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旅行的日子之兴隆游和巴厘村

真水无香的美篇

<p class="ql-block">说起兴隆,所有了解海南的人都知道它可是个老资格。在海南建省之前,不,也可以说改革开放之前,国家驱动海南发展的地方不是三亚,不是洋浦,也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单单只有兴隆。为什么呢?完全是外部形势所迫。1951年,新中国刚诞生不久,东南亚少数国家就开始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反华排华浪潮。先是马来西亚、新加坡接着是印度尼西亚、泰国,最后是越南,采取各种借口驱赶华侨。国家不得不选择与这些华侨、难侨生活环境相似的地方做安置地,兴隆就成了这样首选地。</p> <p class="ql-block">没来过兴隆的朋友,也许听说过兴隆咖啡,没尝过兴隆咖啡的人,也一定知道胡椒粉,有黑的有白的,是调味上品。可你未必知道引进这些好东西都是当年逃难归国的华侨。</p> <p class="ql-block">1951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海南兴隆华侨农场,这是中国最大的华侨农场。华侨们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杰出业绩。2007年华侨农场更名为海南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p><p class="ql-block">兴隆热带植物园是这里最有名的游览地。</p> <p class="ql-block">在植物园内,你可以了解椰子树是怎么发育成长的。</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茁壮成长的椰树幼苗,把树上摘下的椰子摆放在那里不用管它,不久,它就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在裂开的椰壳里生出稚嫩的椰子苗来。比孵小鸡还容易,想想真有趣。</p> <p class="ql-block">这是高高树上结槟榔的槟榔树,树干纤细笔直,我真想像不出树端上的槟榔果实是怎么采摘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椰树叶片,有两个人高。</p> <p class="ql-block">白色围栏中有一棵巨毒树,叫“见血封喉”,过去只在武侠小说中听说过,原来真有其树。</p> <p class="ql-block">为了铭记这段难望的历史,华侨农场的创业者和他们的后人,在农场原址附近建起了一座游览地,起名“巴厘村”。</p> <p class="ql-block">进了巴厘村,你对这里建发展历史就一览无余了。</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农场员工住房。</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农场员工住房。</p> <p class="ql-block">从照片上可以见到,员工随着年代的变迁,住房的条件也越来越好。据资料介绍:50年代马来西亚归侨住的是茅草房、60年代印尼归侨住的是砖瓦房、70年代越南归侨住的是石头房,一代更比一代强。</p> <p class="ql-block">除了照片还有实物。</p> <p class="ql-block">这是现在的新居照。</p> <p class="ql-block">新居环境。</p> <p class="ql-block">文字介绍。</p> <p class="ql-block">根雕展的场地显然是工业旧厂房改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这是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表演。</p> <p class="ql-block">到处都是这样向朋友敞开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到处都是这样为朋友祝福的吉祥物。</p> <p class="ql-block">到处都是情,</p> <p class="ql-block">到处都是爱。</p> <p class="ql-block">你走累了吗?这里邀你坐下喝杯咖啡。</p><p class="ql-block">和反华排华的日子相比,国家强大了,人民当家作主了,和谐友爱的社会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