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午饭时间赶到卡萨布兰卡,直接去了下图中的亚美餐厅,该餐厅位于距港口不远的Derb Omar区,当地华人习惯称之为“德宝马”。饭前去附近拍了下面两张街景,心里有点拔凉拔凉的,大名鼎鼎的卡萨布兰卡就这样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我们的标准,亚美餐厅外观很普通,但在当地中餐馆中还是No. 1,里面包厢、雅座、卡拉OK什么都有,内部装修看着是不是很眼熟?大白天没人来唱歌,晚上有没有小姐陪待不得而知,虽然摩洛哥色情行业不少,但在穆斯林社会异性有偿陪待绝对是违法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3年,一批被从塞内加尔市场卷出来的福建人,开始陆续进入摩洛哥,并在卡萨布兰卡的德保马慢慢站住脚。随后,浙江人、河北人也跟着卷进这一市场,并在疫情前达到高峰,华人总数大约为3000到5000人左右。他们经营着上百家夫妻店,以批发日用百货、服装和玩具等为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口罩一戴,华人锐减,我们去的时候卡萨布兰卡只剩不到2000华人了。正因为此,亚美餐厅虽然环境优雅,但味道时好时坏,因为厨师几乎每年都会换一茬。不过像老陈这样中餐已经融入血液,宁吃榨菜不吃塔吉锅的人,进了亚美就像见了奶娘,恨不得汤汁都舔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结束午餐,离开德宝马后,一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现代海滨城市,这才是我们心目中卡萨布兰卡应有的样子,否则无法想象德宝马那样的地方,如何能诞生世界名著《卡萨布兰卡》所描述的经典浪漫爱情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现在生活在摩洛哥或卡萨布兰卡的华人人数减少了,但层次却有了明显提升,除了华为、中兴这样的IT和ICT大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亦开启了一轮进军摩洛哥的热潮,因为生产动力电池所需的钴、锂和磷酸盐,摩洛哥都有,而且磷酸盐储量居世界第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后,何大把我们带到卡萨布兰卡市中心的鸽子广场,他说鸽子广场在卡萨布兰卡的地位就像天安门在北京的地位。我以为有点牵强,北京可是东方大国曾经的六朝古都,卡萨是个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然鸽子广场对卡萨很重要,因为它不仅鸽子多,更是按法国人规划设计出来的市政广场。当年法国人围绕广场一圈建的政府机构、市议会厅、法院、邮局和银行等城市核心部门,现在依旧在发光发热运作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摩洛哥国运的改变,鸽子广场不同时期曾经有过多个名字,依次为法国广场、胜利广场、行政广场和现在的穆罕默德五世广场。然而,不变的是广场四周上世纪20年代留下的法式建筑元素,如优雅的拱廊、白色的外墙,以及金五色石的装饰,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天你会看到成千上万只鸽子围绕广场中央的一个圆形喷水池飞翔,你还可以花10迪拉姆,从小贩手中买一包饵食,放在手心等鸽子飞来时抓拍,上图是团友KiKi在喂鸽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界上几乎没有几个城市会因为一部电影闻名于世,而卡萨布兰卡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个。很多年纪稍长一点的人都记得50年代那部奥斯卡获奖影片《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其中有句经典对白:“世界上有那么多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 十年后,由英格丽. 褒曼饰演的伊尔莎走进里克的酒馆说:“弹吧,山姆,弹弹那首《时光流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到卡萨布兰卡怎能不去上图中的里克咖啡馆?电影里很多丝丝入扣,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就发生在这个咖啡馆中。然而真相却是现实世界中,卡萨布兰卡从来就没有过里克咖啡馆,电影中出现的一切只存在于华纳兄弟的摄影棚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面前的这个真实的里克咖啡馆是一位美国前外交官凯西.克里格退休后,在卡萨布兰卡租下这栋房子并还原了电影中的一切。由于需要提前半个月在其官网定位,所以我们未能入内参观,十分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图中的这位洋大姐显然是有备而来,举止着装还真有点褒曼的范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萨布兰卡的迈阿密海滨大道是一条紧贴大西洋海岸线,东西走向的景观步道,全长7.5公里,游客漫步其上可以感受到阵阵清爽的海风,身心无比惬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滨大道临海一侧有很多餐厅、酒吧、咖啡馆及度假酒店,它们几乎垄断了全部最好的沿海景观。我们由东向西信马由缰,沿途既可见只穿背心短裤的跑步者,亦可见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的黑衣大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麦当劳对面的旗杆下,我们看到一幅现任国王穆罕默德六世的全家福。只不过这张照片左侧的藤蔓花卉是为了刻意删除已经离婚的王妃拉拉. 萨尔玛,而补上去的。这位被修图修掉的王妃曾经是一位平民出生的IT工程师,比国王小15岁,并为国王生下一儿一女,结婚时曾轰动一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当地有一家网红Miami咖啡馆就坐落在附近的高高堤坝上,两边临海,视野开阔,尤其日落时分,海天一色,绚丽多彩,夺人心魄,故海滨大道因其得名。从大道向东眺望,可见一座始建于1919年的El Hank灯塔傲然耸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意思的是这里开展沙滩休闲娱乐活动的俱乐部和冲浪学校都喜欢冠以的TAHITI的名头(见图)。我们知道塔希提岛(又称大溪地)是法国海外领地,世界人都是因为高更1891年创作的一幅印象派油画名作《塔希提妇女》才知道这个有着“高尚的野蛮人”和“维纳斯般女人”一起居住的人间天堂。或许从这件冠名小事,我们可以管窥法国对摩洛哥的持续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 从迈阿密海滨大道可以望见的El Hank灯塔再往东是一座填海造地建成的卡萨布兰卡新地标~哈桑二世清真寺。摩洛哥并不缺少土地,为何非要花更多的钱去填海?只因缘于国王哈桑二世所做的一个梦,梦中国王接获安拉嘱言:“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水上”。</p><p class="ql-block"> 为实现国王的梦想,摩洛哥举国捐赠,加上海外捐款及政府出资,最终共筹得资金5亿多美元,于1987年8月正式动工。历经5年日夜施工,在用掉30万立方混凝土,4万吨钢材和6.5万吨大理石主材后,终于在1993年8月30日顺利完工启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目前排在沙特阿拉伯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总占地面积9公顷,分露天广场和主体大殿两部分。每周五12:00-14:00祈祷时间,宣礼员乘电梯直达210米高的宣礼塔顶,将呼唤、诵经声传至市内每个角落。此时,除了广场上8万名穆斯林信众,主体大殿内还有2.5万名男、女伊斯兰教徒同时进行祈祷,场面颇为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哈桑二世清真寺由法国建筑设计师米歇尔.班索担纲设计,并由法国一家建筑公司承建。在充分体现阿拉伯、摩尔及柏柏尔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现代科技及新材料,使之成为当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例如,宣礼塔顶安装的镭射(激光)装置,可将光束直射到35公里之外的地方,当然必须永远指向麦加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还有主体大殿的巨大木制穹顶是活动的,可通过遥控闭合。当夏季室内温度过高时,只需将精美的木雕穹顶打开5分钟,即可达到快速散热降温的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外,当冬季气温下降,长200米,宽100米,高60米的主体大殿的大理石地板还可以自动加热。另外,为防止来自大西洋含盐湿气的腐蚀,清真寺全部25扇自动门皆由钛合金铸就,尤其是35吨重的正门,无需钥匙,采用了密码技术,据说只有国王来了才会打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门太多,虽然尽量多拍了几个,但还真不知道哪个是正门,似乎应该是上图正中最大的这个。如果让中国来设计,肯定直接上人脸识别,指纹都省了,撬都撬不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内部装修极为精致奢华,皆以昂贵的优质大理石及五彩斑斓的马赛克为主材,墙面遍布阿拉伯几何图案,祈祷日红地毯会铺遍整个大殿。两排由数个大理石立柱组合成的方形巨柱,支撑着两列同样精雕细琢的大理石拱廊,在高悬的硕大金制水晶灯照射下,𦒉𦒉生辉,光彩夺目,相得益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穆斯林世界,即便是集体祈祷,男女也必须严格分开无接触进行。哈桑二世清真寺是通过在主体大殿两侧,加设夹层的方式来解决的。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厅两侧的木质夹层跨度非常之大,有梁无柱,通体雕花,甚至连底部的纵横木梁及阁板都非雕既绘,镂金错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之前我所见过的清真寺要么只接待男性教徒,要么另设非常简陋的偏殿、偏院供女教徒祈祷,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对女教徒的尊重,这在穆斯林世界可谓独树一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都知道穆斯林祈祷前要求净身,所以哈桑二世清真寺在负一层设有6000平米的浴场,可共1400人同时沐浴。浴场内部不仅建有大大小小45个大理石莲花喷泉,以及600个水龙头供自助洗浴,还附设有摩尔浴蒸汽房、加热海水泳池以及搓澡、理发、药蒸等收费服务项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外,负一层还设有4000平米的古兰经学院、图书馆 、会议厅,以及可容纳1100辆汽车的停车场。图书馆内珍藏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赠送的千年古兰经真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结束参观重新回到哈桑二世清真寺前的广场,回望那直刺蓝天210米高的宣礼塔,感觉它很像我们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那已深度倾斜的长长阴影提示我们卡萨布兰卡的黄昏即将来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晚是我们摩洛哥此行的最后一个夜晚,明早即将启程回国,于是饭后大家纷纷上街闲逛。卡萨布兰卡的夜晚,星空下的朦胧街灯闪烁着浪漫的光芒,整座城市充满了令人心醉神迷的独特韵味。在阿拉伯、伊斯兰、高卢和地中海多种文化的碰撞、融合中,放眼全球摩洛哥似乎是穆斯林世界中最为世俗化的国家之一,不幸也是全球最大的大麻生产国之一,所以卡萨布兰卡的夜晚虽然迷人,但似乎也只能浅尝辄止。 (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摩洛哥游记目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拉喀什(上、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 哈杜筑垒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撒哈拉沙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欧洲小镇-伊芙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菲斯古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梅克内斯&沃鲁比利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舍夫沙万&缔头万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丹吉尔&艾西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都拉巴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萨布兰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