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4自驾游: 四十三、友谊关(凭祥)

教练王

2023年12月26日(出行第122天),晴 离开崇左,上高速,直达友谊关景区。 <b>友谊关景区</b>包括关楼、城墙、左辅山炮台(镇关炮台)、右辅山炮台(金鸡山炮台)、清末广西全边对讯署(法式楼)以及大清万人坟等,总占地面积250 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1663.76平方米。 <b>友谊关</b>是我国十大名关之一,位于广西崇左市凭祥市西南端,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 友谊关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南疆边关要塞。始建于汉朝,原名雍鸡关,又名大南关、界首关。明洪武元年(1368年)名鸡陵关。永乐五年(1405年)更名镇夷关;宣德年(1428年)改名镇南关;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改名睦南关;1965年为了表示中越两国人民同志加兄弟的深厚友情,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为<b>友谊关</b>。 <div _msttexthash="183824693" _msthash="159">我国的<b>G322国道</b>穿过友谊关拱城门,与越南公路1号相接。</div><div><br></div><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55187418" _msthash="160">322国道的1025公里的路碑。</font> <b>友谊关关楼</b><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16967359344" _msthash="1196">已有2000多年遭受摧毁复又重建的历史进程,在帝国主义的侵略炮火中曾两次被毁。 关楼底座上原来只建有一层木结构回廊,1957年基本按原貌重建。 1965年改建成拱式城门和三层钢筋混凝土回廊,整座关楼由底座和回廊式楼阁两部分组成,通高22米,底层为石砌隧道型拱城门。 底座建筑面积为365.7平方米,长23米,底宽15.9米,平均高度为10米。 G322国道以前是从隧道形单拱城门通过的,城墙厚实,齿形城垛,两边石栏杆雕刻精细,门窗构图精美。 回廊的四周是拱形大窗,窗棂装饰了各式图案,外墙为墨绿色石米贴面,显得庄严、古朴。 拱门上方用汉白玉雕刻的“友谊关”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题写的关名。 </font> 回廊第一层以图片形式陈列着镇南关大捷、镇南关起义和红旗插上镇南关的历史;第二层是中越高级领导人会晤室;第三层是中国九大名关展览厅。 友谊关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关楼处于两山之间,有城墙相连,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13909870" _msthash="2156">关楼左侧是</font><b _msttexthash="51554425" _msthash="2155">左辅山(大青山)城墙</b>,右侧是<b _msttexthash="53668914" _msthash="2157">右辅山(金鸡山)城墙</b>,犹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 <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8435227983" _msthash="2138"><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16713619" _msthash="224"><b _mstmutation="1" _istranslated="1">法式楼</b>,</font>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法军2000余人进犯镇南关,爱国将领冯子材率军民在关前隘英勇抗击,大败法军(史称:镇南关大捷)。 结果却是“不败而败”,同年5月13日,签订《中法新约》, 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b _mstmutation="1">中国丧失宗主国地位</b>。 光绪十三年(1888年),根据清廷与法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续议商务专条》,建立所谓“洋人治关”制度,丧失了海关行政权、人事权和关税自主权,失去了把守国家经济大门的作用,沦为帝国主义攫取其在华利益的机构。</font><div _msttexthash="6904923571" _msthash="225"><br></div><div _msttexthash="2378689183" _msthash="225"><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2407285465" _msthash="2137"><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1453280491" _msthash="2141">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中法签订《中越边境对汛会巡章程》,中法双方在中越沿边境接壤之处互设对讯管理机构,办理沿边国防、外交、军事等事务,以便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管理,</font><b _msttexthash="10639733" _msthash="2139">对汛制度</b><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146856840" _msthash="2140">由此建立。 南关对汛署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建立的。 </font></font></div> 法式楼是当年清政府设在凭祥的“<b>镇南关对汛分署</b>”(简称南关对汛署)的办公地点,主要是负责边境的外交事务和维持边境治安。在法式楼的旁边以前还建有关帝庙和纪念1885年为保卫镇南关英勇战死的清军爱国将士的昭忠祠,均已在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 这座法式楼,1914年由法国工程师设计、 中国人建造。 内有“ <b>广西对讯制度历史</b>”专题陈列。 <b>口岸</b>。 关楼前行约200米就是中越边境,新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关口岸”联检大楼。 友谊关是九大名关中唯一位于边境并仍在使用的关口,是一带一路重要大通道。 <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11649170" _msthash="329" _istranslated="1"><b _istranslated="1">零公里</b>。 </font><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2653925027" _msthash="1805" _istranslated="1"><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657538596" _msthash="1806" _istranslated="1">口岸广场的尽头,有一块写有“零公里”的标牌,指示再往前走100多米,就是我国322国道终点与越南1号公路起点的交汇处。</font></font> 在中国一侧水泥地面上,镶有“中国国道322线终点”的标志。 下图源自网络。 下图中红色标记处大概就是“中国国道322线终点”的标志。 越南一侧的公路边立着一块公路“零号”里程碑,用越文刻“河内,172公里”。 不知是不是下图中的“碑”,100多米的距离,手机拉过来,看不清碑上的标注。 <div><br></div><div>出境游的游客可以经过这里,可以无障碍拍照。</div> <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323055876" _msthash="5139"><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64600913" _msthash="4070">友谊关关楼左侧相对较矮的山为</font><b _mstmutation="1">左辅山</b><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111090278" _msthash="4069">,那里是百多年前<b _msttexthash="10270481" _msthash="4072">中法战争</b><b _msttexthash="24283311" _msthash="4071">镇南关大捷遗址</b>。 </font></font><div><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71465420" _msthash="4069"><br></font></div><div><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71465420" _msthash="4069">我们沿着东边城墙登上左辅山顶,山不算高,但很陡,而且台阶高低不均,最高的约有50公分,还是比较吃力的。</font></div> <b>明城墙</b>。建于明永乐年间。 <b _msttexthash="16276715" _msthash="4081">清兵蓄水池</b><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289950141" _msthash="4080">,士兵上山时,顺便背水存储在水池里,以供生活之用,战时用来消防救火。</font> <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22750169" _msthash="2154"><b>视死如归雕像</b>。</font>南关沦陷,各军群龙无首,边情万分危急! 沙场宿将冯子材主动请缨,赴关御敌。 面对船坚炮利的帝国主义列强,冯子材誓死卫国、血战到底的决心,自备棺材,带上两个儿子作好战死沙场的最后准备。 出征前他庄重祭别祖先灵位,谆谆嘱咐家人。 “万一军有不利,百粤非复我有,亟率我眷属,奉香火驰归 江南 祖籍,永为中国民,免奴外族也。” 冯子材刚到南关,就被众将推举,担任前敌主帅,积极迎战并主动出击,指挥边境军民浴血奋战,终至取得镇南关大捷的伟大胜利。 <b>中炮台</b>。 <b>暗堡</b>。 <b>瞭望台</b><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1118390" _msthash="5533">。是镇关炮台前哨阵地上的固定瞭望岗亭,前景开阔,视野可达2公里,对方对汛机构尽收眼底。如今成为旅游“观景台”。</font> <div _msttexthash="23115224574" _msthash="2750"><b>镇关炮台</b>又称左辅山炮台,位于友谊关楼东侧的左辅山顶。 它的东南面是越南 ,西面是右辅山(又称金鸡山)。 中法战争结束后,抗法名将苏元春督办广西边防军务时,为防法军再次进犯,特选此山构筑炮台,名曰“镇关炮台”。 这座炮台与边境线上其它炮台有所不同,结构特异,整座山头构筑南北炮台两座,南面为分前卫炮台,北面为主炮台,两炮台相距80米,炮台外围是一道宽和深为3米的战壕,为明代所留。 主炮台分为两重,外重是高筑城垛,东侧配以小炮数门,炮台的顶部为主炮位,下方为屯兵室与弹药库,开东、西、南、北四个门。 整个炮台呈四面环形,四通八达,形成严密的防守体系。 它与友谊关西侧的右辅山顶上的镇南、镇中、镇北三座炮台遥相呼应,配以友谊关楼左右两侧沿至左弼山、右辅山顶的明代古城墙,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故苏元春将其称为“南陲保障”。</div> 镇南关大战后, 广西督军苏元春历时10余年,當访边境军民构筑以炮台为核心的广西全边防御体累,誉为“千里连城 ”。 千里连城由大连城(位于凭祥)、小连镇(位于龙州 )两个指挥中心、34座大型炮台、48座中型炮台、83座碉台及配套的军事设施组成,配置式火炮119门,其中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生产的120毫米内径要塞大炮20门,壁垒森严,固若金汤。 边境防线建成后的几十年间,占领越南的法国殖民军再也不敢冒进一步。 <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25265552" _msthash="2751"><b>万众一心雕像</b>。</font><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23043150" _msthash="2752">位于左辅山炮台</font><b _msttexthash="5679921" _msthash="2754">军路</b><font _mstmutation="1" _msttexthash="1170954603" _msthash="2753">起点处。 1885年镇南关决战,冯子材在左辅山设长墙纺线、堡垒堡垒工事,军民合力抗法。 当年运炮上山,全靠人力畜力前拉后推,在巨炮下垫圆木一寸一寸地挪向山顶。</font> 当年的镇南关决战主战场在左辅山上。为了居高临下,克敌制胜,萃军牛拉人推,硬是把笨重的大炮等军械运往了山头阵地。 <div _msttexthash="1325894856" _msthash="1809">1939年12月20日,日寇从越南发起攻击,占领镇南关,不但烧毁了重建的关楼,还将“镇南关”三个大字拓印下来运回日本向天皇请功,并劫走外门的“<b>南疆重镇</b>”石刻匾额。</div><div _msttexthash="1140085271" _msthash="1809"><br></div><div _msttexthash="114022870" _msthash="1809">现碑为重新刻制,立于左辅山脚下友谊关前。</div> <b>镇南关大捷</b>是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3月,在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者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战役。<br>1883年,法军向清军发起进攻,挑起中法战争。清军缺乏准备、配合不力,在各个战场上接连失利。1885年2月23日,法军进犯文渊,守将杨玉科力战牺牲,法军侵占镇南关。因兵力不足、补给困难,法军炸毁了镇南关城墙及附近的清军防御工事后,退回文渊、谅山。清政府任命<b>冯子材</b>帮办广西军务,领导镇南关前线的抗法斗争。3月9日,法军东京军区副司令尼格里率军尝试由侧后方发起迂回攻击,很快被早有准备的清军击退。3月23日清晨,法军借雾色接近清军阵地后,分两路对关前隘发起攻击。守关将士奋起抗击,顶住了法军的进攻。3月24日,冯子材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终于大败法军于关前隘,毙伤法军百余名,缴获枪炮、弹药甚多。法军全线崩溃。尼格里只得下令撤退,一路经文渊败回谅山。为扩大战果,冯子材挥军乘胜追击,于26日攻克文渊,29日收复谅山,先后毙伤敌人近千名,击伤尼格里,法军残部狼狈南逃。<br>镇南关大捷重伤法军司令尼格里,大挫法国侵略者的气焰;直接引起了法国政局的动荡,导致茹费理内阁倒台。 冯子才雕塑。 <a href="https://www.ixigua.com/6721355039710904835"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友谊关:中国边境上的璀璨明珠</a> 景区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 在这里,感觉越南人比中国人还多,大多都是小商贩。 离开友谊关,到凭祥住下。 凭祥的红木比较知名。 我们吃午饭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饭店已经休息了,打电话喊老板过来给我们炒了米粉。午饭后,我们也休息了。 傍晚,酒店周边转转。 为了感谢中午的老板放弃休息为我们炒粉,晚餐又到中午那家餐馆用餐。 <br><br>待续。<br><br><br><br>更多的内容<br><br>请关注我的美篇号:610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