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观察与思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补课,能大幅提升学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成绩吗?</b></p><p class="ql-block"> 最近,有关湖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广东、河南、云南、上海、山西等十省市部分高中已经实行或即将实行双休的话题刷爆各大社交平台。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担忧。多数人认为,此举最有可能给家长带来经济压力,部分家长和学生可能因担心学习时间不足,转而利用周末参加课外(线上、线下)补习,从而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问题来了:补课,能大幅提升学生成绩吗?</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家长花钱给孩子补课已成普遍现象。他们乐观地认为,孩子在课堂上学得不深不透,导致成绩不理想,如果想法给孩子补补课,孩子的成绩一定会大幅提升。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的回答与众不同:不一定!</p><p class="ql-block"> 好多家长对此并不理解,总认为只要补课,孩子的成绩应该会大幅提升,难道还能下降不成?实际上,对于因故缺课或年龄不足的学生来讲,补补课肯定有助于学习内容的衔接,利于成绩的提升。而对正常听课的学生来讲,补课与不补课,其成绩一般不会有大的波动。</p><p class="ql-block"> 如果从家长的主观愿望出发探讨补课,我们可以介绍一种补课策略:只补好科,不补差科。</p><p class="ql-block"> 笔者于2017年1月写了一篇文章《补课,孩子的成绩一定会大幅提升吗?》,发给了公众号《校长传媒》,结果《校长传媒》于1月10日公开发布。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搜狐网教育频道于1月11日全文转载了此文,说明笔者的观点具有科学性、独特性。对此,且听笔者慢慢道来。</p><p class="ql-block">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先天具备的智能是多元的,至少具有彼此独立的八项智能,分别是言语智能、数学智能、观察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节奏智能、内省智能、交往智能。而这些智能是以组合的形态存在的,这种组合又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学习的众多学科中,哪门学科成绩不错,说明这门学科是该生的高智能领域,反之,如果学生学习哪门学科比较吃力,说明其在这门学科的智能偏低。这就是学生在不同学科表现出不同成绩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的家长天真地认为,无论哪门学科,只要学生认真学习,都能学好,这就是东西方人思维的差异所在:一个孩子的数学成绩如果不好,中国的家长会认为,他学习不够努力,或者有偏科现象,更有甚者认为是老师抓得不够紧不够严。而美国的家长不会这么认为,如果他的孩子数学不好,他会认为这个孩子在数学方面没有天赋,或者是他的孩子不适合学习数学,这种认识恰恰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家长不会去责备孩子偏科,更不会让孩子去恶补这门学科。如果这个孩子的体育很好,而数学不好,该家长甚至会让这个孩子放弃数学,而专门去发展体育专长。</p><p class="ql-block"> 因此,过分地相信补课就能提升孩子成绩的想法未必正确。如果孩子不情愿补课,而家长一味地强制孩子补课,结果还会导致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连优势学科也学不好了,致使成绩下降,甚至出现孩子与家长对着干的局面,得不偿失。另外,家长如果长期花钱补课,还会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在课堂上反而不认真听课学习了。所以孩子的自然成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如果家长仍不放心,过度相信补课作用的话,这里不妨介绍一种补课的策略:只补好科,不补差科。家长又不乐意了:这样做怎能提升总成绩?其实这样做还真能提升总成绩!你想啊,既然差科即使补课也收效甚微,那就干脆不再补差科,而好科说明学生在这些学科上具备高智能,如果补好科的话,就会使学生在好科上好上加好,差科保持稳定成绩,如此则会提升学生的总成绩。</p><p class="ql-block"> 家长花钱给孩子报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班目的何在?大家一定会想到孩子在这些学科有特长,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些学科上具备高智能,在这些学科上补补课,目的在于发展特长、提升孩子特长学科的成绩。与此类似,在其它学科上,如果家长挑选高智能学科(优势学科)补补课,拓展了特长,培养了兴趣,孩子的成绩也一定会提升!现实是,越来越多的省级行政区实行3+3的新高考模式,学生选择的学科组合一定是优势(特长)学科,所以从实效上看,如果补课,最好要补优势(特长)学科,同时还要遵从孩子意愿。</p><p class="ql-block"> 另外从发展的眼光看,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果注重发展学生的优势学科,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考试的总成绩,根据志愿升入大学以后,可以集中精力发展优势学科,进一步激发学生优势学科的潜能,拓展这些学科的深度和广度,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如果从事这项专业工作的话,很容易出成果出成就,说不定还会成为这一领域里的顶尖人才。该事实还是应了那两句话:特长出人才;选择大于努力。你说是不是?</p><p class="ql-block"> 了解“木桶理论”的人可能会站出来争辩,说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联系到学生学习,总成绩取决于差科的成绩。其实这种类比是不对的。总成绩不是取决于差科成绩,而是取决于所有考试学科的成绩(各科成绩之和),换言之,如果差科基本保持不变,下功夫学好优势学科,总成绩一定是上升的。再者说,“木桶理论”适合组织(团队),不适合个人(的文化课学习)。它的引申意是说,一个团队要想取得卓越的成绩,成员之间必须相互支持、协作共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p><p class="ql-block"> 如果家长还是想不通,不认同该补课策略,可以花钱一试,专补差科,一段时间(例如一个学期)过后,鉴别一下学生成绩,如果所补差科成绩没有进步或进步微乎其微,就不要再花钱强令孩子补差科了。</p><p class="ql-block"> 有个成语叫因材施教,是指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还有个成语叫扬长避短,意思是发扬长处避开短处。不知哪个名人说过一句话:努力在天赋面前一文不值。这对我们关注孩子成绩的家长是否具有启发意义?</p><p class="ql-block"> 为使补课取得成效,建议家长思考琢磨笔者提出的补课策略的科学性、有效性,综合考虑成绩现状、智力类型、非智力因素、学生意愿、辅导老师水平等因素,客观理性决断,切勿主观跟风!</p><p class="ql-block"> 还要提醒家长,决定花钱补课后,一定要主动与辅导老师沟通,介绍孩子的相关特点与实际情况,负责任的老师应该根据了解到的学生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从而确保补课效果。这一点也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最后送给家长一段话,用以坚信我们提供的补课策略的正确性:真正成功的人,是能发现自己的天赋,并将天赋全然绽放的人。但遗憾的是,我们被“木桶理论”局限了,绝大部分的人都将大部分宝贵的时间用于弥补自己的短板。实际上木桶理论仅适用于组织,不适合用于个人学习成长。去发挥你的天赋吧,别太在意那块短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署名烛光高照,发布于2014年12月13日的新浪微博。公众号“校长传媒”于2017年1月10日推送,并注明本文为刘伟校长原创投稿。搜狐网教育频道于2017年1月11日全文转载。修改后济宁作家网于2024年10月29日实名推送。入选《2024年鱼台文学年选》一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