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重回故地,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瞬间翻涌而来。这里,曾是我小学时代的校园——一座古朴的寺庙。</p><p class="ql-block"> 那时教学条件有限,这座寺庙便成了我们求知的殿堂。校园环境十分优美,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树冠如巨大的绿伞,为我们遮挡烈日。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欢快的乐章。四周植被郁郁葱葱,与古老的建筑相互映衬,充满了宁静与生机。</p><p class="ql-block"> 斑驳的墙壁、长满青苔的石板路,还有那棵依旧挺拔的大树,都留存着我们年少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走进熟悉又略显沧桑的院子,曾经的教室,如今堆满杂物。屋内桌椅不再,却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书声琅琅、课间的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有一位来自上海的知青陈老师,他教授我们语文。陈老师气质不凡,讲课时总是绘声绘色,将课本里的知识化作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带我们领略文字的魅力。他对我们关怀备至,不仅在学业上耐心指导,还常常分享外面世界的精彩。在那个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陈老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求知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校园里的那间厨房,也是回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三年级来到这所学校,那时学校有不少住宿生 ,这间厨房就是他们做饭的地方。由于当时没有自来水,住宿生们每天要到山脚下的河里去扛水,一趟趟往返,十分辛苦。而我们走读生,有的带着家里做好的饭菜,在课间与小伙伴们分享;有的则趁着课间,飞奔回家吃饭。</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转,如今寺庙虽已不复当年作为学校的热闹模样,但它承载着我的懵懂童年和纯真梦想。每一处角落,都似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而陈老师的身影,还有那些在校园里度过的日常,也永远刻在了那段美好的岁月里,让我在回忆里,久久徘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