聚会、观光旅游的战友络绎不绝。鉴于在战友中的威望及能力,大山理所当然的被推举为战友聚会的组织领导者。对于前来鄂尔多斯的外地战友,大山谒尽全力的尽地主之谊,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热情接待,。从吃、住、行,到观光旅游,全程陪同,一条龙服务,并跑前忙后的为大家拍照留念。事后,还不辞辛苦的及时制作精美的音乐像册分享给大家。每当战友们到来,他都事先预订好具有民族特色的酒店,拿出家里珍藏的名烟名酒,盛情款待战友。席间,大家欢乐开怀,热情洋溢,共叙战友情谊,其气氛之热烈,友谊之浓厚,令战友们留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对于少数零星来鄂的战友,大山自掏腰包,争抢着为他们支付食宿及交通旅游费用,常常令战友们感动不已。多年来,他还主动关心有困难的战友,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渡过难关。</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当得知昔日战友老M退休后在呼市当环卫工人,工作劳累又辛苦。他立即专程前往,看到年近古稀,滿脸沧桑,还在为生活奔波的战友,大山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他二话没说,一把拉起老M直奔首府的五星级酒店,约上几个当地的战友,请老M吃大餐,喝名酒,住豪华客房,他要让这个辛苦了一辈子,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民战友也能带着尊严,体面的享受一把。如此温暖之举,让老M百感交集,不知所措……。</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纵观大山的人生经历,让我看到在他的身上,仿佛有山一样的品格;山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风貌。大山,人如其名,品如其名。“大山”无愧于大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衷心的祝愿老战友刘岐山平安健康!福乐绵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8.1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 光荣属于你 青年刘岐山 策马奔腾 登高望远 鄂尔多斯汉子 鄂尔多斯战友欢迎您 战友情深 在五星级酒店为老M设宴 为老M安排的豪华客房 我与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