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年庆】这是个春意盎然的圈子

小鹿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小鹿:13807213</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文图:小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音乐:来自美篇曲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是第6002个来到“我们都是60后”圈里的美友,我的第一篇投稿于圈内的文章为《善缘与福荫》,时间是2023年6月17日。在过去的一年半多时间里,这个最初我由陌生而在相处中渐渐熟悉并为我认可的圈子,收留下了我在这个圈子里走过的足迹,也收藏了我春意般温暖生长的体验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投稿《善缘与福荫》那篇文章时,我还是一位在职人员,临近退休还有半年时间。那时我对退休后家事之余的生活,有个总体设想:托举家庭稳健前行依然是我的主责。围绕主责,兼顾自己喜欢阅读和偶尔练笔的业余爱好,在职期间偶尔发文的美篇平台,将成为我继QQ空间、微信朋友圈外,拟定退休后发表自己随感的第三方平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2023年的暑假里,面对当年红火的QQ空间、微信朋友圈渐渐式微的现状,而美篇平台用户日日见长的形势,我想避免自己有感而发、认真撰写的随笔发在QQ空间或朋友圈里遭遇当时如入“无人之境”的孤寂,决定退休后,有感而发的文章转向美篇平台发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2023年的暑假里,我认真回顾了自己加入美篇平台的经历,分析了当时美篇平台实行会员付费制后美篇会员与非会员的区别,也总结了自己投稿或征文在自己加入的有限几个圈里受关注的程度,为自己以后最终选择可心的圈子做准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2023年暑假到今天,我一直在寻觅可心的与我价值观相吻合的圈子。历一年半多时间的寻觅,我终于找到了可心的美友圈。那就是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的我有共情的“我们都是60后”美友圈。这个圈子给予了我春意般温馨舒适的体验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都是60后”美友圈的主持人老师及他所带的管理团队老师,如春阳般把温暖撒向如我般偶尔来圈的美友。在这个圈子里,无论你是圈里常驻发文的美友,还是偶尔来圈里投稿的美友,主持人老师和审稿管理团队老师都一样对待。今年元月一日,我终于退出了无法胜任任务的一个群、圈后,才可以在忙好家事后,能多抽出些时间来关注“我们都是60后”圈的动态。虽然我以前很少关心“我们都是60后”美友圈,但我2024年参与的“围炉夜话”征文,除有一次我既要应付曾在的群、圈任务,家里幼儿生病更加重家务,因此没有充裕时间好好撰写征文而无缘奖项外,其他几次参加的征文都获奖了。在退出的圈里,在去年下半年后,自己认真原创的文章,投稿彼圈,常遇不被管理人员点评推荐的遭遇(我也有自知之明,因为我没有时间与他们经常在圈、群里互动,唯无奈自我反省而已),让我经常体验文章“如入无人之境”的寂寞,与那个群里锦上添花的热闹类群形成鲜明的反差。可是,当我偶尔投稿在“我们都是60后”圈的文章,投稿了总能得到审稿老师的加精关注和得到与其他大咖美友一样的点评导读推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都是60后”美友圈的主持人老师、审稿管理员老师给如我这样新入的美友以三月春风般地抚慰。我退休后,因还是以家事为主,不可能如有的圈要求的那样,去圆满完成规定时间有数量要求或时间节点要求类任务;同时,在职时,我也喜欢用实绩来说话,以真善美为自己人生追求的精神方向,不以歌功颂德或取巧获取名利,不喜欢资源主宰者以高高在上救世主般施恩求回报的行为现象。在寻觅可心舒适的圈子过程里,在经历了退休后近一年在某个圈长驻努力获得的是隐忍压抑结果后,于2024年11月5日,我试着主动联系了圈主持人妥帅老师。问了妥帅老师加入“我们都是60后”圈微信群后对微信群友有没有任务要求?也对妥帅老师表达了我无法经常在微群里互动,更不会对主持人及评审管理老师常以歌功颂德美誉他们的担忧。妥帅老师明确答复我,“我们都是60后”圈微信群没有任务要求,微信群里只是微友在里面分享自己作品的一个平台而已。我当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当天让妥帅老师把我拉入了“我们都是60后”的微信群。加入“我们都是60后”圈微信群后,我发现这个微群的群友,可以发布他们不是在本圈的文章;同时我遇到了为鼓励新入美友征稿提出给予“新人”奖建议的为每位美友着想的小悦老师;我还遇到了提醒美友创作文章要与家人和谐相处的宋毓老师;我更遇到了起早贪黑、身先示范创作文章并在每次圈内征文时事前给予创作指南、事中及时反馈审稿发现不足处、事后及时对征文来稿全面总结点评的主持人蒋继雄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都是60后”美友圈的主持人老师及所带管理团队老师们,如春雨般默默滋润我的创作幼苗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自我2024年11月加入“我们都是60后”圈微信群后,在参加的“十一”到“十四期”“围炉夜话”活动里都获得了奖。它们分别是“真情流露奖”“暖光融情岁月奖”“华彩灯火丰年奖”和“银韵回味奖”。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我的三篇文章《我给母亲买的三部手机》《父亲第一次带我上兄姐家》《我也曾盼父亲回家过年》分别被“我们都是60后”美友圈管理团队推荐并最终获得2024年10月、2024年12月、2025年1月的“美篇精选”荣誉。主持人蒋继雄老师、峡江甜歌老师和音的蓝天老师,在我的“双精”文章被获选前,点对点且给予我时间上包容性的精准修改指导,他们的敬业、谦逊让我无比感动。这些进步的取得,让我对自己原有写作水平的能力又恢复了自信。因为,在我曾在的那个圈里,自平台改革“双精”文章为每圈月只有30个名额后,一直到我2025年元旦退出那个圈,在“双精”文章认定改革前在彼圈较易得的“双精”文章荣誉,除去年6月份我被恩赏到一回外,到我离开彼圈前再没有获得一次过。记得去年6月那篇“双精”文章的获得,还是在评审修改团老师们如学校老师般面批作文、让我沉浸在随时待命改稿与处理家事的冲突焦虑状态下历一段时间后才完成获得的,因过程疲累,我没有即时对辛苦改稿团队老师表示感恩,似乎颇不懂事。后来,虽然我继续挤时间认真完成彼圈月度需要的主题写作一至两篇,也受当月再额外参与征文大概率被推荐“双精”文章暗示下,克难也认真完成征文。不料那时文章上去,有个加精已不错了,指望管理老师点评推荐、征文获奖、被推荐“双精”实是望尘莫及之事。其实,我对自己的作文能力还是有点自信的,甚至“为使文章有源头活水来”,也还在坚持阅读提升练笔中。在报恩和证明自己实力撕扯了半年时间后,在每次投彼圈文章被加精后总会例行收到“从文章标题字数、插图、文段结构、字词等”十几个方面要限时完成自查的要求,且每次在那个要求文末,总附修改文章如被选入当月优秀作品合集要“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般上升到人品层面来要求给接下来的作品集点评。次次发那样以为我不长记性的自查复制条款及点评要求,让我日渐产生审美疲惫感,也让我有怕的感觉。因为,曾在体制内我被规训要有大局观顺从岗位职责要求,也因此获得了职场被肯定的美誉。但我退休后很想摆脱那样的模式,可当时的境遇似乎让我又跳进了另一个让人窒息的茧房。因此,我对彼圈的热情渐渐消失,便转来到了“我们都是60后”微信群里。在“我们都是60后”圈里,我这株喜欢写作的幼苗,遇到了“春雨贵如油”般的主持人老师及管理团队老师们默默无声地滴灌。在这方春意盎然的天地里,我的写作幼苗有了拔节生长的长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与人之间趋向春意温馨般舒适相处的心灵追求是共通的,在我退休后在美篇平台一年半多时间对可心美友圈的寻寻觅觅里,“我们都是60后”美友圈给了我独特的春意盎然般的相遇。我愿与“我们都是60后”美友圈,在这个明媚的春天里,一起舒心地相伴生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