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赛道并不平</p><p class="ql-block">前五公里就是缓上的,然后各种隧道,累积爬升也不低,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平坦,但相对于山城,这条赛道算可圈可点了!其爬升相对于大西南其他马拉松,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平常不仅要进行针对性的爬坡训练,到了实际爬坡上坎的时候,也要稳扎稳打,不要肆意妄为。</p> <p class="ql-block">第二,除了赛道,还要看天气。</p><p class="ql-block">不是赛道平坦,就可以创造PB的,看看衡水湖马拉松、常德马拉松,因为赛道在湖边,风阻大,跑起来并不轻松,至此,除了赛道平坦,还要看温度,风速以及湿度。去年,重庆马拉松后半程暴晒,导致许多大众业余爱好者后继乏力,基本上跑跑停停,非常吃力,还是那句话,根据赛道,天气,个人状态,合理分配体能。</p> <p class="ql-block">第三,有效跑量才是健康完赛之本</p><p class="ql-block">过年,大家忙着团聚,胡吃海喝,不仅训练懈怠,连身材也变胖了!于是重马就成了年后最好的试金石,各种叫苦不迭,各种跑不动。到了赛场上,你的训练质量是不会说谎的!二月份就跑了150公里,到了后半程能不崩吗?跑量是安全完赛的基础!月跑量不足200公里,请慎重考虑全马,否则谁崩谁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第四,长距离拉练才是预防抽筋的根本</p><p class="ql-block">平常都是10公里,6分配,但全马面对的是42.195公里,平常不拉长距离,不体验后半程过极点的感觉,到了25公里之后的撞墙会很难受。我的建议是,一周一次长距离拉练,距离25~35之间,周末早上8点开始,模拟比赛,一次性跑完,速度可以慢点,完成大于完美,提升有氧耐力,保证能匀速巡航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第五,坚持核心力量训练是王道</p><p class="ql-block">今天跑重马的学员跟我说,前面35公里,心肺不累,呼吸很平稳,就是抬不起腿!这是典型的腿部力量不足,跟大家说了N次,跑步就是耐力,力量,速度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缺一不可。平常一周至少要坚持三次力量训练,深蹲蛙跳平板支撑箭步蹲等,提升肌肉的耐受力与柔韧性,以此预防伤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