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日石竹山紫云宝塔探访记

厚德载物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5年3月2日,星期天,小雨。应约马协跑友钟书记,前往石竹山东张水库探访神秘的紫云宝塔。春暖花开,一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上午11点到达东张水库坝上停车场,钟书记同时到达,我们一起前往紫云宝塔</p> <p class="ql-block">先从黄石步道前行到达一个分叉路,选择非黄石步道进入上山路。</p> <p class="ql-block">进山可见一处人工小桥,继续前行,到达机耕黄土路,向上爬坡,上山高度约80米,坡很陡,又下着小雨,气喘吁吁赶路。</p> <p class="ql-block">经过近十分钟登山路终于到了紫云宝塔下。</p> <p class="ql-block">紫云宝塔位于东张水库大坝南侧的鲤尾山上,与石竹寺隔湖相望,故俗称里尾塔。塔建于明代,为八角七级仿木楼阁式石塔,高约二十四米,中有塔室,可拾级而上直至塔顶。塔座为工字形的须弥座,雕刻着麟麒、鲤鱼、莲花等图案。塔身神龛内各供观音等佛像。塔门两侧有武士装扮的塔神两尊执戟拱卫(现可惜武士已失踪了)。造型大方,比例匀称,如凌霄玉柱耸立山顶,直指苍穹。</p> <p class="ql-block">从唐朝以后,古代工匠们又创造出了用砖石、钢铁、琉璃等修铸的仿木楼阁式塔。紫云宝塔,它是仿木构楼阁式的塔形。这些塔从它的内部结构和门窗、柱子、斗拱、勾栏、塔檐等看去与楼阁一样。每层塔檐之间距离,大抵相同;外观好像高层楼阁,给人以华丽宏伟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紫云宝塔:又称“鲤尾塔”。位于东张水库的鲤尾山,建于明代。七层八面,空心,高约24米。现在 刚完成主体修复,现场比较杂乱,估计要待到今年年底,才能全部完成,对外开放。今天,我们是赶早了。</p> <p class="ql-block">  溯福清历史之源,宋明两朝都是福清历史兴盛时期,社会繁荣,文化发达,达官贵人,文墨儒臣甚多。他们或为显示自已家势,或为沽名钓誉,或出于一片眞心为建设家乡,建名园豪宅和兴资办学等。而塔则起点缀风景增添山川形胜的作用,此外所谓弥补风水之不足和镇妖孽等等。东张水库鲤尾山的紫云宝塔,则传说是叶向高为镇住鲤鱼精兴风作浪而建的,所以它是建在鲤尾上。</p> <p class="ql-block">紫云宝塔属于佛塔。由于它坐落于东张水库鲤尾山,故又叫“鲤尾塔”。塔始建于明代,高24米,廊宽0.65米,为仿楼阁式花岗石结构,七层八角,塔座呈工字形,雕有鲤鱼、麒麟、荷花等图案。 门口原有两尊石雕武士守卫左右,威严肃穆,可惜现失踪,文物保护,任重而道远。紫云塔内每层均安放石雕观音佛像,现已被盗了。第七层塔壁上凿有“梵天清吹”4字。塔的周围有石柱、石狮等。1981年2月25日被列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现已岌岌可危,随时皆可倒塌。经过一年修复,现已经基本上修复好了。</p> <p class="ql-block">紫云宝塔位于福清市石竹水库的鲤尾山上,作为一座明代石塔,拥有八角七层楼阁式的独特风貌。作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是古代建筑技艺的杰出代表,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宝塔的塔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塔基松动、塔身倾斜残损现象较为严重,岌岌可危。</p> <p class="ql-block">修复后紫云宝塔,将进一步完善石竹山景区旅游服务,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的旅游场景。城建公司勇挑重担,协同参建单位组建了专业的修缮团队。修缮过程中,团队秉持 “修旧如旧” 的原则,严格遵循古建筑修缮的规范和标准。他们深入研究历史资料,力求还原宝塔最初的风貌。在材料选择上,更是精挑细选,采用与原建筑相同或相近的材质,确保修缮后的宝塔在外观和结构上都能最大程度地接近原貌。</p> <p class="ql-block">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努力,石竹山紫云宝塔终于修缮完成。如今,当我们再次仰望这座宝塔,它那古朴典雅的身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塔身的砖石焕然一新,塔檐的彩绘鲜艳夺目,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城投集团的匠心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此次石竹山紫云宝塔的修缮,不仅是对一座古建筑的保护,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城投集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为城市留住了一抹珍贵的历史记忆。下一阶段,城投集团将继续在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我们的城市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站在新修好塔身前,我们来个合影,做为此次探访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近处,仔细观察塔底座的雕刻,发现其文案和内容,鳌江宝塔的雕像丰富多了。</p> <p class="ql-block">从雕象风化角度看,紫云宝塔修建应晚于鳌江宝塔。</p> <p class="ql-block">塔的周身柱刻建塔捐献的信士名单,底层是捐钱多,名望高的人刻在上面。上层是捐钱少的人也刻上。大约捐款在10两银子至60两银子,多是当地姓石和姓董的望族捐献。据此次修塔的令工匠说,现在当地姓石的族人,拿着族谱上来比对,发现柱上刻着姓石信士,是他们的先祖,是生活在明代万历年间祖先,故而推断,此塔修建日期应在明代的万历年间。比鳌江塔1600年稍晚一些时间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塔一层入口大门,本来有两位石雕武士像,遗憾的是,这两尊石像失踪,上面还留有石像与柱体连接体。入口大门上方刻有南无阿弥陀,敬拜着来生佛。</p> <p class="ql-block">塔第三层门上刻着南无释迦牟牟尼佛,敬奉当今世上佛!门左右有一对联,写着极其深刻的愿望:愿五谷常丰收,愿四海常平安!</p> <p class="ql-block">第五层上有一块石碑,上刻紫云宝塔,下方有对联,写着: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善事。</p> <p class="ql-block">现场,修缮令师父,年轻有为,祖上石匠出身,手艺精湛,为此次修塔干将。他向我们介绍修塔全过程。尽量保持原样的结构与材料。</p> <p class="ql-block">地上躺着原来石栏的柱子,有几个柱子上雕刻形象栩栩如生的小狮子,历经沧桑,依然风采不凡。</p> <p class="ql-block">原地基杂石,也被新材料更换了。</p> <p class="ql-block">应当建立一处展览室,收集原来的历史文物,供后人参观。</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参观近一个多小时,中午十二点多了,我们准备结束下山。</p> <p class="ql-block">从另一条路下山,路比较平缓一点。</p> <p class="ql-block">回程路上多异石。钟书记发现,建塔石头材料,应该就地取材,山上石头多得很。并且我们也发现多处久远采石场,估计当年建塔时取石的旧址。</p> <p class="ql-block">山上风景很美,往石竹湖远眺,鲤鱼岛在薄雾弥漫美丽的身姿。</p> <p class="ql-block">快到山脚下,背靠石竹山留个影,从这个角度看石竹山,更显得壮丽无比。</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有个上世纪的五十年古建筑,有伟人雕像。</p> <p class="ql-block">美好的一天就这么快结束了,与钟书记道别,期待下次更多探访,为玉融传统文化添砖加瓦,奉献微薄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