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航站楼和机场博物馆

大道常昭(不必送花)

<p class="ql-block">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我和老伴决定乘公交、地铁探访T5航站楼。出大门乘公交到小寨,换乘地铁2号线到西安北站,穿过北站到北广场换乘地铁14号线直达T5航站楼。到了T5才发现有不少老人,甚至中青年人都到这里来游览,将T5当做了旅游打卡地! </p><p class="ql-block"> 特将我们拍的照片经挑选、修饰,做了这个美篇,供朋友们一睹为乐!</p> <p class="ql-block">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于2025年2月20日正式投用,是该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核心项目。 </p><p class="ql-block"> 总面积70.5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7.5米,主楼长495米,宽252米,整体采用“主楼+六指廊”构型,旅客从航站楼中心至最远端登机口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平均步行时间不超8分钟。</p><p class="ql-block"> 设计理念源于古都长安的城市规划格局及唐代大明宫含元殿的建筑意象,采用三层重檐屋面造型,通过屋面层级展现主从建筑区分,彰显地域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停车楼平台上拍的T5主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在停车楼的平台上铺设的石刻纹花砖精美漂亮,令人不忍踏足!</p> <p class="ql-block">  值机与安检:布设8座值机岛,共324个值机柜台,100台自助服务终端,设有84条国际、国内智能安检通道,配备一体化自助回筐系统、防漏验与复检设备。</p> <p class="ql-block">  T5航站楼主体建筑为三层,第三层为值机及国际、港澳台出发层。机场博物馆和部分商业服务设施在三层二级平台上。二层:国内出发、到达混流层。一层:行李处理提取和到达层。负一层预留了远期卫星厅行李提取层。 </p> <p class="ql-block">  俯视图(取自网络)中上部兰色部分为主楼楼顶,周围六条登机廊道,即所谓“主楼+六指廊”构型。</p><p class="ql-block"> 图片下部中间为综合交通中心:面积35万平方米,集城际铁路、巴士、网约车、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p><p class="ql-block"> 地铁:已接入地铁14号线,未来将引入3条地铁线、2条4台8线的城际/高铁线。</p><p class="ql-block"> 图中下部两侧分别为P5A、P5B两座停车楼,共3000余个停车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候机区域设有83座登机桥,首次引入“无缝对接”登机桥;候机大厅内有休息座椅和充电设备,休息区设置了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  三层国际、港澳台登机口A。</p> <p class="ql-block">  三层国际、港澳台登机口B。</p> <p class="ql-block">  二层值机大厅一侧。</p> <p class="ql-block">  二层值机大厅另一侧。</p> <p class="ql-block">  大厅里的“国宝”!</p> <p class="ql-block">  卫生间外电子信息屏,提供:剩余厕位数、室温、湿度、空气质量和周边卫生间位置等信息,想得比较周到!</p> <p class="ql-block">  由于国内出发到达层面积大,层高不是太高,容易使人产生压抑感。设计师采用吊顶全部使用平镜,安装异常平整,拉大了层高,消除了压抑感。拍了一段视频,天上地下都有人行走。感觉如何?</p> <p class="ql-block">  在14.5米高的中厅,有高4米的百米长卷《终南景色秀 五岳共朝晖》;设有“三秦四季”展示空间和陕西非遗文创体验区等。 </p><p class="ql-block"> 图为百米长卷全貌。</p> <p class="ql-block">  画卷的标题:终南景色秀,五岳共朝晖!由陕西省著名书法家雷珍民题写。</p> <p class="ql-block">  长卷局部!</p> <p class="ql-block">  长卷的末尾一篇短文,记述了王肖峰、李晓鹏、明亮、蘭强、冯晓伟等艺术家创作《终南景色秀,五岳共朝晖》的思路和过程。</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展示这幅百米画卷,专门拍了近90秒视频!</p> <p class="ql-block">  商业服务区面积达6万平方米,引入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涵盖餐饮、美妆、免税、文创、陕西特色商品等品类。</p> <p class="ql-block">  商业街区。</p> <p class="ql-block">  文创商品店。</p> <p class="ql-block">  全球首个设置在机场里的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包括约400平方米的四方馆和约88平方米的珍宝馆。</p><p class="ql-block"> 图为珍宝馆外景。</p> <p class="ql-block">  图为四方馆外景。四方馆里有120多件(套)文物。</p> <p class="ql-block">  图为四方馆远景。</p> <p class="ql-block">  珍宝馆只陈列了一尊《秦公镈》。 </p><p class="ql-block"> 秦公镈是春秋时期的击奏体鸣乐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宝鸡市太公庙出土,原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p><p class="ql-block"> 通高75.1厘米,镈身高53厘米,舞宽30.4×26厘米,重62.5公斤。其造型雄伟,鼓部齐平,中起四道飞棱,侧旁两道飞棱由九条蟠曲的飞龙组成,前后两条则是五条飞龙和一只凤鸟。舞部各有一龙一凤,背对背,向后回首。镈身上下各有一条带状花纹,由变形的蝉纹与窃曲纹组成。</p><p class="ql-block"> 秦公镈铭文135字,记载了秦武公及其先祖的业绩,包括秦襄公被赏宅受国之事,以及文公、静公、宪公三代治国兴邦的业绩,可订补史书对秦国历史记载的错误和不足,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p><p class="ql-block"> 铭文字画纤细,起笔重落笔轻,落笔处浅细而尖锐,是大篆向小篆的过渡性文字,在整个汉字艺术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学习金文书法的上佳范本。</p><p class="ql-block"> 秦公镈的重见天日,让史书里关于秦人开拓精神的记载立体丰富了起来,这种精神力量也被一代代秦人传承下去,最终成就了秦始皇一统华夏的千秋伟业。</p> <p class="ql-block">  找到一张清晰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秦公镈于1978年出土时共三件,形制、纹饰基本相同,大小相次。秦公镈与同出的5件秦公钟配套使用,为秦公室宗庙祭祀乐器。在此展出是秦公镈(丙)。</p> <p class="ql-block">  进入四方馆,首先看到的是本馆前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前 言</p><p class="ql-block"> 考古工作者用手铲轻轻地唤醒了沉睡千年的洪渎原,拨开了一幅物华天宝、秀集长安的壮美图卷。泾渭交汇、毗邻长安的洪渎原,包容着周秦汉唐的厚重深邃,沉醉于丝绸之路的悠扬驼铃。在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浸润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承担起文化遗产保护和联通世界的重要责任。积淀千年的人文底蕴与高速发展的国际空港相映成辉,映照着古今绚烂的长安色彩。</p> <p class="ql-block">  与前言相对的是《长安●常安》应该是展馆内容的标题吧!</p> <p class="ql-block">  各种文物一一看来。</p> <p class="ql-block">  换一个角度拍照,镏金银蛤盒上精美的花纹格外清晰。</p> <p class="ql-block">  金手镯、金铃铛、玉人、金戒指。</p> <p class="ql-block">  三彩牧童骑牛俑、砚滴、石砚,宋(960-1279)2020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北飞行区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彩绘陶女乐俑。十六国(304-439)2022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南飞行区M63出土。</p> <p class="ql-block">  彩绘陶胡人俑和仕女俑。唐天宝十载(751)2021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北飞行区,唐杨守规夫妇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  彩绘陶歌舞奏乐俑。唐(618-907)2021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航站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  彩绘陶仕女俑。唐大通十二载(777)2021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北飞行区唐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  左:金饰。隋开皇十五年(595)2021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北飞行区,隋杨盛夫妇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右:杨全节鱼符。唐咸亨五年(674)</p><p class="ql-block">2021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南飞行区,唐杨全节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  组玉佩。北周建德六年(577)2017年,空港新城第一大道M37出土。</p> <p class="ql-block">  乳钉神兽纹铜方镜。隋(581-618)2021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北飞行区M3150出土,铜镜方形的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  铜佛坐像。北魏延昌三年(514)2021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北飞行区H8543出土。</p><p class="ql-block"> 铜佛坐像形体很小,放大后看做工十分精细。</p> <p class="ql-block">  陶灯,十六国(304~439)2017年,空港新区第一大道M31出土。</p> <p class="ql-block">  左起:印章。东汉(25~220)2009年,西安机场二期扩建南飞行区M1出土。</p><p class="ql-block"> 东罗马金币。北周保定元年(561)2021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南生活区,北周大野贞家族墓园出土。</p><p class="ql-block"> 波斯银币。唐(618~907)2003年,西安市长安区紫薇田园都市M83出土。</p><p class="ql-block"> “晋率善羌邑长”铜印。十六国(304~439)2010年,西安机场二期扩建南飞行区M125出土。</p> <p class="ql-block">  釉陶鞍马,十六国(304~439)2021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航站区M4064出土。</p><p class="ql-block"> 请注意,马鞍上的马镫!马镫是中国古人发明的,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马具。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迟在西汉时期就有铁马镫的替代物——布马镫。马镫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骑兵的战斗力,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span></p> <p class="ql-block">  左起:彩绘载丝骆驼。北周二年(558)2023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油库项目北周宇文X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釉陶鞍马(前图己介绍)。 </p><p class="ql-block"> 彩绘陶驮囊骆驼。隋开皇十五年(595)2009年,西安机场二期扩建航站区,隋夫妇墓出土。 </p> <p class="ql-block">  金耳环。</p> <p class="ql-block">  绿釉陶枕。金泰和二年(1202)2021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北飞行区金雷氏夫妇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彩罐。唐(618~907)。</p> <p class="ql-block">  武士俑。隋(581-618)1990年,西安市长安区韦曲出土。</p> <p class="ql-block">  左:青瓷碗。北周建德元年(572)2008年,西安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建设,北周独孤賓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右:彩绘陶牛车。南北朝(420~589)2019年,空港新城储备用地出土。</p> <p class="ql-block">  左:彩绘陶镇墓兽。西魏(535-556)2016年,空港005地块出土。</p><p class="ql-block"> 右:兽面纹当范。北魏(368-534)2021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航站区M4070出土。</p> <p class="ql-block">  右:彩绘陶空柱盆。西晋(265-317)2021年,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南飞行区M122出土。</p><p class="ql-block"> 金戒指、金铃铛、金手镯。十六国(304-439)2020年,空港新城出土。</p> <p class="ql-block">  一组(以下五幅)反映唐诗情酒风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十二生肖俑是中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有着压胜辟邪的作用,尤其流行于唐代。它们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的信仰与重视。在古代中国,人们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一个特定的动物生肖相关联,这些生肖分别对应着十二地支,并与宇宙观念、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生肖文化体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结 语</p><p class="ql-block"> 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长安盛世颜。</p><p class="ql-block"> 时空相汇,渭水之畔的洪渎原千年来始终见证着中西交通的繁忙景象。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指导下,位于洪渎原的这座机场依然起到通衢天下的重要作用。时光流转,转瞬千年,洪渎原考古发掘的历史文化遗存不仅是对古都长安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复兴丝绸之路的热烈期盼。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对于洪渎原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和展示,为人们开启了领略汉唐风貌的窗口。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建设投运,使洪渎原今天又成为畅通国际交流、推动开放发展的"空中丝绸之路"新枢纽。</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通过机场出行,回家,这一次才知道机场是在洪渎原上!</p> <p class="ql-block">  T5航站楼服务设施基本完善。这是唐韵阁茶餐厅!</p> <p class="ql-block">  唐韵阁。</p> <p class="ql-block">  在唐韵阁吃了午餐,旅行结束!然后从负一层通道去地铁站回家!再见了,T5航站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赋</p><p class="ql-block"> 岁次新元,空港T5,拔地而起,气势恢宏。其地也,踞三秦之要冲,扼九州之通衢,襟山带河,形胜天然。</p><p class="ql-block"> 观夫航站之建筑,匠心独运,巧夺天工。外观若鲲鹏展翅,将扶摇而上九万里;又似秦俑列阵,气势磅礴而威严肃穆。其主体巍峨,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幕墙熠熠生辉,映照着蓝天白云,与周边景致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步入其内,豁然开朗。宽敞明亮之大厅,空间开阔,布局合理。旅客如织,却井然有序。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问询处、商业区、休息区,皆布置精妙。智能化系统,便捷高效,引导着人们的出行。</p><p class="ql-block"> 登楼凭眺,三条跑道,银鹰起降,穿梭往来。引擎轰鸣,奏响时代之华章。此地集四海之宾客,聚五洲之商贾,文化交融,商贸繁盛。</p><p class="ql-block"> 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不仅是交通之枢纽,更是文明交流之窗口。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又引领着未来的方向。以开放包容之胸襟,迎接八方来客,见证着时代的发展,续写着辉煌的篇章 ,实乃三秦大地之骄傲,中华腾飞之征象也!</p><p class="ql-block"> 作者注:本美篇发表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受友人启发,请“豆包”先生作汉赋一篇以为结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