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钟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最为钟姓认可的是源于子姓一说,属以邑为氏。 二是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 三出自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远祖钟烈,黄帝十七世孙商汤的后裔。武王伐纣,微子启仍回原封地东海(今江苏沛县)。"三监"之乱后,周公旦奉成王之命发兵平叛武庚,废"三监",迎来微子启,将其封在商丘,国号宋。宋国于宋偃公时分封宗室为大夫,食采钟邑。公元前286年,宋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国破之后,烈公前往许州襄城(始皇设为颍川郡)隐居,以封邑为姓,是为钟姓,堂号"颍川堂",祖山为中岳嵩山。</p><p class="ql-block"> 舟山钟姓,谱载始于清朝,迁自镇海等地。</p><p class="ql-block"> 舟山金塘钟姓。《舟山金塘钟氏宗谱》,2025年钟友年、钟海明、钟继雷、钟国勇、钟世国等编纂,王伟祥编审。章节体例。序、第一章凡例、第二章金塘钟氏源流、第三章家训、第四章排行、第五章世系图、第六章世系录、第七章人物录等。共计十八章。另附金塘镇人民政府贺信、余庆录。金塘钟氏,原有旧谱,因故佚失。民国十八年,金塘前厂三益堂曾修编支谱。</p><p class="ql-block"> 先祖钟公,失讳,志字辈。始迁祖奕(元)亮,清康熙年间会同兄弟自镇海钟包村迁徙金塘大象前厂,拓基肇始,繁衍后代。后来,各房开枝散叶,分迁金塘各处,回迁镇海,远徙朱家尖、桃花、大洋山及岱山等地。也有族人在乾隆、嘉庆等朝,继续自镇海钟包村迁徙金塘、沥港、桃花、定海城区和岱山等地。自元字辈迁入金塘大象地,迄今已传12代,族人聚居地有金塘大象、小湾里、黄泥坎、大平山、沥港,朱家尖龙头坑、小乌石塘,桃花后沙头、李家岗、水坑、磨盘,岱山南峰、沙洋,嵊泗洋山等20处。 </p><p class="ql-block"> 2025年清明节,金塘钟氏在金塘大象举行《舟山金塘钟氏宗谱》圆谱庆典。族贤三百,祭祖禀告,共襄盛举,颁领宗谱,席开满堂。古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沧海桑田,个人渺小,受之父母的生命终将消亡,而受之长辈的名字,却能书于宗谱而寿至千年,伴随宗族继续前行。宗谱成,庆典毕,亲情浓,原先对修谱活动态度淡漠、不屑一顾、甚至公开反对者,幡然醒悟,家族意识油然而生,纷纷要求将自己的姓名补入宗谱。金塘钟氏研究会拟为新谱附补,将未写入族谱的名录补进。同时,将圆谱庆典盛况记录于谱。</p><p class="ql-block"> 金塘钟氏排行:意观曰人水,良志元士朝,廷清廉惠信,景秀建安宁,礼义绍祖德,文光奕世隆,开继有贤氤,运会振宗声。</p><p class="ql-block"> (谱藏天一阁博物院、舟山图书馆等)</p><p class="ql-block"> 慈溪钟姓。《慈溪钟氏宗谱》,宝勅堂,清咸丰十年(1861)钟承业纂修。 清乾隆年间,慈溪钟氏迁入定海册子桃夭门,迄今已逾10代,传至“家”字辈。慈溪钟姓排行:士震巽离坤,兑国尚贤良,家敦孝友大,本维崇世业,克守宽乃致。</p><p class="ql-block"> (谱藏册子钟氏族人)</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年间,另一支慈溪钟氏迁徙定海洋岙甬庆村。迄今逾10代。排行:仲昭时口口口。</p><p class="ql-block"> 舟山钟姓户籍人口484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42%,列全市百家姓第52位。其中,定海区2293人,普陀区1484人,岱山县723人,嵊泗县347人。主要聚居地金塘、朱家尖、桃花、册子、南峰、沙洋、大洋山、六横等地。</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5日,舟山金塘钟氏圆谱庆典上,主编钟友年向天一阁博物院代表应芳舟研究员捐赠《舟山金塘钟氏宗谱》。</p> <p class="ql-block">参加《舟山金塘钟氏宗谱》圆谱庆典的嘉宾和族人。自左起应芳舟、许奎义、王伟祥、钟秀仁、张天龙、杨先烘、胡本祥。</p> <p class="ql-block">参加圆谱庆典的几位舟山市机关退休同仁</p> <p class="ql-block">参加游谱活动的族人,手捧宗谱进入举办庆典仪式的大丰文化礼堂</p> <p class="ql-block">慈溪钟氏排行,谱藏册子钟氏族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