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 星雨 昵称 星雨</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837031</p> <p class="ql-block">踏上建水古城的土地,时光仿若被一只温柔而有力的手轻轻拨回,古老的韵味扑面而来,每一块石板、每一道飞檐都在诉说着悠悠往事。</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境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古城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拥有众多古建筑和自然景观。其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3平方千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有“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之称,1994年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span></p><p class="ql-block">古城内现存地面文化遗迹10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州、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47个,文物点358处,地面文物数量居全省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首。建水古城现有3个4A级旅游景区,分别是文庙景区、朱家花园景区、学政考棚景区。</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南诏时期:唐元和年间在此筑惠历城,属通海都督,为土城。明朝时期:洪武二十年扩建为砖城,设临安卫;洪武二十二年建成朝阳楼。清朝时期: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科举成绩突出,有“临半榜”之称。 民国时期:民国元年曾短暂改建水县为临安县,次年复称建水县。</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西门一清远门,城楼为挹爽楼。</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街上,日光倾洒,生活的热络与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圆润光滑,每一步都踏出清脆声响,仿佛在与过往的时光对话。街边的古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雕花门窗,无不彰显着往昔的风华。有的墙面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古老的建筑添上一抹清新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街边店铺林立,招牌幌子随风飘动。传统的紫陶店中,匠人专注地雕琢着手中的陶坯,细腻的泥料在他们指尖变幻出精美的器物,展示着建水紫陶的独特魅力。小吃摊前,弥漫着诱人的香气,烧豆腐在炭火上滋滋作响,食客们围坐,蘸着特制的酱料,大快朵颐,欢声笑语不断。</p><p class="ql-block">身着传统服饰的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同胞,更是古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带着质朴的笑容,售卖着特色的手工艺品,让人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p> <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云南省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孔庙之一,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布局。 </p><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更是文化的圣地,弥漫着浓厚的儒家气息。古柏参天,石碑林立,每一块石碑上都铭刻着千年的文化传承。大成殿中的孔子像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在这里,仿佛能听到古代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遨游的身影。文庙不仅是祭祀先师的地方,更是一座文化的丰碑,见证了建水人对知识的尊崇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临安府署位于古城核心区域,临安府署位于云南建水古城核心区域,<span style="font-size:18px;">总占地面积51.75亩,总建筑面积13960.35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其</span>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经明、清两代多次增修扩建,沿用至清末民初,至今已有630余年可考历史,历184任知府。</p><p class="ql-block">临安府署既是明清时期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古代吏治建设的见证,为研究古代地方官的任用、属员、机构、诉讼、祀典、政事、赋税、文书、庶务等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还有背着画板的艺术家,支起画架,用画笔记录下这充满韵味的场景;也有拿着相机的游客,不停地按下快门,想要将每一处美好都定格。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人们尽情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惬意,感受着建水古城古街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穿梭在建水古城的大街小巷,青石板路在脚下蜿蜒,两旁的古建筑鳞次栉比。那些古老的民居,虽历经岁月的沧桑,却依然保留着独特的韵味。门楣上的匾额、墙角的青苔,都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能够静下心来,品味生活的本真。</p> <p class="ql-block">朝阳楼,这座古城的东大门(迎晖门),仿佛是一位矍铄的老者,静静伫立在岁月的洪流之中。它的飞檐斗拱,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洗礼,依旧气宇轩昂,木质的榫卯结构严丝合缝,彰显着古人卓越的建筑智慧。站在楼下,仰头望去,那朱红色的梁柱,在日光的照耀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上面的雕饰精美绝伦,或为灵动的瑞兽,或为典雅的花卉,每一处细节都倾注了匠人的心血,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的繁华盛景。</p><p class="ql-block">朝阳楼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二年,比天安门还早二十八年,是滇南重镇建水历史悠久的主要标志之一。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仍屹立不倒,城楼采用三重檐歇山顶构造,楼上悬有明代大钟。</p> <p class="ql-block">作为建水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夜晚灯火辉煌,灯光映照下,城楼雄伟壮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清晰可见,“雄镇东南”巨匾在灯光下更显庄重。</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古城北门一永贞门,城楼叫觐光楼。</p> <p class="ql-block"> 古城的街巷宁静悠长,石板路在灯光下泛着柔和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两旁店铺和民居挂着的红灯笼随风摇曳,为街巷增添了温馨氛围,漫步其中,能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p><p class="ql-block"> 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连接着古城的各个角落,路的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有的门窗雕花精美,在灯光下展现出精湛的工艺,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匠心。</p> <p class="ql-block"> 临安烧豆腐:早在清代中后期就享有盛名,选料认真,加工精细,豆腐洁白细嫩,火烘不变黑,在古城街巷、夜市等地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的古井,宛如岁月遗落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井口由岁月打磨得圆润光滑,摩挲着它,仿佛能触碰到数百年间无数汲水人的痕迹。井沿的石质纹理,或深或浅,是风雨镌刻的密码,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井中,清澈的井水悠悠荡漾,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古城的天空与过往的云烟。那水,纯净而甘冽,舀上一瓢,入口清凉,带着大地深处的馈赠,让人在一饮间,感受到古城生活的质朴与纯粹。</p><p class="ql-block">清晨,打水的人们络绎不绝,扁担的吱呀声、水桶的碰撞声,交织成一曲生活的乐章。此时的古井,是古城活力的源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居民。</p><p class="ql-block">在这古井旁,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温度,它是建水古城不可或缺的灵魂印记 ,承载着悠悠岁月,见证着古城的兴衰变迁。</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是一座双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坐落于建水城西的沪江和塌冲两河交汇处,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水面之上,桥身造型优美。桥长148米,桥身由约500块平整的石块砌成,17个桥孔一字排开,孔孔相连,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从远处眺望,它突起在建水西坝的十里平川之间,似长虹卧波,倒映于水天一色之中,雄伟壮丽。<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周边的田野、村庄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span></p><p class="ql-block">桥面宽窄不同,拱跨长短各异,桥墩分水尖长不一,展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桥北端三孔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宽5米,道光十九年续建的14孔宽3米,二者巧妙衔接,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整体,<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座凝聚着古人智慧与匠心的建筑瑰宝。</span></p> <p class="ql-block">离开建水古城时,心中满是眷恋与感慨。这座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痕迹;又似一首悠扬的古曲,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历史的脉搏。它让我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肃然起敬。建水古城,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精神的家园,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