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地情论述(八、完)

王岳雷

<h1>  格陵兰岛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北端的国家公园——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它成立于1974年,1988年扩大到现在的规模,保护着972,001平方公里(375,292平方英里)的格陵兰内陆和东北海岸。</h1> <h1></h1><h1> 格陵兰岛的总面积为2,166,086平方公里(836,330平方英里)(包括其他近海小岛),其中格陵兰冰盖面积1,755,637平方公里(677,855平方英里),占81%,体积约为2,850,000平方公里(680,000立方英里)。格陵兰岛的最高点是贡比约恩峰(Gunnbjørn Fjeld),位于沃特金斯山脉(东格陵兰山脉)3,700米(12,139英尺)处。然而,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海拔不到1,500米(4,921英尺)。<br> 冰盖的重量压低了中央陆地区域,形成了一个位于海平面以下300多米(984英尺)的盆地,而海岸附近的海拔突然急剧上升。<br> 冰通常从岛的中心流向海岸。1951年,法国科学家保罗•埃米尔•维克多领导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在冰盖下,格陵兰岛由三个大岛组成。这是有争议的,但如果是这样,它们将被狭窄的海峡隔开,在伊卢利萨特冰峡湾、格陵兰大峡谷和诺德斯特伦丁根以南到达大海。</h1> <h1></h1><h1> 格陵兰岛的所有城镇和定居点都位于无冰海岸,人口集中在西海岸。格陵兰岛东北部不是任何市政当局的一部分,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的所在地。<br> 至少有四个科学考察站和营地已经在格陵兰岛被冰覆盖的中部的冰盖上建立:艾斯米特(中冰站)、北冰站、北站和霍希特特斯半岛的南观测站。冰原上有一个全年开放的峰会营地站,建于1989年。约尔根•布朗隆德峡湾(Jørgen Brønlund Fjord)站在1950年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北端的永久前哨站。</h1> <h1></h1><h1> 格陵兰岛最北部的珍珠地没有被冰盖覆盖,因为那里的空气太干燥,无法产生雪,而雪对冰盖的生产和维护至关重要。如果格陵兰冰盖完全融化,世界海平面将上升7米(23英尺)以上。<br> 1991年12月22日,在格陵兰冰盖地形顶峰附近的格陵兰岛记录到北半球有史以来的最低温度,当时温度达到−69.6°C(−93.3°F)。在首府努克,日平均温度随季节变化,从−5.1到9.9°C(23到50°F)。</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北格陵兰冰川分布图</span></p> <h1>  2003年,北极探险家丹尼斯•施密特和他的团队在坐标北纬83度42分处发现了一个长35米乘15米(115英尺乘49英尺)的小岛。这个岛屿是否是永久性的还没有得到证实。如果是的话,它就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北端的永久陆地。</h1> <h1>  2007年,一个新岛屿的存在被宣布。这个岛屿被命名为凯凯赫塔克岛“Uunartoq Qeqertaq”(英语:温暖的岛屿Warming Island),一直存在于格陵兰海岸外,但被冰川覆盖。这座冰川在2002年被发现正在迅速缩小,到2007年已经完全融化,留下了裸露的岛屿。该岛于2007年被《牛津世界地图集》评为年度最佳地点。该图集的编辑本•基恩评论道:“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全球变暖缩小了整个北极的冰川规模,今年早些时候,新闻来源证实了气候科学家已经知道的事情:格陵兰岛东海岸的这座冰桥下是水,而不是岩石。随着覆盖世界最大岛屿的冰冻水继续融化,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岛屿。”关于该岛的历史,特别是关于该岛是否可能是在20世纪中期格陵兰岛短暂温暖时期发现的,存在一些争议。</h1> <h1></h1><h1> 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Kalallit Nunaanni nuna eqqissisimatitaq,丹麦语:Grønlands National Park),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和第九大保护区(唯一较大的保护区都主要由海洋组成)。位于76°N 30°W,它成立于1974年5月21日,并于1988年扩大到目前的规模,面积972,000平方公里(375,000平方英里),它是丹麦王国创建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格陵兰岛唯一的国家公园。它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国家公园。</h1><br> <h1></h1><h1> 该公园与南部的塞梅苏克(Sermersooq)市和西部的阿凡纳(Avannata)市沿西部冰盖上的西经45°子午线共有边界,基本上呈直线布置。公园的绝大范围内部是格陵兰冰盖的一部分,但海岸沿线和北部的珍珠半岛也有大片的无冰区。公园包括腓特烈八世地和克里斯蒂安十世地的地理区域。<br> 该公园没有常住人口,尽管有400个地点偶尔在夏季使用。1986年,公园人口为40人,居住在特拉尔岛南部康奥斯卡尔斯峡湾沿岸的梅斯特斯维格(Mestersvig)。其中40人参与了采矿勘探现场的清理和关闭作业,不久将离开。之后,无常住人口。<br> 据估计,在公园的沿海地区附近可以找到5000至15000头麝香牛,以及许多北极熊和海象。1993年,估计这是世界麝香牛种群的40%。其他哺乳动物包括北极狐、白鼬(貂)、领狐猴、北极兔和少量但重要的格陵兰狼。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环纹海豹、西须海狗(东斑海狗)、须海豹(也称为方形鳍状海豹)、竖琴海豹(也称鞍背海豹或格陵兰海豹)和带帽海豹,以及独角鲸和白鲸。<br> 公园里繁殖的鸟类包括大北方潜鸟、藤壶鹅、粉脚鹅、普通鹅绒鸭、帝王海鸭、猎鹰、雪鸮、三趾滨鹬(沙莺)、松鸡和北部渡鸦。</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白鼬(黄鼠狼)</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北极狐</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北极兔</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环斑海豹</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冰山</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带帽海豹</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竖琴海豹</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须海豹</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西须海狗</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雪兔</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北方潜鸟</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藤壶鹅</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粉脚鹅</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普通鹅绒鸭</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帝王海鸭</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帝王海鸭</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三趾滨鹬</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北方渡鸦</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北方渡鸦</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粉脚鹅</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粉脚鹅</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松鸡与粉脚鹅</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里的猎鹰</h1> <h1>格陵兰克里斯蒂安九世地,濒临丹麦海峡,从北纬65°延伸到北纬70°。</h1> <h1>格陵兰岛卡卢普河</h1> <h1>格陵兰岛冰山</h1> <h1>格陵兰岛诺亚湖</h1> <h1>格陵兰岛苔原</h1> <h1>  珍珠半岛(皮里地Peary Land),是格陵兰岛北部的一个半岛,一直延伸到北冰洋,位于82°38′N 32°30′W。它从西部的维多利亚峡湾延伸到南部和东南部的独立峡湾,向北延伸到北冰洋,格陵兰大陆最北端的莫里斯•杰苏普角和东北部的布里奇曼角(Bridgman)和约翰弗拉格勒角(John Flagler)及艾尔格拉斯穆森角(Eilge Rasmussne)。罗伯特•皮尔里在1891年至1892年的探险中首次探索了该地区。北峡湾(Nordenskiöld)和独立峡湾(Independence)之间有200多公里高达1500米的裸岩地。</h1> <h1>  在约尔根•布朗隆德峡湾(Jørgen Brønlund)的布伦伦豪斯(Brenlundhus)(建于1948年)和哈拉尔德•莫尔奇角(Kap Harald Moltke)(建于1972年)有两个北极研究站。这两个站都是在艾吉尔•克努思的倡议下建造的,是许多科学探险的基础。这些站位于峡湾两侧,相距10°公里,布伦伦豪斯站位于西侧,根据结冰情况,它们之间在夏季通过船只进行通信。1993年,在雪铁龙峡湾发现了锌和铅矿床,它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尚未开发的锌矿床,柠檬(雪铁龙Citronen)矿的开发正处于准备阶段。在纳瓦拉纳(Navarana)峡湾也发现了重要的锌和钡矿床。</h1> <h1>  珍珠半岛以林肯海莫里斯•杰苏普角以西,北冰洋的万德尔海(Wandel)为界。欧达克岛(Oodaaq)位于北海岸,是世界陆地的最北端。弗雷德里克•海德峡湾(Frederick E.Hyde Fjord)从150公里深的东部切入珍珠半岛,将其分为北部珍珠半岛和南部珍珠半岛。海岸线被较小的峡湾深深地缩进,如东部的施莱(Schley)峡湾和海雷菲斯克(马舌鲽Hellefisk)峡湾,西部的桑德(Sands)峡湾、本尼迪克特(Benedict)峡湾、科赫(Koch)峡湾、德隆(De Long)峡湾和威普雷希特(Weyprecht)峡湾。 </h1> <h1>  属于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该地区的面积约为东西375公里和南北200公里,估计面积为57000平方公里。它位于北极以南700多公里处。</h1> <h1>  珍珠半岛没有被冰盖覆盖,因为空气太干燥,无法产生雪。降水量非常低(每年仅约25至200毫米)。</h1> <h1>  珍珠半岛是个多山地区;最高海拔是赫尔维蒂山(Helvetia Tinde),位于世界上最北端的罗斯福山脉,冰川严重、勘探较少,海拔高达1929米(6329英尺)。韦斯塔山(Wistar Bjerg)海拔1737米(5699英尺),星形山(Stjernebannertinde)海拔1433米(4701英尺),本尼迪克特(Benedict)山脉的最高点是北克朗山(Nordkrone)海拔1220米(4000英尺)。</h1> <h1>  珍珠半岛有麝香牛和旅鼠,由稀疏的植被,植被仅覆盖约5%的地表,主要分布在约尔根•布朗隆德峡湾周围。其他动物包括北极狐、北极狼、北极熊和北极兔。从前也有驯鹿,但据报道,最后一只来自格陵兰北部的活驯鹿是1922年在霍尔地发现的。植物区系包括33种开花植物。</h1> <h1>格陵兰岛最北部地图</h1> <h1>格陵兰岛东北地理学会岛旁边的弗朗茨•约瑟夫•峡湾</h1> <h1>格陵兰大陆最北端林肯海位置图,林肯海全年都被海冰覆盖,是北冰洋上最厚的海冰,厚度可达15米(49英尺)。水深从100米(330英尺)到300米(980英尺)不等。</h1> <h1>格陵兰大陆最北端万德尔海位置图,万德尔海是以丹麦极地探险家和水文学家卡尔•弗雷德里克•万德尔中将的名字命名的,他在1895年至1996年作为丹麦因戈尔夫探险队的一部分探索了格陵兰岛的沿海水域。</h1> <h1>  莫里斯•杰苏普角(Cape Morris Jesup),是格陵兰大陆的最北端,也是世界上陆地最北的角,位于83°37′39″N 32°39′52″W,它距离地理北极712公里(442英里)。它位于约翰内斯•V•詹森地,金沙峡湾以东约20公里(12英里),康斯特布尔湾以西。海角西面的林肯海和东面的万德尔海之间。在海角东南约5公里(3.1英里)处,有一条河流形成了一个小三角洲,从罗斯福山脉的玛丽皮尔斯峰向南流动。罗伯特•皮里(Robert Peary)于1900年5月13日到达海角,认为它是世界上陆地的最北端,尽管后来发现它位于卡夫费克鲁本岛最北端的略南。是以美国慈善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馆长莫里斯•凯彻姆•杰苏普(Morris Ketchum Jesup,1830年6月21日-1908年1月22日)的名字命名的,他是皮尔斯北极俱乐部的主席,曾为皮尔斯的探险提供资金。</h1> <h1>1900年5月16日莫里斯•杰苏普角的景色</h1> <h1>格陵兰岛最北部卫星图</h1> <h1>  卡费克鲁本岛(Kaffeklubben)或咖啡馆岛(丹麦语coffee club;格陵兰语Inuit Qeqertaat),格陵兰极北部一岛屿,位于北冰洋中,距离北极点713.5公里(443.3英里)。位于83°39′45″N 30°36′50″W,地球上陆地的最北端。莫里斯•杰苏普角以东约37公里(23英里)。</h1><h1>  1900年,美国探险家罗伯特•皮尔里首次发现了该岛。1921年,丹麦探险家劳格•科赫(Lauge Koch)首次登上该岛,并命名其为“卡费克卢本”,意为咖啡馆,以纪念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矿业博物馆中的咖啡馆。该岛位于詹姆斯角附近,布利斯湾西北10公里(6.2英里),它长约0.7公里(0.43英里),最宽处宽约300米(980英尺)。最高点海拔约30米(98英尺)。尽管环境恶劣,岛上仍生长着植被,包括各种苔藓、苔类和地衣,以及开花植物:虎耳草(紫色虎耳草)和罂粟(北极罂粟)。</h1><h1>  1969年,一个加拿大勘探队计算出它的最北端比莫里斯•杰苏普角向北750米(2460英尺),从而声称它是陆地上最北端的岛屿。从那时起,在北部发现了几个砾石堤,如欧达克岛(Oodaaq)、83-42和ATOW1996,尽管对于是否应该将这些砾石堤记录在案存在争议,因为它们很少是永久性的,经常被移动的冰盖吞噬、移动或淹没在海洋中。</h1> <h1>地球上最北端的卡费克鲁本岛</h1> <h1>  欧达克岛(Oodaaq),是格陵兰岛东北部的一个砾石和淤泥滩,一些人认为它是地球上陆地的最北端。它可能是由浅海中的冰山撞击造成的。然而,它出现的冰层面积并没有逐年移动。如果它是由冰山造成的,那么它一定发生在很久以前。位于83°40′N 30°40′W,距离北极以南仅705公里(438英里),距离格陵兰岛东北端附近的卡费克鲁本岛(Kaffeklubben)以北1360米(4460英尺)。该岛是长15米,宽8米的沙洲,高1米,为砾石沙滩。</h1><h1>  1978年,由丹麦测量师乌菲•彼得森领导的丹麦调查小组将一架直升机降落在卡费克鲁本岛,以确认它确实位于格陵兰岛北部。在证实了这一事实后,该团队的一名成员在卡费克鲁本岛西北1300米(4300英尺)处发现了一个黑点。调查小组乘坐直升机降落在欧达克岛上,后来以陪同罗伯特•皮里(Robert Peary)前往北极的因纽特人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欧达克(Oodaaq)。</h1><h1>  像这样的砾石堤岸通常被认为不符合世界最北端土地的称号,因为它们很少是永久性的。事实上,随后的几次探险都声称欧达克岛现在已经消失在海底。</h1><h1>  此后,许多其他地点被称为最北端。2001年7月,“重返世界之巅”探险队得出结论,之前发现的岛屿和永久陆地特征ATOW1996是地球上陆地的最北端。</h1> <h1>格陵兰岛最北端地图</h1> <h1>  1998年7月,彼得•斯卡夫特在一次空中侦察中拍摄到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北的小岛。2003年7月,彼得•斯卡夫特(Peter Skafte)、马拉•博兰德(Mara Boland)和丹尼斯•施密特(Dennis Schmitt)以及其他三人穿过融化的海冰来到了新的岛屿。它位于卡费克鲁本岛以北约三公里(两英里)处,北纬约83°42’。冰雪融化,露出35米(115英尺)高的岩石和沙子。<br></h1><h1> 2001年7月由美国探险家特里萨贝克,约翰•扬奇克和肯策布斯特,证实先前发现的岛屿为永久的土地,并命名为霍利温格岛(Holly Wenger),意为地球上最北端的陆地。<br> 2004年末,《国家地理世界地图集》第八版出版。它清楚地表明欧达克岛是地球上最北端的陆地。<br>2005年和2006年8月,彼得•斯卡夫特(Peter Skafte)博士、卫星工程师阿伦•德福雷斯特(Allen Deforest)和物理学家保罗•洛曼(Paul Lommen)博士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对格陵兰岛以北的新岛屿进行了搜索。<br> 2008年未能找到该岛的原因有几种,该岛可能不是与海底相连的永久陆地,季节性和年度性的冰雪堆积使这个岛变得看不见了。<br> 该岛是在一个多年快速冰带中发现的,但全球变暖已经侵蚀了格陵兰海岸的这层冰。也许这个岛屿已经暴露在浮冰的力量之下,被“推平”了。<br> 相隔一年获得了两组图像,以确定是否有新岛屿移动。其中一个岛屿直径64米(210英尺),即使没有放大,也能在卫星图像上看到。该团队将其命名为斯卡夫特岛(Skafte Island),并将其发布在网站上。他们还向丹麦极地中心的豪格•安德森发送了两份关于他们发现的报告。一份报告在2005年,另一份在2006年。2007年,丹尼斯•施密特(Dennis Schmitt)与一群人前往北格陵兰岛之前,曾向他展示过一张斯卡夫特岛(Skafte Island)的照片。他参观了这个岛,并声称他发现了一个新的最北端的岛屿。</h1> <h1>  ATOW1996岛,是地球上最北端的陆地记录点之一。它是一个约10米(33英尺)长、1米高的小岛,位于格陵兰岛北部莫里斯•杰苏普角以北几英里处,北纬83°40′34.8〃,北纬30°38′38.6〃。它是由1996年的(美国)世界之巅探险队发现并命名的。<br>  2001年“重返世界之巅”探险队(RTOW2001)在一次双水獭飞越中发现了一个更北的非永久性岛屿,位于83°41′06〃N 30°45′36〃W。这次探险也证实了ATOW1996的持续存在。<br></h1><h1> 1996年的美国世界之巅探险队能够找到他们认为是欧达克岛的地方,但由于他们到达的岛屿“ATOW1996”与欧达克岛的原始发现者记录的岛屿不一致,人们仍然心存疑虑。ATOW1996的坐标实际上比欧达克岛的坐标更北,因此它目前保持着陆地最北端的记录。计划于2003年进行一次考察,以确认该岛的存在,并澄清所有其他悬而未决的问题。 2007年11月,于1996年被发现的最北端岛屿ATOW1996岛被确认。这个岛屿被命名为凯凯赫塔克岛“Uunartoq Qeqertaq”(英语:温暖的岛屿Warming Island),一直存在于格陵兰海岸外,但被冰川覆盖。这座冰川在2002年被发现正在迅速缩小,到2007年已经完全融化,留下了裸露的岛屿。</h1> <h1>  83-42岛,位于北冰洋,是小块的岩石,卡菲克卢本岛以西约10.7公里,接近ATOW1996年岛2.8公里。2003年6日7月由丹尼斯•施密特率领的美国探险队发现,有时也被称为施密特岛,长45米,宽20米,海拔4米,可能是地球上最北端的永久土地。位于83°42′05.2″N,30°38′49.4″W,距北极700.4公里(约435英里)。鉴于北冰洋潮汐的作用,83-42是不是永久性的岛屿仍然缺乏确认,截至2007年11月是不作为土地面积认可。<br>  RTOW2001岛,地球最北端的陆地之一,比ATOW1996年岛甚至更远的一个小岛,在ATOW1996年岛东北,位于83°41′06″N 30°45′36″W,是在2001年由探险队发现。另一个岛屿,被称为83-42,位于83°42′05.2″N 30°38′49.4″W,发现这也是一个小岛,长约35,宽15米,高度为4米。否是为永久性的岛还没有得到证实。<br></h1> <h1>格陵兰岛最北部地图</h1> <h1>  哈森岛(Hazenland),是在格陵兰北部皮里地林肯湾,位于83° 29′ 0″ N, 41° 0′ 0″ W,面积205.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5.3公里,该岛于1882年5月由富兰克林探险队的詹姆斯•布斯•洛克伍德到此,以组织该探险队的威廉•巴布科克-哈森将军的名字命名。<br>  东延森岛(East Jensens),是在格陵兰岛北部林肯海,位于83° 5′ 0″ N, 41° 40′ 0″ W,面积163.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7.2公里,无人居住。<br>  西延森岛(West Jensens),是在格陵兰岛北部林肯海,位于83.04ºN 41.90ºW,面积161.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8.2公里,无人居住。<br>  斯维德鲁普岛(Sverdrup),是在格陵兰岛北部,位于82°57′N 45°45′W,最高点海拔1290米,海岸线长126.3公里,面积404.8平方公里,无人居住。<br>  约翰•默里岛(John Murray),是在格陵兰岛北部林肯海,位于82° 50′ 0″ N, 48° 0′ 0″ W,面积120.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3.1公里,最高点海拔799米,无人居住。<br>  内尔斯岛(Nares Land),是在格陵兰北部林肯海,位于82°25′N, 46°6′W。该岛长约75公里,宽30公里,最高点海拔1,067米,海岸线长192.4公里,面积1,466平方公里。2009年以来为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是格陵兰第八大岛屿,无人居住。 <br></h1> <h1>  亨德里克岛(Hendrik),是格陵兰岛远北的一个岛屿,在林肯海,位于82° 03′ 00″ N, 52°46′00″ W,面积为58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8.3公里,无人居住。它是北格陵兰国家公园,是以因纽特北极探险家亨德里克奥尔森命名的,他是克努德拉斯穆森1916-1917年第二次图勒探险的成员。</h1> <h1>  蒂拉公主岛(蒂拉玛格丽塔岛Princesses’ Thyra),是在格陵兰东北角附近,位于82°00′N, 21°00′W。面积294.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5.7公里,无人居住。属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一部分。<br>  达格玛公主岛(Prinsesse Dagmar),是在格陵兰东北部,位于81°45′N, 18°45′W。面积14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5.8公里,无人居住。<br>  东北角(Nordostrundingen),是在格陵兰岛东北端的一个岬,格陵兰岛的最东端,行政上属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的一部分。这个岬角是由丹麦探险队1906-1908年命名的。<br></h1> <h1>  格陵兰岛北站基地(诺尔Station Nord),是在格陵兰岛东北角,北极圈以北1700公里,位于81°43′00″N 17°47′57″W,是一个军事和科学站。距离地理北极约924公里(574英里),位于克里斯蒂安(Kronprins)地北部的英格堡公主半岛(Prinsesse Ingeborg Halvø),使其成为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和格陵兰岛的第二个最北端永久定居点和基地。整个皮里地(Peary Land)北部的两个基地之一,在哈拉尔德莫尔特克角(Kap Harald Moltke)。年平均气温−16.9°C,一月平均−30.1°C,七月平均3.4°C,年平均降水量188毫米,年平均下雪天数98天。<br>  夏天极端温度在零上16°C,2月最低气温零下50℃,秋季和冬季有频繁的风暴。有时候,所有的建筑物被埋在雪里。每年4月9日到9月4日(148天),为白昼;10月16日至2月25日(133天)为极夜。有35幢房子和飞机跑道,该站始建于1952年,1956年由丹麦和美国连理一个气象站和通信站,冰雪覆盖的跑道长度1800米。<br>  丹麦国防军指挥基地配备了五名丹麦士官,为期26个月的执勤任期;在夏季,20多名科学家和其他人员也可以住宿。基地有大约35栋建筑。船舶无法进入。冬季长夜从10月15日延伸到2月28日。<br></h1> <h1>格陵兰岛北站附近地图</h1> <h1>格陵兰岛北站</h1> <h1>  林恩岛(灯Lynns),是在格陵兰岛东北格陵兰海,位于80° 7′ 12″ N, 19° 13′ 12″ W,面积230.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5.7公里,最高点海拔1494米,无人居住。</h1> <h1>格陵兰岛东北地图</h1> <h1>  挪威岛Norske,是在格陵兰岛东海岸,在格陵兰海,位于79° 5′ 24″ N, 17° 48′ 0″ W,面积186.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8.9公里,最高点海拔500米,最北点是南森角,无人居住。</h1> <h1>格陵兰岛东海岸挪威岛附近地图</h1> <h1>  施切诺德岛Schnauders,或译斯切岛诺德斯,是在格陵兰岛东部格陵兰海,位于78° 49′ 12″ N, 19° 27′ 36″ W,海岸线长105公里,面积180.3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300米,无人居住。<br>  北冰站(North Ice),英国北格陵兰探险队(1952年至1954年),由詹姆斯•辛普森率领在格陵兰内陆冰上的一个研究站。该站的坐标为北纬78°04′,西经38°29′,1954年1月9日,该站记录的温度为−66.1°C(−87.0°F),这是迄今为止北美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温度。1991年12月22日,在格陵兰冰盖观测到的−69.6°C(−93.3°F)温度取代了它。<br></h1> <h1>  中冰站(艾斯米特Eismitte),在英语中称为(中心冰Mid Ice),艾斯米特是北半球最冷的地区之一,位于格陵兰岛中部,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与塞尔默苏克市交界处,距离东、西海岸约402公里(250英里),估计海拔3010米(9875英尺)。是1930年7月至1931年8月在格陵兰内陆进行的一次北极探险的地点,并夺走了著名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的生命。1931年3月20日记录的最冷温度为−64.8°C(−84.6°F),1931年7月9日记录的最热温度−1.8°C(28.8°F)。在同一时期,共记录到降水量为110毫米(4.33英寸)。</h1> <h1>艾斯米特站(1930年)</h1> <h1>  索伦诺比斯岛(Soren Norbyes),是在格陵兰岛东部丹麦海峡,面积470.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5.9公里,最高点海拔757米,无人居住。<br></h1><h1> 比约内斯克岛(Bjornesk),是在格陵兰岛东北,位于77° 51′ 36″ N, 20° 0′ 0″ W,面积236.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8.8公里,无人居住。由于被冰层覆盖,近年冰层融化,是由数个岛屿组成,成为了群岛。</h1> <h1>  法兰西岛(英语:Île-de-Franceis),是在格陵兰东北格陵兰海,位于77° 46′ 48″ N, 17° 54′ 0″ W,约克尔湾南部和法兰西群岛的东南部,无人居住。面积246.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1.9公里。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的一部分,无人岛。法国探险家菲利普•奥尔良公爵率队在北冰洋探险,约瑟夫博士瑞卡梅的儿子,动物画家、海洋学家爱德华访问格陵兰岛的东海岸的土地,于1905年7月28日发现法兰西岛。</h1> <h1>格陵兰岛东海岸法兰西群岛地图</h1> <h1>  爱德华岛(Edvards),是在格陵兰岛东部,位于76° 37′ 0″ N, 21° 20′ 0″ W,面积115.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3.5公里,无人居住。<br>  林德哈兹岛(Lindhards),或译林德哈德岛,是在格陵兰岛东北,位于76° 30′ 36″ N, 22° 8′ 24″ W,面积26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5.5公里,无人居住。<br>  格德弗勒德汉森岛(Godfred Hansens),或译戈弗雷德汉森岛,是在格陵兰东部巴芬湾,位于76° 27′ 7.2″ N, 20° 55′ 4.8″ W,面积11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3.7公里,无人居住。<br></h1> <h1>  丹麦港(Danmarkshavn),是一个小型民用气象站,格陵兰东北部沃拉斯顿-福雷兰半岛南海岸,位于76° 46′ 0″ N, 18° 40′ 0″ W,格陵兰岛东北部国家公园日耳曼半岛或杰马尼亚地(Germania)南岸的多夫湾(Dove Bay)。1906年,丹麦探险队为他们的丹麦船选择了合适的冬季港口。它成为探险队的主要基地,从那里带来了雪橇之旅和科学观察。基地的常住人口为6人。丹麦港也被称为格陵兰海海岸最北端的位置,非破冰船可以通过。因此,每隔一年的8月由货船补给,人口也会短暂增长。冰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年不可能到达,有些年在更远的北方没有冰。它由格陵兰电信公司运营。有一条短跑道。一月平均温度23.1°C,七月平均温度3.2°C。年平均降水量120毫米。丹麦港气象站,始建于1948年。观测站工作人员住在一所房子,有厨房,餐厅,客厅,卧室和工作室,该站研究极地气象、冰川。基地的常住人口8人。每年8月份货船才能向该站补给货物。有麝牛、雪兔、北极熊、海豹、松鸡、海鸟等,其中北极熊经常光顾该气象站。</h1> <h1>丹麦港附近地图</h1> <h1>丹麦港气象站</h1> <h1>丹麦港气象站</h1> <h1>丹麦港气象站,2013年。</h1> <h1>北极熊光顾气象站</h1> <h1>北极熊光顾气象站</h1> <h1>丹麦港北部日耳曼地一景色</h1> <h1>  大科勒韦岛(大科尔杜威Store Koldewey),是在格陵兰岛的东北部,位于76°15′N 18°45′W。丹麦探险队于1906至1908年表明它们是一个岛屿,岛屿长65公里,宽10公里,面积615.5平方公里,是格陵兰上第14大岛屿,最高点海拔971米,海岸线长205米。<br>  斯托尔岛Storo,是在格陵兰岛的东部丹麦海峡,位于70°49′48″N 27°33′00″W,面积198.3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798米,海岸线长63.3公里,无人居住。<br></h1> <h1>  香农岛(Shannon),是在东格陵兰的大岛,是格陵兰第九大岛屿,位于75°13′N 18°30′W,在霍克斯泰特陆以东,岛屿长57公里,阔46公里,面积1258.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2.1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10米。由英国极地探险家查尔斯•克拉弗林•道格拉斯1823年发现,以菲利普海军军官率领的皇家海军护卫舰“香农舰”命名。</h1> <h1>香农岛附近地图</h1> <h1>  库恩岛(Kuhn),是格陵兰岛东部格陵兰海,赛亚霍克斯泰特(Hochstetter)湾西,沃拉斯顿福兰(Wollaston Forland)半岛西北,林德曼(Lindeman)峡湾内,香农岛西南,位于74° 53′ 0″ N, 20°15′0″ W,长38.5公里,宽27.5公里,面积63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7.5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1,136米,该岛有煤矿蕴藏,无人居住。1869年德国北极远征队发现,以奥地利战争部长弗朗茨•库恩命名。<br>  小彭杜鲁穆岛(Lille Pendulum),是在格陵兰岛东海岸,在格陵兰海赛亚霍克斯泰特湾,香农岛以南30公里,位于74°40′ 0″ N, 18° 28′ 0″ W,长13公里,宽5.5公里,最高点海拔602米,自2009年以来属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的一部分,无人居住。<br>  萨宾岛(Sabine),是在格陵兰岛的东海岸,沃拉斯顿福兰(Wollaston Forland)半岛以东几公里,位于74° 36′ 0″ N, 18° 59′ 0″ W 。长16公里,宽14公里。面积155.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9.8公里,最高海拔699米,无人居住。<br></h1> <h1>  零号研究站(扎肯伯格或萨肯贝格Zackenberg),又称米格布克塔,是个生态研究运营地,位于北纬74°28′11″,西经20°34′15″,是一个科研工作站,1997年成立,主要是测量气候变化。该站只在夏季(5月至11月)运行。有5幢科研、设备和实验室,有生活区和一个通信机房,该站最多可以容纳25人。</h1> <h1>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的扎肯伯格站景观</h1> <h1>达讷堡西北的扎肯伯格(Zackenberg)或扎肯堡,位于74°29′12″ N 20°54′42″W,海拔911米。</h1> <h1>  达讷堡(丹麦堡Daneborg),是格陵兰东北部沃拉斯顿-福雷兰半岛南海岸的一个点,是在流入格陵兰海的扬湾(Young Sund)河口。克里斯蒂安十世地以东,克拉沃灵岛东北,位于74°18′00″ N 20°13′37″W,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一个军事站,丹麦堡是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狗拉雪橇巡逻队的总部。站点的人数很少,从夏天到冬天变化很大。有柴油发电机。人口由12名军事人员组成的天狼星巡逻队,有一条约400米(1300英尺)长的简易机场。属于极地气候,年降雨量或降雪量极低,年平均气温−11.7°C,一月平均−18.9°C,七月平均3.8°C,年平均降水量43毫米。</h1> <h1>格陵兰岛达讷堡</h1> <h1>达讷堡气象站1950年时的站屋</h1> <h1>  克拉沃灵岛(Clavering Island),是格陵兰岛东部的一个大岛,格陵兰第七大岛屿,位于74°16′N 21°00′W,盖尔•哈姆克湾(Gael Hamke Bay)附近,沃拉斯顿角(Wollaston Foreland)以南。沃拉斯顿角(Wollaston Foreland)以南,蒂罗尔峡湾(Tyrolerfjord)在北部与该岛接壤,东北部是扬湾(Young Sound),西部为鲁迪湾(Rudi Bay)和科普兰峡湾(Copeland Fjord),西南部为戈德塔布湾(Godthab Gulf),东南部为盖尔•哈姆克湾(Gael Hamke Bay)。帕韦地(Payer Land)位于西部,奥尔森地(Olsen Land)位于北部。<br>  长58公里,宽40公里,面积1534.6平方公里(592.5平方英里),海岸线长165.4公里(102.8英里),哈雷山脉(Hallebjergen)是克拉弗林岛西南部一条高达1200米(3900英尺)的山脉,最高点海拔1650米(5410英尺),无人居住。爱斯基摩人站坐落在岛的南海岸的一个小半岛上。附近有一些小岛,如南面的芬奇群岛(Finsch Islands)和东南方海湾口的杰克逊岛(Jackson Island)。<br>  1823年8月底,德国人探险家克拉维林和格里珀船员登陆该岛遇到因纽特人,德国第二个北极考察队于1869至1870年到此,以克拉维林命名,这时岛上因纽特人已灭绝。<br>  1929-30年,由德国人劳格•科赫(Lauge Koch)率领的东格陵兰探险队将该地命名为爱斯基摩人(Eskimonæsset),以四栋房屋组成的因纽特人废弃定居点命名。该站是作为一个科学哨所建造的,后来也被东格陵兰三年探险队以及1931年至1939年的其他科学家用作基地。1941年至1943年,这里成为丹麦东北格陵兰雪橇巡逻队的总部。<br></h1> <h1>  米格布克塔(Myggbukta),在挪威语中意为“蚊子湾”,位于格陵兰岛东部海岸,克里斯蒂安十世国王地。早先有一家挪威捕鲸、气象和广播电台。</h1> <h1>东格陵兰的米格布克塔</h1> <h1>  于默岛Ymer,是格陵兰东北,格陵兰第五大岛屿,位于73°7′N 24°34′W,海岸线长350.4公里,面积2,437 平方公里(941平方英里 )。最高峰安格林内斯山海拔在1,900米(6,234英尺)。是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的一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br></h1><h1> 地理学会岛Geographical Society,是在格陵兰东北的岛屿,位于72°56′N 23°5′W。面积1,716.6平方公里(663 平方英里)。最高点弗列涅特山,海拔1.730米。它的北边是威马岛,特拉尔岛在南部。</h1> <h1>  艾拉岛(Ella),是在格陵兰岛东部肯普峡湾,康奥斯卡尔斯峡湾北端,特雷尔岛以西,位于72° 51′ 0″ N, 25° 0′ 0″ W,是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一部分,海岸线长59.6公里,面积143.6平方公里。海岸陡峭,岛上有一间小木屋,北面为尖山。植物学家托瓦尔•索伦森于1931年至1935年在这里观察。无人居住。1946年在岛上发现铀矿。康奥斯卡尔斯峡湾的梅斯特斯维港有方铅矿。</h1> <h1>东格陵兰艾拉岛陡峭的海岸</h1> <h1>  格陵兰冰盖,格陵兰冰盖的厚度为3公里,足够宽,足以覆盖像墨西哥大小的区域。它为一个覆盖1,710,000平方公里(660,000平方英里)的巨大冰块,约占格陵兰表面的79%。是世界上第二大冰块,仅次于南极冰盖。该冰盖南北方向长近2,900公里(1,800英里),最大宽度为1,100公里(680英里),位于北纬77°,靠近其北部边缘。冰的平均海拔为2135米(7005英尺)。厚度通常超过2公里(1.2英里),最厚处超过3公里(1.9英里)。除了大冰盖外,外围还有76,000至100,000平方公里(29,000至39,000平方英里)的孤立冰川和小冰盖。如果全部2,850,000立方公里(684,000立方英里)的冰融化,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7.2米(24英尺)。格陵兰冰盖有时被称为“内陆冰”,或丹麦的“内陆冰”。它有时也被称为冰帽。<br>  从格陵兰西北部、弗拉姆海峡(Fram Strait)和格陵兰南部回收的深海岩芯中存在冰筏沉积物,这表明在过去1800万年中,覆盖格陵兰大部分地区的一个或多个冰盖或多或少是连续存在的。从大约1100万年前到1000万年前,格陵兰冰盖的面积大大缩小。格陵兰冰盖形成于中新世中期,由冰盖和冰川合并而成。上新世晚期冰川作用加剧。与西格陵兰高地和东格陵兰高地的隆起有关而形成的冰盖。格陵兰西部和东部山脉构成被动大陆边缘,在1000万年前和500万年前的中新世分两个阶段抬升。<br>  如果冰盖突然消失了,格陵兰很可能会作为群岛出现。冰层表面在两个南北伸长的圆顶或山脊上达到最大的高度。南部圆顶在63°–65°N处厚度达到近3,000米(10,000英尺);北部圆顶约72°N (格陵兰岛的第四高峰会),厚度达到约3,290 米(10,800英尺)。两个圆顶的冠峰位于格陵兰中心线以东。<br></h1><h1> 在冰盖上,温度通常低于格陵兰的其他地方。最低的年平均温度约为-31°C(-24°F),发生在北圆顶的北部中部部分,南圆顶的冠峰的温度约为-20°C(-4°F )。1991年12月22日,在格陵兰冰盖地形顶峰附近的一个自动气象站记录了温度为-69.6°C(-93.3°F),这使其成为北半球有史以来最低的温度。<br> 美国在格陵兰冰盖上建立了一个名为世纪营(Camp Century)的秘密核电基地。2016年,一组科学家评估了环境影响,并估计由于未来几十年的天气变化,融化水可能会释放核废料,20,000升化学废物和2400万升未经处理的污水进入环境。但是,到目前为止,美国或丹麦都没有为清理负责。<br> 2020年8月 20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将追踪格陵兰冰盖体积、速度和重力变化得出的结论,格陵兰冰盖在2019年期间损失了创纪录的5320亿吨冰,超过了2012年4640亿吨的旧记录。</h1> <h1>格陵兰冰盖地图</h1> <h1>格陵兰岛东海岸的冰原山</h1> <h1>格陵兰冰盖</h1> <h1>格陵兰冰盖内工作中的冰川学家</h1> <h1>  峰顶站Summit Camp,是在格陵兰岛的中央冰盖顶点,属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位于72° 34′ 46.5″ N, 38° 27′ 33.07″ W,是一个全年研究站,该站海拔3216米(10,551英尺),研究极地气象、冰盖。在冬季人口通常为4至5人,夏季55人。该营地距东海岸约360公里,西部海岸500公里。最近的城镇是伊托克科托米特镇(斯科斯比松),在该站东南偏东460公里。该站有主楼,科研室,车库和发电机房,生活楼和存储仓库等。</h1> <h1>格陵兰岛冰盖峰顶站位置图</h1> <h1>格陵兰岛冰盖峰顶站</h1> <h1>格陵兰岛冰盖顶点峰顶站(2010年 6月3日)</h1> <h1>格陵兰岛峰顶站</h1> <h1>格陵兰岛峰顶站景(埋在雪中的绿房子为厨房)</h1> <h1>格陵兰岛冰盖顶点峰顶站科研室</h1> <h1>格陵兰岛冰盖顶点峰顶站科研室内</h1> <h1>格陵兰岛中央冰盖顶点峰顶站</h1> <h1>格陵兰岛中央冰盖顶点峰顶站极光</h1> <h1>格陵兰岛中央冰盖顶点峰顶站</h1> <h1>格陵兰岛中央冰盖顶点峰顶站</h1> <h1>格陵兰岛峰顶站储藏室</h1> <h1>格陵兰岛峰顶站厨房</h1> <h1>格陵兰岛峰顶站厨房</h1> <h1>冰盖峰顶站内,2008年在峰顶站的感恩节晚餐。</h1> <h1>冰盖峰顶站内,2009年1月18日-30°C在该站庆祝布拉德的28岁生日。</h1> <h1>格陵兰岛峰顶站的雪地车</h1> <h1>格陵兰岛峰顶站气象仪器房</h1> <h1>格陵兰岛峰顶站</h1> <h1>克里斯蒂安九世地景观</h1> <h1>  特拉尔岛(Traill),是在格陵兰岛东部,是格陵兰最四大岛屿,位于72°33′N 23°35′W,岛上的最高点海拔1884米(6181英尺),海岸线长379.1公里,岛屿长120公里,宽50公里,面积3,452平方公里(1,333平方英里)。特拉尔岛是格陵兰东北国家公园的一部分。以动物学家托马斯-斯图尔特-特拉尔(1781年至1862年)命名。</h1> <h1>特拉尔卫星图</h1> <h1>特拉尔岛侏罗世 - 三叠纪地貌</h1> <h1>于默岛西北部大陆的安德烈地一景色</h1> <h1>  梅斯特斯维(Mestersvig),是在格陵兰岛东北部,是一个军事哨所,位于72°14′0″N 23°55′0″W,达讷堡西南约250公里,斯科斯比松(Scoresby Land)西北约200公里,斯陶宁阿尔卑斯山区附近,克里斯琴十世地(King Christian X Land),戴维水道(Davy Sound)西南海岸。常年只有两名工作人员。该站有几栋建筑和仓库,有一个1800米的砾石简易机场。从1956年到1963年,梅斯特斯维是个锌和铅矿。<br>  后来,梅斯特斯维曾是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唯一的永久性站,但1986年的40人已被拆分为三个较新的东北格陵兰国家博物馆研究站(丹麦港、诺尔和丹堡),只有两人是永久性的,尽管游客偶尔会参观该站。2015年9月,丹麦军方在梅斯特斯维格举行军演,此次任务是测试丹麦军方的反应能力,以及这些设备是否能够应对冬季天气。“忒提斯号”护卫舰、卫队轻骑兵军团、猎人军团和丹麦蛙人军团的部分成员都参加了演习。<br></h1> <h1>东格陵兰詹姆逊半岛附近地图</h1> <h1>格陵兰岛梅斯特斯维</h1> <h1>  凯凯赫塔克岛(Uunartoq Qeqertaq),是“非常热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东中部海岸外的一个岛屿,位于71°29′N 21°51′W,北极圈以北550公里(342英里)。美国探险家丹尼斯•施密特(Dennis Schmitt)直到2005年9月才将其确认为岛屿。甚至在2002年,冰川冰就将它附着在大陆上,当时该地区的冰架开始迅速退缩,因此到2005年,它不再附着在大陆上。科学界成员认为,这个新发现的岛屿是全球变暖的直接结果。该岛有三个大半岛,因此类似于字母W或汉字山。</h1> <h1>  沃特金斯山脉(Watkins Range),位于68°48′40〃N 29°33′26〃W,海拔3606米(11831英尺)。最高峰贡比约恩山海拔3,694米。福雷尔山(Forel),位于66°56′N 36°49′W ,海拔3360米(11024英尺)。</h1> <h1>  贡比约恩山(Gunnbjørn),是格陵兰岛最高的山,在格陵兰岛东部,位于68°55′10.2〃N 29°53′54.72〃W,北极圈以北,海拔3,694米(12119英尺),一座从冰川中突出的岩石山峰。它是以第一个看到格陵兰岛的欧洲人贡比约恩•乌尔夫森的名字命名的。</h1> <h1>贡比约恩山附近山峰</h1> <h1>贡比约恩山附近山峰</h1> <h1>贡比约恩山</h1> <h1>贡比约恩山</h1> <h1>克里斯蒂安四世冰川</h1> <h1>格陵兰岛南部的山脉</h1> <h1>  延斯蒙克岛(Jens Munk),格陵兰东部沿海,以丹麦-挪威航海家和探险家延斯•蒙克命名。位于64°40′N 40°30′W,索伦诺比群岛最大的岛屿,无人居住。</h1> <h1>延斯蒙克岛上的冰雪</h1> <h1>  乌帕纳提维克岛(Upepnagssivik),或乌米维克岛(Umivik),是在格陵兰岛东南丹麦海峡,乌米维克湾西部,属塞梅苏克市,位于64°16′12″ N 40°51′00″W,面积149.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9.1公里,最高点海拔790米,无人居住。<br>  斯科尔登根岛(Skjoldungne),旧称赫尔格斯哈尔沃岛(Helges Halvo),是在格陵兰岛东南,廷米亚穆特以北,属塞梅苏克市,位于63° 21′ 0″ N, 41° 30′ 36″ W,面积450.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8.8公里。最高的山峰阿齐穆特比格山(Azimuthbzhg),意为“方位角”,海拔1738米,无人居住。<br></h1> <h1>  廷米亚穆特岛(蒂米阿米特Tingmiarmit),是在格陵兰岛东南,属塞梅苏克市,位于62° 45′ 0″ N, 42° 10′ 0″ W,面积229.3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300米,海岸线长140.6公里,无人居住。</h1> <h1>廷米亚穆特岛附近地图</h1> <h1>廷米亚穆特岛西部海姆达尔冰川</h1> <h1>格陵兰岛东部海岸的康格鲁苏雅克湾</h1> <h1>廷米亚穆特岛西北腓特烈六世海岸(弗雷德里克六世海岸)</h1> <h1>  格陵兰鲜为人知的地情概况,对于绝大多数人是不了解的。我用八篇文章,并配备近七百张图片及地图,使人们能充分感受到该处位于什么位置,展示各个地方的风景,给人们有一种体验感,基本上较完整地介绍了格陵兰的地理、历史、人文、自然风光,让国人首次晓得了格陵兰的知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