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

Gloria

<p class="ql-block">以“把握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备好新高考”为主题的教师培训活动如期举行。在培训会场,我聆听了众多老师的精彩分享,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如一场饕餮大餐,让人大快朵颐,酣畅淋漓,收货颇丰。</p><p class="ql-block">首先,跟随张老师的步伐,我重新审视了学案的理论支撑与应用功能。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在进行学案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可视化、问题化、方法化、层次化和系统化的设计原则。在学案编写过程中,我们的主题要明确、文体要清晰、逻辑性要强、实用性交际性要有体现等特点。同时,张老师提出的几点思考也引人深思。我们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要区分好教书和教学的关系。除此之外,作为老师,我们还要有敏锐的接收新信息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一同学习了众多老师对高考真题的研究心得。跟随着于老师,我重新审视了四大文体的特点,梳理了细节理解题、词语猜测题、推理判断题和主旨大意题这四大题型的题目和设题特点。进一步体会了如何以高考题为依托,培养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大意、识别不同问题特征并理清结构、审题、对比选项和分析长难句的能力等。同时,还学到了于老师的一些小窍门,诸如一划二括三会意等。跟随着刘健老师,我再次理清了阅读中七选五的复习思路。作为一种既是阅读理解,又是完型填空的题型,既考理解,还考逻辑,既考知识,更考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语篇分析能力,关注语篇,以及段与段还有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关系。了解衔接以及在高考七选五题型当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归纳学习结构衔接、伺候衔接和逻辑衔接三种衔接手段。通过刘老师展示对今年该题型的全面分析以及她为大家分享的解题策略,我对这个题型的把握又进一步。最后,刘老师还分享了她的教学建议。刘老师建议我们要精选语篇,体现高考选材原则。提高七选五的语篇分析能力,培养结构意识。培养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一定要讲解到位。这些收货一定会在我今后的教学中助我一臂之力。</p><p class="ql-block">随后,跟随着赵老师,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完型填空题型的选材特点和考察特点。赵老师分析了近三年完型填空考点分布并分享了她的做题技巧。通过主题话题、下文解释、词汇复现、动作的连贯与顺序及前后连贯等答题技巧,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从而选择正确的词汇。接下来,赵老师进行了学生易错题目的汇总,并分析了学生出错的原因。通过赵老师的层层分析和毫无保留的分享,我明白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把对文章的主题意义的挖掘,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词汇的学习要注重广度,更要注重深度。在讲解题目的时候,不能只讲错题,一定要突出语境意识和篇章意识,把握故事主线。理顺逻辑关系,把握文章结构,注重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等,此外,好的文章可以就地取材,进行变式训练,比如进行长难句翻译、词义猜测、主旨大意及写作意图训练、话题写作,语法填空、续写等等。从更高的角度要求自己,我们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教研员思维,从命题角度来寻找突破口,开拓思维,引领高度。</p><p class="ql-block">通过王老师对语法填空题目的分析,我进一步明白,能力的源头是基础,高一打下的基础十分重要。在平日的训练里,我们可以对课文缩写挖空,一题多变,让学生尝试着出题等等。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培养语感,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锦上添花。</p><p class="ql-block">通过王老师,我进一步了解了应用文备考的注意事项。我们应该基于体裁的写作得体性训练。多进行写作内容拓展微专题等,仔细审题寻找线索,进行交际性拓展、细节性拓展和逻辑性的拓展等。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批阅,多展示学生优秀的出色的一面,把相对不好的一面默默收藏。通过栾老师和鹿老师的分享,我进一步体会了读后续写的答题步骤和解题策略。从内容看,我们应该段首里有断尾,段中里有矛盾,不忽略段首,合理解决矛盾。在平时训练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重视“读”的环节,在读的环节中学生一定要读出关键信息;在读中找到线索,为续写提供正确的思路。</p><p class="ql-block">随后,从滕老师、于老师和刘老师的分享中,我学习到了如何务实备考,精细教学;我学习到了如何对关键生进行辅导;更学习到了如何对优尖生进行培养。从朱老师、王老师、邓老师和李老师的分享中,我看到了老师们的用心、用情、用力,一丝不苟地钻研教材,踔厉奋进地备战高考。</p><p class="ql-block">新的篇章已然翻开,有了学期初学到的满满干货,接下来我也一定会含英咀华,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实践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