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张家观</p><p class="ql-block"> 拖船埠是千年古镇,大革命时期是红军摇篮,历史的变迁,古镇成了小乡村。近年来在潜江市委的领导下建设成红色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乡村周围到处都是茅草,芦苇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人民公社改造成了良田。乡村附近有一个小湾子叫邓家滩,住着十几户人家,都是人民公社社员。一字形摆开的湾子附近不远处有一眼不知是何年月形成的古潭,叫赵家潭,潭口直经有十多米,深不见底,水温冬暖夏凉。夏天潭水惊骨,没有人敢去游泳,冬天不管有多冷从来不结冰。潭周围杂树丛生,野兽,毒蛇大都隐藏于此。生产队就在潭里养鱼。每年放的鱼苗,到年终就是收获不大。文革时期,记得有一年生产队想干潭,用抽水机抽了几天几夜,还是大半潭水,最后用大量的消灭虰螺的药(五氯酚纳),也没有多少鱼起来,正觉得奇怪时,突然有一条不死不活的大鱼漂出水面,可与人比长。有五六个壮小伙子,用了很多办法,费了很大功夫才弄起来,用秤一称竟有三十多斤,社员们别提有多高兴。</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人们对这眼古潭产生了敬畏,各种故事也多了起来,有人说潭底有泉眼连通长江,有人说看见大蟒蛇盘在潭岸边晒太阳,有洗脚盆一大圈,好嚇人。也有人看见野猪,野獾子在杂树林里奔跑。还有人看见野鬼在古潭边哭泣。总之活龙活现,无奇不有。更加离奇巧合的是有户人家,三间木结构砖瓦老屋,百年以上,老屋大门正对着这眼潭,住着一个多病的单身老翁,房子两旁都隔着十几米才有人家。老人们说这户人家祖上人丁兴旺,近二代灾祸频生,独剩此翁孤苦伶仃,传说是古潭的邪气所致。</p> <p class="ql-block">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我客居城市几十年,如今退休在家,无所事事。儿时的记忆随着乡愁油然而生。家乡的变化很大,又通了公交车,我有幸乘车前往故地重游。童年时的玩伴无几,拖船埠村的变化日新月异。邓家滩的住户全部搬走,赵家潭却依然存在,只是潭口变大,潭水还是那么清澈,周围的杂树砍光,成了蔬菜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