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高宗赵构家里有矿,可以于绫罗缎绸上任性挥洒,成就绝世草书《洛神赋》绢本,豪!</p><p class="ql-block">余家贫,幼无矿, 今亦无。然游手之暇,颇好笔翰。苦无纸墨笔砚,亦无芦荻半顷、芭蕉万株,遂以包装纸习字,废物再利用,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然以废纸书洛神,有亵渎女神乎?念吾心诚,神女免责🙏</p> 洛神赋—爱情的灵魂三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什么是爱?</span>问世间情是何物?这问题难死公安,气死法院。陆小曼的摩说:爱情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爱情专家张爱玲神补刀:“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p><p class="ql-block">爱情为什么会有遗憾?佛曰:“这是个婆娑世界,不完美才是完美”。如果“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么一切相遇也将注定面临新的别离。爱,哪有什么天长地久?正如弘一法师的开世录:“缘起,我在人群中看到你;缘灭,我看见你在人群中”。爱,终究是一次偶然的时空交汇,像流星,注定会擦肩而过,所以一定会遗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在</span>错误的时间和世界里,当偶然的爱消逝在茫茫的天际,凡夫俗子徒“恨人神之道殊兮”,但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却可以“托文字以通辞…遗情想像”,让宓妃复活为河洛之神,穿越时空,“天上人间会相见”!</p> 河洛之神,究竟有多美 <p class="ql-block">几千年来,从始皇大帝到红太阳, 没有人可以永垂不朽。但仙气飘飘的宓妃和曹子建却成为yyds, 永远活在文人墨客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i>“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i></p> <p class="ql-block">曹子建借“御者对曰”而娓娓道来的洛神之美,超越了宋玉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东家之子。东家之子的美属于几何学上的黄金分割,看得见,摸得着。宓妃之美,驰骋想象,无边无际,将古往今来的所有女子之美集一身,将爱情美学推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极致。难怪《洛神赋》会位列中国十大名赋之首;难怪蒋勋老师说《洛神赋》是中国最早的情书范本;难怪谢灵运会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的狂妄与谦卑!</p> <p class="ql-block">回到文本位,我们探佚一下《洛神赋》中的女一号宓妃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宓妃,又名甄宓,籍贯河北,政治面貌:美,非常美!<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span>据说甄宓是三国时期与大乔小乔并列的三大美女之一。【注:貂蝉系子虚乌有】</p><p class="ql-block">野史传闻,倾国倾城的甄宓曾经俘获三国名流袁曹父子四人的心。甚至有人臆测,曹操官渡之战的目的之一就是甄宓—“今年破贼,正为此奴”。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曹操煮熟的鸭子还是被“垂涎甄宓亦久矣”的大儿子曹丕捷足而先登了。</p> 洛神赋—两个可怜人的“人鬼情未了” <p class="ql-block">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美丽不是你的错,但可以是灾难!红颜未必多祸水,但无法摆脱红颜薄命的宿命!</p><p class="ql-block">甄宓命运多舛,先被四世三公的袁绍选作儿媳妇,后被“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俘掠,也作了儿媳妇。甄宓与曹植郎才女貌,但“可惜不是你”。曹丕在袁府见到甄宓的第一眼就是一眼千年,甄宓“死不了了”,她成了曹丕的宠妃。</p><p class="ql-block">有关甄宓之美乱三曹以及甄妃与曹植叔嫂恋的民间传说非常多,但故事的结局都无法摆脱悲凉:一个遭夫君猜疑“遣使赐死”,“披发覆面,以糠塞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葬;一个被皇兄逼得七步成诗,最后流放鄄城。《洛神赋》就是甄宓死后,曹植在流放的路上睹物(甄妃留枕)思人,“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之神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然,曹植与甄宓的叔嫂恋从历史的角度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是,从文学和唯美的角度,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都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现实如此残酷,生活那么无奈,《洛神赋》作为情书的范本,保留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一丝幻想和希望。</span></p> 文人墨客笔下的河洛之神 <p class="ql-block">“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无可取代的洛神!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二次创作自己心中的这位yyds. 比较著名的有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等。</p> <p class="ql-block">赵孟頫对曹子建的《洛神赋》钟爱有加,一生抄录多次,传世之作有六个版本,其中的三个尤为著名。</p><p class="ql-block">十余年前,笔者有幸在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拜睹了赵孟頫的《洛神赋》行书真迹。洛神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被挥洒得淋漓尽致,让人叹为观止!多年来一直潜心临池,但囿于天赋,终难参悟大师的“一点”之髓。</p> <p class="ql-block">赵孟頫晚年的小楷《洛神赋》,现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个版本的《洛神赋》可谓人书俱老,一笔一画都洛神:“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p> <p class="ql-block">宋高宗赵构的绢本草书《洛神赋》,<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是其晚年巅峰之作,也是人书俱老!</span>用笔飘逸“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草法出规入矩“进止难期,若往若还”!</p> 附1: 鞋盒硬包装上的《书谱》 附2: 健身器包装三合板上的《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