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春时节,驾车去庐山脚下的鄱阳湖闲逛,路过一个无人荒岛,本地人把这种小岛叫做“墩”,由于这个“墩”圆圆的矮矮的很像一坨牛屎,因此得名牛屎墩。以前我曾驾车路过牛屎墩,但那时正逢夏季丰水季,牛屎墩是在湖水中的岛,眼巴巴看着过不去,这次不同了,枯水季节加上前段时间降雨少,导致湖底完全裸露,步行就可登岛,机会难得,决意靠边停车前去一探!</p><p class="ql-block"> 牛屎墩距离岸边大约500米,要穿过一大片草海湿地才能过去,这片草海就是原来的湖底,期间有大量候鸟驻留的痕迹,靠近牛屎墩能看到一个古旧渔船的底板,粗大的船钉锈迹斑斑,何因沉没在这里?而且呈倒扣状态,不知经历了什么。再往前走见一堆枯骨,不知什么动物的。岛上伸手可及的树枝上可见一些鸟窝,从窝的大小看应该是很小的雀鸟,说明这里人迹罕至。一块大石头上还有摩崖石刻,由于没有引首没有落款所以也不知从哪边起读,从左边残缺的刻字痕迹估计是落款位置,权且就从右向左读,右起第二字辨认不出,估计是“映”字,读作“日映斜川”,“日映”好理解,这大湖之上哪来的“斜川”?搞不懂是什么意思。围着这座孤岛边走边探寻慢慢走一圈,用时大约四十分钟,但没找到上到岛顶的路,由于顶上怪石嶙峋荆棘密布,有很多带刺的枝条阻挡,如无工具披荆斩棘无法深入探寻,硬钻进去恐衣服难保,只好作罢。</p><p class="ql-block"> 总结这次牛屎墩探寻,觉得这孤岛不但野趣十足而且还有些人文遗迹。这个岛不大不小,恐怕只能是这个不冷不热的季节来探寻比较合适,夏季丰水期变成水中孤岛,登岛困难,更何况这样一个无人荒岛到夏季料定是杂草荆棘丛生、蛇虫出没,光蚊子就受不了,早春来探,眼前就是草海沉舟、荒岛乱石,没有门票没有游客只有自己,这是随团旅游所感受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2025早春于九江市</p><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曾经以为鄱阳湖中孤岛牛屎墩上摩崖石刻上的“斜川”是一条斜着的大江河(赣江?毕竟赣江穿鄱阳湖入长江)或者天上的银河?(毕竟银河是斜着的),但如果是银河的话用“日映斜川”就不合适,到家我查了一下,原来“斜川”是个地名,牛屎墩上摩崖石刻所书写的不是“日映斜川”而是“日暵斜川”,“ 暵”读音与“汉”同,是太阳晒在斜川的意思,典出陶渊明《游斜川并序》:“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因陶渊明有《游斜川》诗,后人用斜川代称隐士居住及游憩的地方。斜川在江西省星子、都昌二县境内,临鄱阳湖。例句:见斜川鸡犬乐升平,绕屋桑麻翠烟生,杖藜无处不堪行。(张养浩〔中吕·十二日兼尧民歌〕)小令写辞官归隐,以斜川比喻家园。</p><p class="ql-block"> 原来斜川就是现在的牛屎墩,是陶渊明当年游玩过的岛,陶渊明本就是九江柴桑人,来此归隐游玩顺理成章,如今不知谁给起名牛屎墩,连地图标注的都是牛屎墩,其实延用斜川不是很好吗?这改得也太草率、太随意了吧,实在是今不如昔……[撇嘴][撇嘴][撇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