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校园   圆我大学梦

好人吉祥39283113

<h1><b style="font-size:22px;">春风拂校园 圆我大学梦</b></h1><h1><b style="font-size:22px;">——评《七七级》</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作 者:凌 震 三</b></h1><h1><b style="font-size:22px;">图 片:选自网络</b></h1> <h1>吉培坤先生的《七七级》小说散文集终于出版了, 特向他表示祝贺。 书里收集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小说和散文中的精华部分。本文重点就中篇小说《七七级》作一介绍和评价。</h1><h1><br></h1><h1>1977 年,一个划时代的决定,让他们中的一批已过而立之年,且 又为人父为人母的有志之士,通过自己的奋斗,跨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从而圆了一个深藏心底十一年之久的大学梦——这就是载入共和国历史的“文革”后的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对于这一批学子来说,恢复高考,犹如一阵春风,尽管她迟来了十一年之,但依然是那样清新怡人,滋润着这批老三届大学生干涸多年的心田。</h1><h1><br></h1><h1>吉培坤先生的《七七级》正是撷取了这个历史的横截面,以这个特殊的历史时代为背景,精准而又生动地反映了这批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中以老三届为群体的一批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迷惘、挣扎、进取和在大学校园里的学习、工作、爱情和生活的状况。恩格斯说过:“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致斐迪南 ·拉萨尔》)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首先应该赞扬的是作者敏锐的政治嗅觉、超众的思想高度、果敢的责任意识和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h1> <h1>小说是沿着主人公薛松的学习奋斗以及与爱人玉洁、儿子小强的生活关系这根主线,韩梅、洪岩这一对特别的师生之间的工作、学习和爱情这根辅线展开情节的。据我了解,《七七级》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主人公薛松应该就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的。正由于此,作者才能将薛松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扎实丰满,鲜活细腻。薛松就是全国成千上万个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校园的老三届知青的代表,是特定的历史坐标系上的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他“文革”前就是名牌中学的高材生,离上大学的梦想仅一步之遥。后因文革而被中断学业。到农村插队后,在生活的熔炉里,经过岁月的磨炼,他又显得更加成熟,更加坚韧。</h1><h1><br></h1><h1>在十一个春夏秋冬过去后,他以顽强的意志,在肩负着赡养父母、照顾爱人、教育儿子的多重压力下,仍然以高分跨进梦寐以求的江南师院的大学校门。薛松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他如饥似渴地在这个知识的海洋里吸吮养分,终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完成了学业,成了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走上了高校的讲台,为人师表,桃李天下。韩梅和洪岩这一对,应该说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一对特殊人物。韩梅本来低于洪岩的学历又反过来成了洪岩的老师,这样的错位,是那个特定时代给他们留下的特殊的烙印。从他们身上,我们既看到了学习生活的欢乐和爱情的甜美,但也不难感受到隐匿其中的阵阵痛楚酸涩,因为他们 是从那个风雨如晦的岁月里艰难地走过来的,但他们身上那股不惧逆境,知难而进,乐观向上的精神又不得不令人折服。</h1><h1><br></h1><h1>77级的大学生活既是艰苦的,也是浪漫的。小说还穿插了两对同学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也是很符合当时的特殊年代的特点的。特别是钟承和谢小林一对。钟承上学前在家里谈了一个对象,而且感情很好,到了学校,却遇到了谢小林对他的热烈追求。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是对钟承的一个严峻的考验。作者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拿捏得很准确,结果也很圆满。</h1> <h1>《七七级》是一部中篇小说。或许是因为作者是政教系高材生的缘故, 小说的结构非常严谨,情节发生发展的演绎过程逻辑性很强。整个故事,从主人公薛松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始,到四年后拿到毕业证书,以一句诗化的语言“延城,我回来了”,“玉洁,我回来了!”圆满结束,节奏明快,推进合理, 层层相扣,高潮迭起。小说每章的结尾处还匠心独运地设置一个个悬念,而下一章又巧妙地呼应起来,实现无缝对接,既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又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把控能力。</h1><h1><br></h1><h1>小说中,作者还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当时轰动全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一重大事件,以及改善学生食堂就餐方式、春游鼋头渚等或严肃或浪漫的符合大学校园生活的情节,使这部小说中的大学生活更特色鲜明,更丰富多彩,更引人入胜。《七七级》的语言风格是平实而流畅的,犹如山涧轻轻吹过的自然清新的风。整部小说无华丽辞藻的堆砌,无哗众取宠的故弄炫耀,不卑不亢,不急不缓,轻轻松松,娓娓道来,但仔细咀嚼,那字里行间又无不让人感到沉稳厚重大气,给人启迪,让人思考。东坡云:“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实乃绚烂之极也!”(苏轼《与侄书》)。</h1><h1><br></h1><h1>朴实无华的语言,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由此,我们不得不深深地佩服这位“文革”前就是品学兼优的高中生锤炼文字的深厚功力。文学的创作,历来就是一件艰辛寂寞的事,其中,作者的投入和付出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年富力强时尚且如此,又有谁能想到,《七七级》这部洋洋七万多字的中篇小说,竟出自一位年逾古稀、两鬓如霜的大学教授之手呢?其精神可嘉,感人至深。岁月的风霜,生活的艰辛纵然能使软弱的人沉沦惰怠,但它摧不垮强者的意志,丝毫也动摇不了那些志存高远的勇士的决心。七十而后写中篇小说,作者就是无畏坎坷勇于登攀的强者。</h1> <h1>总之,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题材重大的作品,作者精心塑造了薛松、韩梅、洪岩等一系列人物,他们的大学岁月,无疑就是那个时代人物的缩影,作者无疑也就是在为那一批恢复高考后跨进大学校门的老三届大学生唱的一支时代的赞歌。</h1> <h1>祝贺吉培坤先生,并期盼他更多的佳作面世。</h1> <h1><b>【作者简介】</b>凌震三,男,1951年出生,江苏盐城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盐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盐城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书法作品入选全国八届中青展,全国首届手卷展。获首届江苏省美术节书法铜奖。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表彰为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全国先进个人。曾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羊城晚报》《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发表文章若干。出版:文艺随笔《永远的魅力》(15万字,中国文联出版社);散文集《此生最爱是梅花》(20万字,作家出版社)。</h1>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