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老伴(下半部)

云卷云舒

相伴一生:我与老伴六十七载的风雨同舟路(下部) <p class="ql-block">1969年7月,骄阳似火,正是收小麦的农忙季节。当时,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我们单位因红卫兵武斗陷入了暂时的停滞状态。平日里忙碌的工作戛然而止,我也难得享受这片刻的清闲。清晨,我还沉浸在酣睡之中,做着甜甜的梦。突然,母亲那急切又带着惊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你看谁回来了?”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睡眼惺忪中,只见一身笔挺干部军装的老伴,正站在炕前,脸上挂着那熟悉而温暖的笑容。</p><p class="ql-block">他搞了个突然袭击,悄无声息地就回来了。原来,他从部队坐火车,到站后又步行了十里路,刚回到家中。我一下子清醒过来,一骨碌爬起来,又惊又喜地问道:“你怎么不写信说一声呢?我好去火车站接你呀!”他笑着说:“下火车十来里路不算什么,就想给你个惊喜。”那笑容里满是对我的宠溺和思念。母亲赶紧打来热水,让他洗漱,随后又忙着准备饭菜。</p><p class="ql-block">在饭桌上,他才缓缓地向我们讲述部队里的情况。原来,五一节前他就提干成了排长,身份的转变也让他换上了崭新的军队干部服装。这次回来,是休探亲假,能在家住上一个月。听到这个消息,我满心欢喜。之前我曾暗自做好了思想准备,他己服役快五年了。当时士兵复员回乡是不安排工作的。若他退伍复员回乡,我也不工作了,便铁了心跟他去山里种地,与他同甘共苦,不离不弃。如今看来,他在部队发展得很好,我的担忧也算是多余了。</p><p class="ql-block">他提干的消息很快在亲戚朋友间传开,大家纷纷对他刮目相看,一改往日的轻视。亲戚们热情地邀请他去家里吃饭,饭桌上,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还夸我眼光好,找对了人。那些夸赞的话语,让我心里甜滋滋的,也为老伴感到无比骄傲。</p><p class="ql-block">结婚后,母亲知道了婆家的情况,心疼我们,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二套新被褥和生活日用品,那细密的针脚里,满是母亲对我们的关爱。第二天,我俩骑着自行车,带着一大包东西,一路说说笑笑地回到了山上的家。婆婆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不太爱收拾家,家里显得有些凌乱。我早有心理准备,一进门都没顾上休息,便开始大扫除。我让老伴下山挑水,自己则拿起扫帚、抹布,收拾起了家。我先仔细地贴上崭新的窗户纸,那洁白的纸张仿佛给屋子带来了新的生机。然后,我换上从家里带回来的崭新的炕上用品,朴素的床单、柔软的被褥,舒适的帎头,漂亮的帎巾,让整个炕都变得温馨起来。接着,我又把家具厨具擦洗得干干净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经过一番忙碌,家里焕然一新,弥漫着一股清新整洁的气息。</p><p class="ql-block">除了干这些家务活,整个假期里,我们常去爬山游玩。山间的小路蜿蜒曲折,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野花。我们手牵着手,漫步在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累了,就坐在石头上休息,互相分享着彼此的趣事。有时候,我们也会下河摸鱼,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我们挽起裤脚,小心翼翼地走进河里,试图抓住那些灵活的小鱼。虽然常常一无所获,但过程却充满了乐趣。我会把全家人的衣物拿到小河里去洗。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凉在河边光滑的石头上,和老伴一起坐在旁边,静静地等待衣服晾干。看着蓝天白云,听着潺潺的流水声,那一刻,时光仿佛都静止了。晚饭后,我俩下下象棋,跳跳军棋,每次他都玩不过我,输多盈少。两人开心不己。</p><p class="ql-block">每顿饭都是我亲自下厨,变着花样地将粗粮细做。婆婆也会从村里买些鸡蛋,水果,尽心尽力让我俩吃得好些,吃的开心。我早就给老伴织了一件毛背心,那细密的针脚里,藏着我对他深深的爱意。还做了两双千层底布鞋,一针一线都饱含着我的牵挂。绣了两双前后加绣花图案布的棉线袜子,能使袜子既好看又结实耐穿。这在当时很时尚,精致的花纹是我对他的美好祝愿。他这次回来,也省去了邮寄的麻烦。更重要的是,我能亲手把这些礼物交给他,看到他脸上的满足的笑容。</p><p class="ql-block">假期结束后,我又跟随他一起到了部队。此时的部队早已不在邯郸,北京军区成立了装甲部队,他随坦克师驻扎在易县,后来又调防到北京,肩负起保卫首都的重任。他虽然刚提拨为干部,担任师政治部新闻报道组组长,但早已是解放军报、战友报的特约通讯员。他经常下到各团营连蹲点采访,深入基层,挖掘那些感人的故事和先进的事迹。他的文章经常在新华社、解放军报、战友报、北京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还播放了他写的文章,全师组织收听学习,他也因此受到了部队的嘉奖。</p><p class="ql-block">我在易县住了二十多天,他去北京送稿件,顺便带我去了北京。那是我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心情无比激动。当我亲眼看到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气势恢宏的人民大会堂时,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我们还逛了颐和园,那里的亭台楼阁、湖光山色,如诗如画,让我流连忘返。北海公园的美景也让我陶醉其中,我们沿着湖边漫步,欣赏着周围的景色,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p><p class="ql-block">虽然北京有那么多繁华的商场,有那么多美味的饭馆,但这次我们没有逛商场,没有买东西,没有下饭馆。因为我心里早已想好,要省下钱先让他买一块手表,方便工作需要。没过几个月,他写信告诉我,120元钱已攒夠了,买了一块当时全国流行的上海牌手表。他很开心。我觉得一切的节俭很是值得。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我在部队住的很清闲,而他整天都很忙,接到新的任务后,马上又要去驻天津某连队采访。考虑到不方便带我,我便提前返回了老家。这是我们结婚后第一次团聚,也是过的最惬意最幸福的一个长假期,五十多天无忧无虑的日子,不用上班,无任何负担,还去了梦中都想去的首都北京,玩得开心极了。同时,我也惊喜地发现自己怀孕了。</p> <p class="ql-block">1970年初,他在部队从机关工作下到连队锻炼,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升任副连长。三月,我迎来了第一个宝宝的诞生。当时,供应粮粗粮多,细粮少,生活条件艰苦。他得知消息后,特意回了一趟家,用平时节省下来的粮票,买了一小袋大米、挂面和北京的动物饼干,千里迢迢地送回来,让我坐月子吃。他还把省吃俭用攒下的九十元钱交给母亲,让母亲用于我坐月子的花销。母亲平生第一次收到这么多钱,很是高兴。老伴亲眼看到了儿子的出生,那小小的生命,让他的脸上洋溢着当爸爸的幸福笑容。但部队的任务紧急,住了三天,他便急匆匆地返回了部队。</p><p class="ql-block">因为娘家条件好点,两个孩子都是在娘家生的。母亲早早地就安排好了住处和生孩子用的衣服、尿布、被褥等必须品,不用我操一点心。孩子顺利出生,是个男孩,母亲高兴极了,精心照料着我和小外孙。年底,老伴因工作成绩突出,又一次得到提拔,升任连指导员。</p><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每年他都探亲休假一次,我也会带着孩子去部队看他一次。到了1973年六月,我生老二的时候,母亲身体有病,不能像以前那样悉心侍侯我了。他算准时间,休假回来照顾我坐月子。那段时间,他一天要做好几顿饭,变着法儿地给我补充营养。还要洗尿布、屎布,大热天里,他怕我热着,特意跑去县城,买了一块双人毛巾被让我盖。在当时,毛巾被属于奢侈品,他却舍得为我花钱。这块毛巾被至今我还保留着,它不仅是一件物品,更是我们爱情的见证。</p><p class="ql-block">他还要照顾我有病的母亲,虽然笨手笨脚,但干得认真细致,忙里忙外一个月。他的体贴与付出深深感动了我。在苦再累也从不抱怨。此后,我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雇佣了房东老太太白天帮忙看孩子。就这样边上班,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我的肩上。我要担水和煤泥,领粮买菜,洗衣做饭,晚上孩子吃奶也睡不好觉,冬天家里的水缸煤泥都能结冰。衣服,米面、杂物都放在纸箱里,生活用具都放在我用土坯砌成的鸽子窝一样的土坯柜子里。灶台就是饭桌,家里没有一件木制家具,整天忙的晕头转向,最怕的是孩子们生病,有时抱着孩子一整夜不能睡觉。人一下子瘦了二十多斤。这些我从未告诉过老伴。再加上还得照顾身体有病的母亲和婆婆。请医生叫大夫,这些琐事都得我亲自去操办。工作上也不能马虎耽误,我努力平衡着家庭和工作。每逢节假日,我都要上山看看独自生活年迈的婆婆。虽然婆婆家中还有二个儿子,但都孩子多,生活困难,婆婆在经济上全部由我们负担。我便割上肉,有时把肉炒好,带上些蔬菜,山区缺菜,挂面等物品送上山。並把生活费亲手交在婆婆手里。即使后来随军后,因婆婆取钱不方便,我会把钱寄给妹妹,派我妹妹们上山给婆婆送去生活费。直到婆婆去世。那段日子,我简直忙得不可开交,象陀螺一样团团转。但一想到家人和老伴,我便觉得受苦受累都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他回家探亲,看到我如此辛苦,心中满是心疼,萌生了让我早点随军的念头。当时部队规定干部军龄十八年、职务营级两个条件都符合才能随军,尤其是北京的部队,条件非常严格。及使升为营级,他是六五年的兵,也要到八三年才能够符合随军条件。1976年,正好他的师首长要调来北京军区坦克成员训练基地,驻地山西长治。问他是否愿意跟他回家乡山西,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表示同意。就这样,他回到了山西长治北京军区坦克成员训练基地,提拔为营级干部。</p><p class="ql-block">第二年春天,经过多方努力,完成了各种调动手续,我终于成了随军家属。工作单位多次变换,但我一直干会计工作。全国实行职称评定,我第一批考取了助理会计师资格证的。生活在部队大院,又生活在城市,生活条件各方面都变好了,节假日还能逛公园,看电影,转商店,大院里军人服务社,商品丰富,孩子们也有面包、蛋糕等零食吃了。回家还有电视看。冬天暖气热呼呼的,再也不用受冻了。我还养了几只来杭鸡,下的蛋足夠吃,房前种了各种蔬菜,随时采摘,非常新鲜。有老伴帮忙,我也轻松多了。逐渐的脸色红润,胖了起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那种幸福的感觉难以言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转业时,我们已经买了自行车,缝纫机、黑白电视机、收音机,还打了大衣柜,五斗柜,扣箱,高低床等一套时新家具。我随军前母亲己去世三年了。没能跟我一起生活,享享福。若看到她女儿现在的好生活。一定会很满意高兴的。两家的哥嫂妹妹们年年都来看看我们,每年.我都把儿子的保姆也接来住一两个月的。並给三妹从部队找了对象,举办了婚礼,並在部队生了孩子。日子虽然平淡,但充满了温馨。</p><p class="ql-block">然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坦克训练基地五年间,老伴的工作变动了三次。每一次工作变动,我的工作单位和孩子们的学校也得跟着变动。找新的工作单位,为孩子办理转学手续,重新适应新的环境,这些都让我感到很麻烦。但我知道,这是军人家庭的无奈,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老伴也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孩子们也需要稳定的生活环境。所以,1982年,他向部队提交了转业申请。被批准后,提前回了一趟老家。安排工作事宜。老伴把工作单位定下来后,二月底,我们全家回到了久别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在军转办的安排下,老伴被分配到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庭工作,我则被分配到晋中物资局金属材料总公司财务科。孩子们也安排在榆次太行小学上学。工作稳定后,住房却成了我们面临的首要难题。从部队转业回地方后,我们一共搬了七次家。刚回来时,双方单位都没有空置的房子,二月份转业回来后,我们只好借住在一个朋友家。朋友的房子六十多平米,两家八口人挤在一起,各住一小间有炕的卧室。合伙用一个小厨房,后来干脆合在一起吃饭了。两个孩子学习做作业都在炕上,做完作业收起小桌子再睡觉。空间实在太小,吃饭时人都转不过身来,睡觉也挤在一起。四个人日用伙食开销变成八口人,花费也很大,我们确实有些吃不消。</p><p class="ql-block">八一建军节,法院领导来家里慰问,一看我们的居住情况,当即决定,让我们搬到法院正在盖的尚未完工的办公大楼里去住。办公楼主体框架都好了,只是没有门窗,地还没铺。我们别无选择,无可奈何只好搬去住了。我们选了向阳的三个房间,两个当卧室,一个当厨房用。窗户上钉了一块大塑料布,门上挂了一块布门帘。隔壁土地上放了一个铁火炉,地上放了几块砖,凳了几块施工的木板,简易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p><p class="ql-block">条件虽然简陋,但比在朋友家挤着好多了。只是行动都得小心翼翼,靠墙一溜地下上下水道还没盖板,很深的沟。老鼠在沟里来回跑动,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沟里。而且还要防止老鼠咬东西,我们买了不少老鼠药和几个大夹子夹老鼠。整天提心吊胆,那种简陋的状况简直无法形容。我们一直住到年底,盼望着能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p><p class="ql-block">1982年年底,法院在办公大楼后面盖好了一排八间单身宿舍。先安排四户同年住房特别困难的军转干部住进去,每户二间房,每间十来平米。这样我们才从办公楼里搬到了单身宿舍。两间房坐北向南,有门有窗地面也硬化了,只是还没安装暖气,没有自来水。</p><p class="ql-block">我和老伴为了做饭方便,决定自己动手改善生活条件。我们没有请人,用盖大楼的废弃砖木材料,又当木工,又当泥瓦匠。利用星期礼拜,仅用半个月的时间,盖了一个很像样的厨房,垒了灶台,放了饭桌,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我们还拉了一车煤,动手打了好多煤糕,方便烧火用。在未整修的空地上,我们种了豆角、黄瓜等蔬菜,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心中充满了希望。</p><p class="ql-block">我上班距单位十几里路,每天骑着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的,日晒雨淋。因为还要给孩子们做饭,一天来回跑三趟。路上要经过二个铁路道口,经常堵车,干着急没办法。孩子们也是老远步行上学,没有人接送。老伴经常下乡办案,一走就是十几天。那时还吃供应粮,领粮买菜,挑水和煤泥,这些活都落在了我的肩上。生活相当艰苦,但我们都咬牙坚持着。</p><p class="ql-block">年底,我才到新单位工作十个月,因工作出色,被提拔为单位财务科长。后又考取了会计证资格证书。公司业务量很大,那时国家还是计划经济时期,钢材木材建材全是计划供应,全晋中的钢材全部由我们公司负责供销,业务量很大,工作任务繁重。我经常加班加点,给公司领导提供财务分析,开会研究业务经营情况。在我的带领下,全科团结一致,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年年评为公司模范科室。</p><p class="ql-block">然而,我也因为工作忙碌,顾不上辅导孩子们学习。两个儿子在我们言传身教下,早早学会了洗衣做饭,分担家务,独自上下学,自理能力很强。我很欣慰,也很自责,觉得自己对孩子们的陪伴太少,亏欠太多了。</p><p class="ql-block">1984年,法院办公大楼峻工,法院正式在新楼里挂牌办公。单身宿舍要安排单身职工住,所以,法院又在市里北关买了一排商品房。平房,两间格局,一户一个小院,仅有水电,没有暖气,没有卫生间,外面有公共厕所。我们住在单身宿舍的四户人家都分到了这排房子。</p><p class="ql-block">抽星期天,我和老伴借了小平车,把一应东西搬到了新的住处。另外又把寄存在朋友家已经二年的桌椅板凳家具都取回搬到新家。过去二年的生活缺东少西,都是将就凑合着过的,回想起那些艰苦的日子,真的很难想象我们是怎么熬过来的。</p><p class="ql-block">1985年,法院又买了一座二层小楼,楼上楼下各住四户,一户两间格局。两卧一客厅一厨房,楼下一户一个独立小院,小院配有储藏室。仍然没有卫生间,院外有公共厕所。我家又搬到了这个小楼楼下小院居住。这里有自来水,条件又好了些,但仍然没有暖气设施,还得自己拉煤,和泥生火,掏灰渣。</p><p class="ql-block">我们把炉子生在客厅,烟筒穿过孩子们住的家到窗户外。我老俩口没有任何取暖设备,晚上装几瓶热水,放在全家人的被窝里暖被子。转业回来,冬天都是这样过的。农村能烧热炕,城里当时家家如此,我们也不觉得有多苦。这已经是第五次搬家了,但我们始终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的。</p><p class="ql-block">1990年,我工作的单位盖了一幢楼房,属于最后一批福利房。四层四个单元三十二户。论资排辈打分制,我有幸分到了这个当时市里较好的房子。面积110平米,有两间地下室,有暖气自来水,还通有煤气,独立卫生间、厨房、客厅一应俱全。前后两个阳台,再也不用拉煤烧火,和泥捣炭,上公共厕所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全家又一次搬家,住到了宽敞明亮舒适的新家。二个儿子都有了各自独立的卧室。后来我家又安装上电话,黑白电视机早已换上彩色电视机,还给两个儿子买了摩托车。这样,我距单位很近,也不用顶风冒雪跑长途上班了。旧房退给法院重新分配。轮到老伴一个人跑远路上班了。我和儿子们都在附近上班上学,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幸福。</p><p class="ql-block">这个楼功劳很大,一共住了十五年,两个儿子先后毕业参加了工作,娶了儿媳妇,又添了孙小子和孙女儿。一家人省吃俭用,后来又给两个儿子在他们工作的单位买了新房。</p><p class="ql-block">‍1995年春季快生大孙时,单位正赶上改制,企业亏损严重,我便申请内退了。全心全意操持家务,后来又添了孙女,看护两个孙子,儿子虽搬到新家住,但两个孙子仍然随我们,由我老俩口照顾,大人小孩也仍然一块吃饭。我每天负责全部家务,买菜做饭看孙子,接送孙子上幼儿园、小学、辅导班,老伴也抽空帮忙。一家8口人和和睦睦,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p><p class="ql-block">1998年,我感冒住院,查出了糖尿病,从此与医院结缘。老伴楼上楼下扶我检查化验,精心照顾。全家人陪伴左右,尽心尽力。老了,不知住过多少次医院,都是老伴和孩子们陪在身边,端屎端尿,端茶倒水,喂饭喂药的,精心护理。他们的关爱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份亲情。</p> <p class="ql-block">2005年春,法院新盖了办公大楼。楼后又盖了五排职工宿舍楼,属于经济适用房。一个较大的宿舍院子,大院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分配方法仍是按打分顺序分房。老伴当时已历任行政科科长,经济厅和民事厅厅长,审判委员会委员,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高级法官,颁发了荣誉证书。打分排名第六名,老伴选了一个独梯独户五层的单元楼,面积一百四十多平方米。单元一共住五户人家,我家选了一层。老了才真正体会到当初选对了,独梯独户人少安静,一层出入方便安全,最适合老年人了。</p><p class="ql-block">‍夏天,经过简单的装修,我们第七次搬了家,住到了法院宿舍。一直到现在,已经住了二十年了。这里的环境舒适宜人,院子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还有供人们休闲的小广场和健身设施。我俩还在窗户下栽了树,种了蔬菜。年年夏季吃不完的新鲜蔬菜。现在老了,不种了。每当清晨或傍晚,我和老伴都会肩并肩在院子里散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岁月的静好。</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的生活也愈发安稳惬意。两个儿子都五十多岁了,俩媳妇也相继退休。孙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大学毕业之后,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并且谈了对象,看着他们各自走上正轨,生活逐渐步入佳境,我们老两口心里满是欣慰,再也不用为他们操心费力了。</p><p class="ql-block"> 儿子们都很孝顺,每到冬天,他们总会把过冬的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置办得一应俱全,堆放在家里的储藏室里,让我们无需为生活琐事担忧。过年的时候,孙子从外地回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着年夜饭,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看着子孙绕膝,家庭和睦,我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成了别人羡慕的幸福家庭。</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伴这一辈子,克勤克俭,吃苦耐劳,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回顾过去,从年轻时的艰苦创业,到中年时为了家庭和事业的奔波忙碌,再到如今的安享晚年,这一路走来,虽然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温暖。</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七次搬家,我们不仅见证了自己家庭生活的不断变迁,也从中看到了国家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从最初借住在朋友家的拥挤不堪,到后来住进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楼房,我们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政策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我们老俩口也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机缘巧合,报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在老年大学报名学习了绘画,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对绘画一窍不通,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一点点地进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的绘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18年,在新盖的晋中图书馆展厅,由晋中老年书画研究会承办,我和另外三个绘画突出的老画友联合举办了个人画展。那次画展非常成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我的一幅绘画作品还入选了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春节档展播,并颁发了荣誉证书。此外,我还获得了全国各种书画大赛的多个奖励。这些成绩的取得,让我感到无比自豪,也让我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老伴退休后,并没有选择悠闲地养老,而是在市仲裁委协助办案,发挥余热。他一直都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即使退休了,也希望能够继续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在仲裁委工作的日子里,他认真负责,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成功地调解了许多纠纷,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赞誉。</p><p class="ql-block"> 一有机会,我俩要么报名参加旅行团,跟随大部队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要么儿子开车带着我们自驾游,自由自在地探索那些未知的地方。我们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从繁华的都市到宁静的乡村,从雄伟的山脉到辽阔的大海,每一处风景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和回忆。山西本省更是由北向南全部游玩过了,我们欣赏了云冈石窟的壮丽,感受了平遥古城的韵味,领略了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我还出国游玩了十五天,到西欧十国旅游。在那里,参观了巴黎圣母院,那哥特式的建筑风格让我惊叹不已;登上了埃菲尔铁塔,俯瞰着整个巴黎的美景,心中充满了震撼;漫步在卢浮宫,欣赏着那些珍贵的艺术作品,仿佛穿越了时空。这些难忘的经历,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六十七年过去了,我们都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人。回首往事,那些曾经的艰苦岁月,都已经变成了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我们一起走过了青春年少,那时的我们,怀揣着梦想和憧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走过了中年的拼搏,为了家庭和事业努力奋斗,不辞辛劳;如今,我们依然相互陪伴,在夕阳下,享受着这份宁静而又幸福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想,命运真的很奇妙,让我们在十三岁的时候相遇,然后一路相伴,走过了这么多个年头。在这六十七年里,我们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和变化,也共同经历了时代的变迁。我们一起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也一起享受了阳光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没有浪漫奢华的场景,有的只是在平凡生活中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相互关爱。这份爱,如同陈酿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醇厚,越来越珍贵。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我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在那些幸福的时刻,我们一起分享喜悦,感受生活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我感谢命运,让我遇见了他,也感谢他,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一直不离不弃,陪我走过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未来的日子,也许不多了,但只要我们还能相互依偎,相互陪伴,一起在夕阳下散步,一起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就已经足够了。</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和我的老伴,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迎接生活的挑战和美好,直到生命的终点。</p> <p class="ql-block">老夫老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你是我老伴,我是你老伴。</p><p class="ql-block">相偎经风雨,四季长相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柴米岁月缓,夕阳共游玩。</p><p class="ql-block">天南海北路,恩爱脚印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是你心花,你是我暖霞。</p><p class="ql-block">人间皆看罢,始终不抛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情藏你白发,爱隐我皱颊。</p><p class="ql-block">山河留身影,岁月同牵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你眸含情意,我笑韵柔意。</p><p class="ql-block">地老到天荒,相知永不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你乐我欢喜,你甜我心蜜。</p><p class="ql-block">夕阳色正艳,青春歌又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携手共相依,传奇写不息。</p><p class="ql-block">相伴情无尽,此生永不离。</p> <p class="ql-block">  赞老伴</p><p class="ql-block">犹记黉门初遇时,青春正好意相知。</p><p class="ql-block">七年恋曲同船渡,半纪姻缘共月思。</p><p class="ql-block">学府杏坛倾热血,军营装甲展雄姿。</p><p class="ql-block">法堂持正公平守,岁月悠然两鬓丝。</p><p class="ql-block">子孝家和添福瑞,孙贤绕膝享祥祺。</p><p class="ql-block">八十岁月情难老,相伴朝朝永不离。</p> <p class="ql-block">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颁发了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到今年,我俩己经是59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随时听从党召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