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卧龙岗景区包括原卧龙岗武侯祠和新建的卧龙岗文化园区两大部分,我们参观完武侯祠部分回到八卦广场,开始游览卧龙岗文化园。<div> 图示红色箭头为我们的游览路线。</div> 从八卦广场出发,沿此景观路自北向南迤逦前行。 右手边为依山坡而建的园林。 左手边则为潜龙潭,潭中一座拱桥通过曲桥与潭畔凉亭相连。 凉亭挂“清风拂野”横匾。 过“清风拂野”亭就到了“徐庶荐贤”路口。<div> 这里有徐庶和刘备骑马在路口告别的雕像。</div><div> 徐庶是刘备的第一个军师,非常有军事才能,但是被曹操以徐母要挟,没有办法只好离开刘备投奔曹操。徐庶在与刘备告别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才有了后来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事情。</div> 过“徐庶荐贤”路口,可见一小型的瀑布群景观。 一块岩石上刻着北京故宫书画家董志霜书写的唐宣宗李忱的《瀑布联句》:<div>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br>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div> 唐宣宗李忱在位13年,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br></div></div><div> 他的《瀑布联句》一诗告诉我们:一个人绝不可满足于现状,而是应该志存高远,充满信心,不畏艰难险阻,不懈地追求,努力实现人生的目标与价值。<br></div> 在右手边的山坡上有一座高塔特别显眼。塔身高指云天,颇有“龙头生角”之势,故名曰“龙角塔”。 据记载,清代咸丰四年即公元1854年,社会动荡,瘟疫四起,自然灾害不断。南阳知府顾嘉蘅、南阳知县钮㵢依照堪舆之说建此灵塔以镇邪禳灾,祈佑南阳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div> 龙角塔作为龙岗毓秀之地,历来为众多善信民众的祈福圣地。在灵塔前祝俦神灵,于祈福牌上书写美好愿望,并悬挂于松柏之上,可佑心想事成。</div> 在龙角塔一侧有诸葛亮“抱膝长吟”雕像。<div> 诸葛亮在此隐居时,胸怀兴汉之志,常抱膝长吟,好为《梁莆吟》以抒理想抱负。</div> 由龙角塔南行约100米,可见一片开阔的田园,种植了许多蔬菜和粮食作物。 田间池塘边立一组水牛耕地和诸葛亮一家农作的雕像。 这里就是诸葛亮南阳躬耕之地,路边立砖砌石碑“汉武侯躬耕处”,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南阳知府傅凤飏所立。 继续南行,见一块红色的“状元榜”,上面记录着前两天荣获“状元”称号者的名字,原来这是卧龙岗文化园组织的一项活动。 这里是状元考试的考场,参加的考生在此答卷,胜出者获“状元”称号。 附近还有一块前往“貂蝉灯谜铺”的指路牌。 按照指路牌的指引,我们来到位于黄承彦广场的“貂蝉灯谜铺”,这里也是文化园的一项活动。两位小朋友正在猜灯谜,猜对了有奖品。 灯谜铺的旁边有诸葛亮岳父黄承彦手拿葫芦酒壶的骑驴雕像。<div> 黄承彦是汉末三国时期荆州襄阳沔南的名士,传言他是墨家遗人。据说他的女儿相貌丑陋,嫁给诸葛亮后,乡里人就用“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一语来调侃这件事。</div>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时,遇见一个穿着皮衣,骑着小驴,拿着一壶酒的老头,此人就是黄承彦。他一边过着小桥,一边观赏着周围的梅花,一边吟着诗歌:<div>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br>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br> 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br> 纷纷麟甲飞,顷刻遍宇宙。<br>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div> 附近另有一座“诸葛抚琴”雕像。<div> 诸葛亮耕读之余,常抚琴抒怀,炷香燕坐,琴韵雅音,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div> 再过“聊避风雨”亭,此亭的横额“聊避风雨”四字与郑板桥故居书房横额上的一模一样,似疑仿制过来的。 从黄承彦广场继续南行,不远处就是卧龙岗文化园内最高的建筑来凤阁。 来凤阁的名字来源于诸葛亮的号“卧龙”,寓意着贤才隐居于此,等待时机出山。<div> 来凤阁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采用了传统的斗拱、雕梁画栋等建筑手法,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美工艺。</div> 来凤阁的南侧即为聚贤阁(三顾茶舍)。 聚贤阁通常寓意着汇聚贤才之地,为文人墨客、贤能之士提供交流、聚会的场所。 聚贤阁前是诸葛亮与他三位好友徐庶、石广元和孟公威一边下棋,一边讨论天下大事的雕像。 由聚贤阁向南下台阶来到三友轩背面的一个平台,那里有一幅大型的“三顾茅庐”图画,是游客拍照打卡之处。 卧龙岗的“三友轩”是为了纪念诸葛亮在南阳躬耕期间的三位好友而建的,那三位好友指的就是徐庶、石广元和孟公威。<div> 徐庶是诸葛亮最早的朋友之一,两人在荆州避难期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军队俘虏,迫使其投奔曹操。尽管他在曹魏任职,但他始终没有为曹操献计,保持着对刘备的忠诚。</div><div> 石广元是另一位与诸葛亮关系密切的朋友,他们在荆州相遇并成为了朋友。在曹操势力壮大后,石广元选择投奔曹操,并在其麾下担任郡守、典农校尉等职务。</div><div> 孟公威与诸葛亮有着深厚的友情,两人曾在荆州一起游学。在曹魏建立后,孟公威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征东将军,成为了一方封疆大吏。</div> 三友轩前是一个大型的观景平台,可以眺望飞龙潭的景色。 飞龙潭是卧龙岗文化园新十景之一“镜湖水月”的一部分,采用中国传统园林一池三山的模式。<div> 飞龙潭也是卧龙岗景区内面积最大的水面,约为60余亩,潭水最深处有五、六米。</div> 沿着潭畔分布着多个景观。 这是位于潭东的飞龙潭游船码头。 我们按照顺时针方向沿着潭畔的道路首先来到飞龙潭游船码头处。 乘坐游船游玩价格不菲,每人每20分钟20元。 过游船码头不远就到了“晴雨阁”,这里是观看皮影戏的地方。阁前广场上也有按时演出节目的活动来吸引游客。 广场一角还立着一组诸葛亮教子的雕像。 向对岸望去是白水桥和镜湖楼。 走到飞龙潭的最南端,远望白水桥和镜湖楼的景色。 我们跨过白水桥来到镜湖楼前。 镜湖楼正在上演“娶妻迎亲”的节目。 栏杆上挂着“良辰吉日”的横额。 过镜湖楼,我们便来到鸳鸯湖畔。 相传家住黄龙庙的黄月英到卧龙岗踏青,偶遇在此抚琴消遣的诸葛亮。当时湖中有鸳鸯戏水,黄月英不知道这像鸭子的水禽是什么,便向诸葛亮讨教。诸葛亮用树枝在地上写出“鸳鸯”两字。黄月英对眼前才华横溢的青年颇有好感,觉得诸葛亮将来必定有所作为。于是,黄月英给父亲黄承彦说明自己的心愿,经过父女两人的历次考验,诸葛亮与黄月英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大婚,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两人相敬如宾,白头相守。这就是“鸳鸯湖”的来历和“卧龙情缘”的故事。 在路边发现11点半在“诸葛故居”有“三顾茅庐”的情景演出,于是我们便按照路牌指引一路向“诸葛故居”寻去。 “诸葛故居”在平面布局上分为三个院落,我们首先进入的是西侧两个互通的院落。 其中一个院落里正在举办《南阳——诸葛亮的躬耕岁月》的图片展览。 图片文字资料由南阳汉文化研究会提供。<div> 其中有三个版面是有关东汉时期南阳政治、经济和人文地位的图文介绍。</div> <b>南都帝乡</b><div>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成就帝业,其开国功臣及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多出于这里,刘秀的公主中有七人封于南阳,皇后阴丽华的故乡和湖阳公主的封地也在这里,所以南阳成了皇亲国戚云集之地,宛城之内“王侯将相,第宅相望”,使南阳的政治地位仅次于首都洛阳,被称为“南都”“帝乡”。</div> <b>治世兴邦之乡</b><div>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东汉时期,南阳是一座超级大都市,与都城洛阳齐名,号称“南都”。东汉时期,南阳郡辖37县,人口达到240万,约占全国<br>5000万人口的5%。除此之外,南阳郡城周长36公里,比1990年南阳市市区面积还要大。如今日之上海,商遍天下,富冠海内,号称“天下第一郡”。</div> <b>文韬武略之地</b><div> 东汉时期,南阳因光武帝刘秀由此起兵,中兴汉室而成<br>为汉帝国“陪都”,政治军事地位和经济文化影响都达到历史巅峰。诸葛亮注意到南阳的“先发优势”,一心重现当年“光武中兴”的盛世,而选择在此“躬耕陇亩”、审时度势、蓄势待发。在诸葛亮来到南阳之前,这里就名人辈出,孕育了大秦名相百里奚、“商圣”范蠡、法学家张释之、“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等蜚声华夏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是深受南阳这片沃土文化的滋养,而成就卓越人生,创造时代辉煌。这些英杰才俊,文韬武略,俯仰天地,蔚为大观。</div> 另外有五个版面是有关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三顾茅庐的图文介绍。<div><b> 家国之痛</b><div> 诸葛亮于公元181年生于山东琅琊,青少年时期,正当汉末乱世,家庭屡遭变故。三岁丧母八岁丧父,后追随叔父诸葛玄生活,在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生活无依无靠,从官宦子弟<br>变成“布衣”,带着弟弟妹妹来到南阳郡,开始躬耕生活。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诸葛亮的家国际遇、人生命运,正是他立志投身政治、改变天下的思想源泉。</div></div> <b>躬耕南阳</b><div><div> 南阳是诸葛亮的第二故乡。公元197-207年,他在游学躬耕南阳十年间,迎娶南阳黄承彦之女作为妻子。而据《诸葛家谱》记载,诸葛亮在弟弟诸葛均年长后,为其弟娶南阳林氏之女为妻。史料记载,诸葛亮追随刘备后,还曾为刘备向传为周王姬朝后裔的南阳大族晁氏贷款千万作为军需。</div></div> <b>亲朋环绕</b><div> 在南阳躬耕期间,诸葛亮广结善缘,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br>源。如当时中原名流之士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等。并迎娶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儿黄阿丑(黄月英)。南阳黄氏的开基祖黄守亮,字子廉,官至南阳太守。黄子廉携家族居南阳,黄承彦为其子侄。《三国演义》中曾写到当刘备第二次来卧龙岗拜访诸葛亮之时,就曾在小桥上遇到仙风道骨的黄承彦。</div> <b>胸怀大志</b><div> 诸葛亮胸怀大志,遍访山川,游学名士,广交贤人,渴<br>望早日成才,为国家效力,恢复大汉盛世。正史记载:“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他的老师同学大都是中原人,如颍川司马徽先生、颍川徐庶(字元直)、石广元,汝南孟公威,河北博陵崔州平。在古属南阳郡的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郏县等地,均有诸葛家族遗迹,如诸葛坟墟(诸葛亮父祖葬地)、留侯祠铭碑(碑曰:亮携元直建安中访贤宗)。诸葛亮躬耕南阳时,自比管仲、乐毅,希望建立不世之功。每每吟咏《梁甫吟》,以抒发自己志存高远的内心。</div> <b>三顾茅庐</b><div> 公元207年,诸葛亮终于等来明主刘备三顾茅庐,君臣如鱼得水,诸葛亮的平生抱负从此开始施展,三国风云也由此开始纵横捭阖、翻云覆雨。史载:东汉建安十二年,刘备第三次来到南阳卧龙岗,诸葛亮被其诚意打动,决定追随刘备出山,在草庐内二人一番对话被后人誉为千古《草庐对》,这是诸葛亮在南阳躬耕期间通过发达的信息网、广泛的朋友圈,结合天下形势,为刘备军事集团提出了“先取荆入蜀三分天下,再图一统中原”的战略,由此奠定了刘备高举大汉中兴旗帜,全面参与逐鹿中原、纵横天下的政治基础。也因此,诸葛亮“躬耕南阳”的传奇、刘备“三顾茅庐”君臣鱼水的际遇,成为令无数后人艳羡的千古佳话,连史上最高傲的诗人李白都忍不住赞叹“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div> 我们参观完《南阳——诸葛亮的躬耕岁月》的图片展览,来到“诸葛故居”东侧的大门口。 只见“诸葛故居”大门上方挂着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书写的“诸葛草庐”四字匾额,两旁的楹联为现代书法家张英群书写:“何处寻幽,山水一方容我隐;此时访胜,梅兰三径待人来。”<div> 此联既描绘了卧龙岗山水的胜境,又展现了武侯草庐高卧以待明主的深远意境。</div> 故居门前有一棵饱经沧桑的千年古树。 老树下是由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所作的诗歌:“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 在“诸葛故居”门口的右侧是一组刘关张三顾茅庐的雕像。 这组雕像生动地再现了刘备虔诚、关羽沉稳和张飞骄躁的不同态度。 在“诸葛故居”大门外参观了周围环境之后,我们便随人流进入故居院内。 大门正对的便是诸葛亮与刘备进行草庐对策的正室。<div> 门上悬挂“序功重光”和“胸怀日月”两幅横匾。</div><div> “序功重光”歌颂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累世升平的伟大功绩。<br></div><div> “胸怀日月”褒扬了诸葛亮胸怀大志,报效国家的高贵品德。</div> 正室门外另挂两幅楹联,一为“闲庭信步三千计;帷屋运筹第一人”,另一为“春光自会留,草堂春雨曾栖燕;大梦谁先觉,汉室河山久卧龙”。<div> 第二幅楹联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正在春睡,醒来后口吟一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div> 正堂内是诸葛亮与刘备草庐对策的雕像。<div> 诸葛亮纵论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联吴抗曹,图取中原”三分天下的兴汉策略。</div> “三顾茅庐”情景演出的时间快要到了,我们重返诸葛故居门口。 此时门外广场上已经围满了前来观看的游人。 演出人员正在忙着进行演出前的准备。 扮演关羽与张飞的演员也陆续来到演出场地。 上午11点半,演出正式开始。 刘关张三人来到诸葛草庐门口。 诸葛亮的书童在门口张望。 刘关张请书童引见诸葛亮。 诸葛亮与刘备相见。 诸葛亮与刘备一边下棋,一边讨论天下大事。 刘备相机请诸葛亮出山共举兴汉大业。 为时约15分钟的“三顾茅庐”情景演出结束之后,我们经“南阳躬耕”之地前往景区东门。 很快就到了八卦广场南侧的潜龙潭畔。 潜龙潭畔建了一组平面呈L形的亭廊,这些亭廊挂有多幅横匾和楹联,不仅是游人休息歇脚的场所,也是展示卧龙岗这块风水宝地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div> 此亭横匾为“忠鉴春秋”,楹联:“三国名园,凝厚重人文,恢弘气象;一方胜境,看青山叠翠,白水流芳。”</div><div> 此联曾获南阳卧龙岗全国楹联大赛优秀奖。</div> 此亭横匾为“大象无形”,楹联:“气势磅礴,千秋松岗如龙脉;风光旖旎,百里石林似凤翎。”<br> 此亭横匾为“风云迺(乃)见”,楹联:“石径蜿蜒,盘龙在野;松岗起伏,有鹤穿云。” 此亭横匾为“史追东汉”,楹联:“一园尽蕴圣贤气;千载犹传將相风。”<div> 这些横匾和楹联充分说明了卧龙岗武侯祠的历史地位和美丽风光。</div> 中午12点20分,我们回到了卧龙岗景区的东门口。 随即出了东门。 穿过东门广场前往停车场取车。 10月1日中午12点半,我们离开南阳卧龙岗景区东门停车场,驱车南下,经枣阳、随州、天门等市,前往岳阳市。全程约500公里,历时5个多小时。 傍晚6点左右到了岳阳,在网上预订的岳密宾馆入住。<div> 请继续观看《返穗途中(第十九集 长沙夜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