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大科学京剧

平湖秋月

<p class="ql-block">年仅11岁的我,是1958年考入辽宁省戏曲学校。1958年9月1日正式加入辽宁省戏曲学校京剧科。当时有半年的试验期,跟演唱评剧的赛红老师学的三个月的《小姑䝨》又跟梅派吕慧君老师学了三个月的《打渔杀家》。主要是基本功训练,半年试验期到了,开始考试。评剧老师要我学评剧,京剧的吕老师希望我学京剧。当时我只懂得评剧,不知道京剧是什么艺术?不会选择。最后只好把家长请来,京剧科老师跟我母亲谈话,希望能学习京剧。应该说这是很幸运的事!</p><p class="ql-block">学校要求所有的学生既能文又能武,基本功是基础。白金成老师和康老师负责毯子功训练,女韩老师崔老师给学生进行腿功训练。</p><p class="ql-block">我的左手食指弯曲,有点伸不直,我自己也搞不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白金成老师和康老师两个人帮我练功,抄我小翻儿,发现我手落地总是弯曲的。我听到他和康老师说,这孩子手有毛病,第二天,田校长就来到课堂。看看我的手,问我你原来是沈阳哪个小学的?我说沈阳白塔小学。当时我心里特别紧张,真怕校长把我送回那个白塔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到田校长和白金成老师说:已经半年多了,再回原来白塔小学,恐怕也跟不上学习了,就让她留在戏校学青衣吧!当时,我虽然不太明白亊情的严重性,我在心里只是默默的感激!懂得感恩。</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我跟吕慧君老师,马丽荣老师,张景文老师,还有后来自关老师,主要学的青衣戏如下;</p><p class="ql-block">《打鱼杀家》《宇宙锋》《汾河湾》《桑园会》《武家坡》《二进宫》《祭塔》《三击掌》《春秋配》《麻姑献寿》《楊门女将》</p><p class="ql-block">花旦戏有:《五花洞》《卖水》</p><p class="ql-block">我在学校演《辛安驿》赵美蓉的妹妹,赵家被奸臣严嵩迫害他们在逃亡中,为了安全妹妹女扮男装。路途遥远 且疲惫便入住辛安驿客店。我反串小生,给老师留下的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男同学变声时期,京剧科老师安排我学演反串小生戏:《罗成叫关》《金玉奴》莫稽《三堂会审》王金龙等。</p><p class="ql-block">对外演出的剧目</p><p class="ql-block">:在沈阳北市场演出《三击掌》 ,在沈阳铁西演出《春秋配》,在大连演出《麻姑献寿》(《麻姑献寿》的剧照是郭玉玲同学,我心里虽然不舒服,但我也没有说什么,因为她长得比我漂亮!她从没有演出这个戏)。</p><p class="ql-block">又演反串小生《三堂会审》等。</p><p class="ql-block">学习现代戏《江姐》《芦荡火种》</p><p class="ql-block">上青衣课的时候,田校长曾经去看课,发现我死脸子(用现在的话解释,不会表演脸没戏),把我调到花旦课堂,跟张觐文老师学习《卖水》,内行的话叫开脸。</p><p class="ql-block">三省戏校的领导来到辽宁省戏曲学校取经,学京要进行汇报演出,开场戏是我演《'麻姑献寿》。</p><p class="ql-block">张觐文老师正在后台给我化妆,田校长到后台,接过化妆笔为我化妆,在我的嘴的两侧画上两道红向上挑起,大概让我有个笑模样,看到我对面的张觐文老师咧着嘴那个表情,我想一定很难看!所以演出就没情绪了……觉得自己一定很难看!我把吊上的眉毛全都拉下来,成了三角眼,耍小脾气了!那时的我有多傻,多不懂事啊!</p><p class="ql-block">最后压轴的戏,是我和金炳芬同学,汇报演出《金玉奴》我演反串小生莫稽。</p><p class="ql-block">还要感谢京剧科的何辉老师对我的特殊培养,他多次在食堂教我《扈家庄》起坝,丰富了我的艺术才能。</p><p class="ql-block">我曾在锦州京剧团为演员进行艺术指导。</p><p class="ql-block">学校要排大型的传统剧《杨门女将》。教我的小生张玉鹏老师告诉我:这学期本来你跟我学《雅观楼》,田校长把你从小生剧目的单里把你提出来让你学《杨门女将》的穆桂英,校长对你多好啊!</p><p class="ql-block">我喜欢这样有文有武的角色,因为我净学青衣了,心里非常感激校长对我的栽培!如果别的同学一定会去校长室表示感谢。但是我从小就不会来事,不会跟那些人事的领导,校长的夫人以及校长去联系去走动,表示感谢,这是我的秉性,一生也无法改变。</p><p class="ql-block">《杨门女将》的戏装,都已经制作完毕,戏箱已经寄到学校了,全体京剧科老师在紧锣密鼓排练中,忙着就要彩排的时候,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来了!</p><p class="ql-block">制作的杨门女将的戏装,无数戏箱的戏装,被拿到学校校园全部被焚烧,把老师们心疼的直跳脚!</p><p class="ql-block">田校长也被揪出批斗,脖子上挂着沉重的木制的牌子,每天在校清扫校园………</p><p class="ql-block">我们每天吃饭要排队到食堂,每天路过校长的身边,谁也不敢与他说话!如果说话了,就是立场问题,就是站错了队!</p><p class="ql-block">我想每个同学心里都有数,校长对我们如何?不是无语,只是现在不能言语……</p><p class="ql-block">吃完饭,返回宿舍时是不需要排队的,看到四下无人时,我曾经几次小声地跟校长说话,田校长您保重,悠着点儿……</p><p class="ql-block">校长只是回头看看我……</p><p class="ql-block">那时只觉得一切是那么冷酷,时间是那么漫长!</p><p class="ql-block">1965年毕业,到山区实习演出。1966年分配锦州京剧团,我主演出了《芦荡火种》《杜泉山》文化大革命后改为《家沙浜》《杜鹃山》</p><p class="ql-block">之后主演《宝莲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东方明珠》《金玉奴》《勘玉钏》《铁弓缘》等。</p><p class="ql-block">想想有今天的荣誉,能成为表演艺术家,是来自辽宁省戏剧学校的培养,是校长的提携和老师付出的辛苦!更感激校长把我留下来,实现了我童年时学习戏曲艺术的梦想!</p><p class="ql-block">谢谢辽宁省戏曲学校!感恩田少伯校长!感恩辽宁省戏曲学校的京剧科所有老师们!</p><p class="ql-block">我是非常幸运的!感谢所有陪伴我的朋友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