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对越自卫还击战46周年——血与火铸就的和平丰碑

野太阳

<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中国南疆的宁静被炮火撕裂。面对越南当局的持续挑衅与边境流血事件,中国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之势跨过中越边境,开启了为期28天的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这场战争不仅是对国家主权的捍卫,更是无数战士用青春与生命书写的一曲悲壮史诗。46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那些浴血奋战的英雄、那些震撼人心的瞬间,依然激荡着民族精神的回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战争背景:忍无可忍的正义之剑</b></p><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末,越南在苏联支持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频繁在中越边境制造流血冲突,仅1978年便入侵我国领土逾1100次,造成300余名军民伤亡。中国政府在多次外交斡旋无果后,最终决定以军事手段捍卫边疆安全。1979年2月17日,广西、云南两线集结50万大军,由许世友、杨得志两位开国将军分别指挥,剑指越南境内战略要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铁血征程:从高平到谅山的生死突击</b></p><p class="ql-block"> 战争首日,东线部队仅用3小时攻破莫隆防线,直插越北腹地。高平战役成为东线战场的焦点——这座越北要塞驻守越军346师及地方部队共4万余人,依托217个永备地堡与喀斯特溶洞构筑“铜墙铁壁”。解放军以42军为主力,在暴雨、泥泞与伏击中艰难推进,坦克部队因地形狭窄损失惨重,首日即损毁21辆。然而,战士们以血肉之躯突破山洪阻截,最终完成对高平的合围,并在152毫米榴弹炮群的密集火力支援下,于2月24日攻陷城区,全歼守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月27日55军、54军161师和43军、50军148师采用中路突击两翼包抄的战术强攻谅山,与越军王牌第3师激战三日。3月4日,谅山陷落,越南“北大门”洞开,河内门户彻底暴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线战场同样惨烈,云南边防部队发起进攻后,右翼部队强渡红河,迅速歼灭了对岸守敌,左、右两路达成对老街地区越军的合围,激战至2月20日,歼灭了老街守敌大部。尔后,作战部队分左右并肩突击向纵深发展,25日占领柑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月5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自卫还击作战的预期目的已经达到,自当日起参战部队开始回撤。并重申:“我们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绝不容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至3月15日22点20分,中国军队最后一辆军车回到中国领土。3月16日,中国宣布完成撤军行动,对越自卫还击战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战中,解放军以牺牲6954人,伤 21000多人的代价,攻克越北6省11县,歼敌52000多人,摧毁其全部军事设施与战略枢纽,迫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回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英雄群像:永不褪色的生命之光</b></p><p class="ql-block"> 战场上,无数平凡战士化身英雄:19岁的孤胆英雄龙岩深入敌阵,毙伤越军56人后壮烈牺牲;126师副政委林凤云在装甲车中弹后仍坚持指挥,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通信兵背负设备穿越火线,保障战场信息畅通;炮兵在硝烟中日夜装填,用5500吨日耗弹药量撕碎敌军防线。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些默默无闻的瞬间——战士用嘴接饮山泉解渴,女兵在树下脱靴小憩,伤员俯身啜饮浑浊溪水……这些画面凝结成战争最真实的注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铭记与传承:历史照亮未来</b></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3月,幸存老兵聚首举杯,含泪高呼“我们活着回来了”。这句话背后,是无数战友长眠南疆的悲怆,更是对和平的珍视与承诺。今天,中越边境贸易繁荣,凭祥口岸车流如织,老山葱茏如昔——这正是英雄用生命换来的安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从未远去,英雄永驻人心。对越自卫还击战不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淬炼。它告诉我们:和平从非天赐,而是铁与血的捍卫;国家的尊严,需以青春与生命铸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6年光阴匆匆而过,46个寒暑循环往复,沧海更迭桑田巨变,华夏神州天翻地覆。南国那火红的木棉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但那鲜红鲜红的颜色永远不变。因为那是南疆英烈的血染红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谨以此文致敬“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愿他们的牺牲化作永恒的星辰,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