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8日上午,我和女儿在长沙乘坐高铁前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张家界市,去游览天门山风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家界市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地貌类型多样,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上为岩溶台地绝壁景观,山下为岩溶峰林峡谷景观,境内溪河纵横,峰林地貌奇险秀美,景色宛若人间仙境,为世界罕见,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 张家界,原称大庸,张家界之名最早出现在明崇祯四年《张氏族谱》的序言中,作者叫张再昌,是永定卫大庸所指挥使张万聪的第六代孙,明弘治年间,朝廷见张万聪镇守有功,将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山林之地,作为封地赏赐给他,于是,他举家上山守业经营。再后来,张万聪的第六代孙张再弘再被赐官,设衙于此,这里便成了张氏世袭领地,故名张家界。1994年4月4日,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来到张家界,我选择了步行10分钟就可到达天门山风景区的酒店,安顿好以后,已经是下午1时多了。我在酒店窗口就可以看到高空缆车在景区上空往返穿梭,此时,山间云雾笼罩,能见度很低,我心想如果去景区,不知道今天能不能看到天门洞,我犹豫片刻,最后还是决定去,希望下午能云开雾散了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天门山景区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地处城区南郊8公里处,是山岳型自然景区,古称嵩梁山、云梦山,主峰海拔1518.6米,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三国时期,吴景帝孙休于永安六年(公元263年),见嵩梁山千米峭壁轰然洞开,玄朗如门,视为吉兆,便将此山改名为天门山。1999年,张家界市在这里举办了“穿越天门”99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完成了人类首次驾机穿越自然溶洞的壮举,当时央视同步直播,全世界约有8亿人观看了实况直播,引起很大的轰动效应,自此,天门山以独特的喀斯特台型地貌名扬中外。天门山植被丰富,奇石异木繁多,拥有世界罕见的珙桐群落,处处如盆景天成,被誉为</span>“天界仙境”、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从酒店步行来到天门山风景区,景区分A、B、C等几条游览路线,通常旅行团和大部分游客都是选择距离天门洞广场近的B线,即先乘坐电梯,再坐索道缆车直接到天门洞广场,然后登台阶到天门洞。为了避开大批游客,我和女儿选择A线下行游览,即先乘坐缆车直达山顶原始空中花园,然后再自上而下到天门洞,下台阶到天门洞广场,这样即不会太累,也能有等待云开雾散的时间。 </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的直达索道,据说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山车厢式客运索道,全长7455米,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景区,缆车时而从山峰间穿越,时而又在山峰上空高悬,使人们即能近距离观赏到喀斯特地貌的奇特景观,又能俯瞰如丛林般高耸入云的峰林,及深壑纵横的峡谷,只见一座座山峰纹理清晰、交错叠落,近在咫尺,给人以视觉上的强大冲击力和心灵上的无比震撼。这是大自然的神奇威力让坚硬的岩石历经了无数次的溶蚀、沉积、崩塌、堆积才形成的,每一道纹理仿佛都是时光的痕迹,是令人惊叹和震撼的大地艺术品,是好多人都希望一睹其风采的奇异景观,今天我如愿以偿啦!</p><p class="ql-block"> 来到山顶平台,游览又分东线和西线,我们选择走西线,因女儿恐高,没有去走玻璃栈道,而走的崖边栈道,前行是“鬼谷栈道”、“鬼谷天堑”、鬼谷兵盘”、“观鬼谷洞”等景观。鬼谷子,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是纵横家的鼻祖,本名王诩,民间称为王善老祖,著有《鬼谷子》一书,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都是其门生。</p><p class="ql-block"> 鬼谷栈道,因栈道悬于鬼谷洞上侧峭壁沿线而得名,栈道全长1600米,平均海拔为1400米,左边是高悬绝壁,右边是万丈悬崖,站在栈道上俯瞰群山,只见云雾弥漫,云海翻腾,近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微风拂过脸庞,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p><p class="ql-block"> 鬼谷天堑,是连绵绝壁上突兀而生的巨大纵向裂隙,垂直纵横深达数百米,犹如神兵天降用巨斧力劈而成,两侧壁立千仞,压顶欲摧。相传,鬼谷子曾在此练习飞檐走壁神功。</p><p class="ql-block"> 鬼谷兵盘,又名“迷宫石林”,其间石芽丛生,造型各异,之间缝隙曲折迂回,宛若神奇妙手故布疑阵。相传,此地为鬼谷子的盘兵之所,鬼谷仙师以石芽排列成演武大阵,培养出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膑与庞涓等。佛教高僧把此地比作是“四十八道众生关”,寓意着四十八道难关,如能顺利通过,人生便会畅通无阻。</p><p class="ql-block"> 鬼谷洞,悬于百丈绝壁上,洞口呈长方形,为自然天成。清道光时的《永定县志》记载,此洞内为幽深的石室,下有清泉流淌,鬼谷子曾经居此修习《易经》,石壁上还保存着甲子篆文,但因云雾弥漫,我未能看见鬼谷洞。</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就到了悬索桥,这里白雾茫茫,能见度只有几米,桥面两侧有结冰,桥栏杆上挂满了冰溜子,我被云雾包裹着,被雾气拂过的头发和脸颊都变得湿润了,女儿笑说:“这里好像是寂静谷啊!”,站在桥上根本看不到周围的景色,更别说桥下山谷里的风景了,虽然有些遗憾,但这样的景色也是难得一见啊!我站在桥上大声喊:“前面有人吗?”,不知从哪里传来:“过来呀!”,我们的喊声在山谷里起起伏伏,在云雾中飘飘荡荡,多亏周围还有几个游人,这要是一个人走在这里,还真挺害怕呀!</p><p class="ql-block"> 过了悬索桥,西线基本上就走完了,因云雾笼罩,也看不到什么景色,我们就直接奔天门洞去了。天门洞在天门山1264米高的绝壁之上,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高131.5米、宽37米、纵深30米,南北对开于千寻素壁之上,这里终年氤氲蒸腾,景象变幻莫测,偶尔有云雾自洞中吐纳翻涌,时有霞光透洞而出,瑰丽神奇,被认为是天界祥瑞之象,闻名遐迩。</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来到天门洞顶端观景台时,云雾开始逐渐散开,天门山独特的喀斯特台型地貌慢慢显露出来,一座座山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每一座山峰上都布满了青苔及茂密的树木,绿意葱茏。一条如玉带般的“通天大道”蜿蜒缠绕在山峰间,这条公路全长10.77千米,两侧绝壁千仞,空谷幽深,共99道弯,在这么短的距离内,从海拔200米处层层叠起,借山势扶摇直上,急剧提升到海拔1300米,如飞龙升腾般,气势恢弘,直达天门洞下的天梯前,眼前的景色令人惊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继续下行,走在天门洞旁,此时此刻,可以近距离观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急忙走下999级“天梯”,站在天门洞广场上,抬头仰望,天门山如天幕般孤峰高耸、临空独尊,天门洞就像一座镶嵌在天幕上的通天之门,神秘壮观、奇特雄伟。只见云雾神奇般的顺着洞口飘然而出,天门洞尽显真容,这就是“天门吐雾”、“天门洞开”的奇观!“著名学者黄锦祥有《游天门山》:“绝壁千峰万仞哉,迂回栈道上云台。天门雾锁晴还雨,洞宇弥烟拨不开”。面对这壮阔的景象,我再一次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魅力震撼了,能有幸看到如此奇异景象,女儿兴奋的对我说:“妈妈,多亏我俩下午过来啦!这也太神奇啦!”</p><p class="ql-block"> 我恋恋不舍的沿着崖边栈道前行,时不时回头望向天门山,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用镜头将天门山的惊世奇观定格在照片中。虽然,由于雾气浓厚,还有好多天门山的景色我没能欣赏,但能看到天门洞这一造化神奇的冠世奇观,就不虚此行,非常值得!这一路我领略了险峰奇峦、绝崖峭壁、浓雾绕山的美景,身处其中,仿佛与山的气息、与自然的声音、与时光的轮回有了某种碰撞和交融,天门山真是“高山巍峨入云端,天门奇景令人叹”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