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行户外于蛇年

碧海清波

<p class="ql-block">2025.3.2</p><p class="ql-block">随群游千山对桩石,是日,风骤阴冷,因前日风和日暖,故衣裤略有单薄。竟管体感很冷,并未影响狭缝求生存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东 对桩石</p> <p class="ql-block">当高山平视为隆起的岩丘,</p><p class="ql-block">那是镜头倾斜角度的缘由</p><p class="ql-block">当仰视块块巨石堆积的山峰,</p><p class="ql-block">那是远古无数次更迭的遗留</p><p class="ql-block">​岩无松不尽其美</p><p class="ql-block">却尽其敦厚</p><p class="ql-block">似坚实的肩膀托起雪雨霜冻</p><p class="ql-block">如宽阔的胸膛抵御八面来风</p><p class="ql-block">草儿在岩缝中随风嘶吼</p><p class="ql-block">山路已有冻融</p><p class="ql-block">春的脚步越来越近</p><p class="ql-block">绿海深处花儿依岩露出笑容</p><p class="ql-block">图片摄于: 鞍山东对桩石</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鲲鹏展翅</p> <p class="ql-block">崖壁小憩</p> <p class="ql-block">猫爪石前的九鹰白骨爪</p> <p class="ql-block">奋力攀登</p> <p class="ql-block">2025.3.9蹭千山3.8节,惠赠女同胞之际,再爬千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千山葛公塔是 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的一座道教建筑,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是为了纪念东北道教领袖葛月潭而建 。塔高8.78米,采用密檐卷云式建筑风格,全部使用细晶花岗岩修建,六面塔壁镶嵌着用汉白玉雕刻的葛公生前亲手绘制的兰草和幽竹浮雕2。塔前刻有“淡泊宁静”四字,代表葛公超脱的境界2。</p><p class="ql-block">葛公塔的地宫内安放着葛公的遗体,因此得名1。塔的建造者包括爱国将领张学良和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2。葛公塔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也是东北道教的重要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建议在游览千山时,可以前往无量观参观葛公塔,了解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度娘</p><p class="ql-block">编辑于2025.3.9/21:09</p> <p class="ql-block">无量观</p><p class="ql-block">千山道教宫观始建于隋唐,兴盛于明清。在明清时期,千山有“九宫”、“八观”、“十三茅庵”之说,其中以“无量观”最为有名。</p><p class="ql-block">清康熙初年,龙门派第八代弟子郭守真的徒弟刘太琳、王太祥在山中名为“古罗汉洞”的天然古洞内修炼,并修建宫观。由于宫观无砖石土木构造,故称为“无梁之观”,后改称“无梁观”、“无量观”。</p><p class="ql-block">康熙十七年(1678年)始创修无量观,后经嘉庆九年(1804年)、道光五年(1825年)、同治元年(1862年)等多次重修并不断扩大</p><p class="ql-block">无量观建筑完全按照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营造制势,依山造势,没有采用中轴线为对称的建筑特点,只有小局部用中轴线。</p><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包括玉皇阁、老君殿、三官殿、慈航殿等。其中,玉皇阁建造在一直立的巨大岩石的顶部,是无量观最高的建筑,也是无量观最早的建筑。它没有用一根木料,全部用砖瓦建成,故名无梁观,日久天长又衍化为无量观。</p><p class="ql-block">另有“一楼”、“一台”、“二洞”、“三塔”之说。其中,“一台”指聚仙台,“三塔”指八仙塔、祖师塔、葛公塔1。</p><p class="ql-block">无量观的庙宇建筑一律为单檐硬山式,除玉皇阁是砖石结构外,其余均为砖木结构。各庙梁枋都有彩绘装饰,下有透雕燕尾,檐头有泥塑跑兽,梁上贴金,门外明柱皆为石制并涂朱红色2。</p><p class="ql-block">山门是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石雕门枕上雕有小石狮一对,门上方悬挂“无量观”三字匾额,门两旁桂楹联,篆刻“灵谷空青元鹤起舞,仙华隐秀天赖齐鸣”3。</p><p class="ql-block">无量观周围有30多处著名的景点,如夹扁石、一步登天、天上天,一线天、木鱼石、八步紧等3。</p><p class="ql-block">观前山腰间有一石台,台上置石桌石墩,四周环以短石垣栏柱及石板,相传昔日常有仙人羽客栖集于此,故人称“聚仙台”4。</p><p class="ql-block">台东有八仙、祖师、葛公三塔3。</p><p class="ql-block">无量观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是千山风景点最多的庙宇。清代便有无量观24景,即玉皇阁、观音阁、伴云庵、三十三天、振衣冈、万年松、八步紧、罗汉洞、狮子峰、卧象峰、卧虎峰、猪首狮、虾蟆峰、海螺峰、芙蓉峰、聚仙台、无根石、玲珑塔、松抱石、太极石、石龛松、正直松、密坡松、松柏侣5。</p><p class="ql-block">无量观整个建筑依山随景而筑,殿宇房舍成阶梯状,层层而上,气势壮观,布局自然,结构巧妙,是东北著名的道教宫观3。</p><p class="ql-block">——度娘</p> <p class="ql-block">在顶峰处,秀花腿粗拳</p> <p class="ql-block">王尔烈书屋</p><p class="ql-block">王尔烈(1727年-1801年),别名仲方,字君武,号瑶峰。辽阳县贾家堡子风水沟村(今属蓝家乡)人。是乾嘉时期的”关东才子”。看轶事典故</p><p class="ql-block">王尔烈生平提倡“靠本事吃粮”,在乾隆帝千挑百选之下被遴聘为太子师,教导皇子要深入民间、“知行合一”,为嘉庆朝的施政产生深远影响。为官清正廉明,做事公正无私,博学聪敏,才智过人,襄助纪晓岚修纂《四库全书》,成为乾隆倚重的文臣</p><p class="ql-block">——度娘</p> <p class="ql-block">龙泉寺</p><p class="ql-block">龙泉寺相传建于唐代,现存建筑多 经清代重 修,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韦驮殿、毗卢殿、龙王庙.藏经阁及禅房等.龙泉寺依山随谷,布局严谨,工艺精巧,是千山众多庙宇中保存较好的一组建筑。</p><p class="ql-block">龙泉寺周围的景点很多,主要有:松门塔影、讲台松风、瓶峰晨翠、螺风夜月、吐符应生、龟石朝日、象山晴雪、狮吼钟声、石门弥勒、龙泉演梵、悟公塔院、西阁客灯、鼓楼反照.万松主照.</p><p class="ql-block">相临景点</p><p class="ql-block">千山 香岩寺 中会寺 千山龙泉寺 西海景区 大佛景区</p><p class="ql-block">——度娘</p> <p class="ql-block">龙泉寺一隅</p> <p class="ql-block">大清国,嘉庆17年(1812年)距今二百余年</p><p class="ql-block">千山龙泉寺的“龙泉洞天”四个字是由 明代进士盛泰宇 题写的1。这个题刻是根据楹联“泉声吐流如漱,洞明天朗光照若琼”末尾两字所题,其中“漱”代表冲刷,“琼”代表琼浆玉液1。</p><p class="ql-block">——度娘</p> <p class="ql-block">2025.5.11</p> <p class="ql-block">始建时间:辽道宗大安四年(1088年),为抚顺市最早的高层建筑。 - 结构特征:八角九级密檐式,通高14.1米,塔基直径6.8米,逐级缩小,采用密檐、斗拱和对称圆弧犄角设计1。2. 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八面佛龛:每面深15厘米,饰砖雕宝盖和飞天浮雕,工艺精湛。 - 历史地位:辽代佛塔代表,现存最完整,1933年出土的“石经幢”进一步佐证其辽代属性。3. 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东塔已倒塌,现存西塔为唯一完整建筑。 - 历经1904年日俄战争等破坏,但经多次维修(如1828年、20世纪90年代)得以保存2。</p><p class="ql-block">来源:度娘</p><p class="ql-block">据肉眼观察,八面佛龛里的佛像均为近代补修,且有一面佛龛空无坐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