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南部欧之旅(六)—托莱多(Toledo)11/21/2024

Gaoman Gu

<p class="ql-block">托莱多是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查自治区首府和托莱多省省会,是西班牙的一个古城。托莱多的历史颇为复杂,公元前192年被罗马人占领。公元527年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并在此定都。公元771年被摩尔人攻陷。1085年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收复该城后,成为卡斯蒂利亚王国首府和全国宗教中心。1561年腓力二世迁都马德里,托莱多从此衰落,但宗教地位依然如故,至今仍是西班牙红衣大主教驻地。</p><p class="ql-block">‍被多个异族占领和统治,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为托莱多留下了珍贵的艺术和历史遗产,也使托莱多成为西班牙民族融合的缩影。从摩尔人占领起,托菜多的莫扎拉布(摩尔人统治时期的西班牙基督教徒)、摩尔人和犹太人,友善和平共居此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在此并存共容,托莱多由此成为“三种文化之都”。</p> <p class="ql-block">‍托菜多古建筑保存完好,包括哥特式、穆迪哈尔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式的各类教堂、寺院、修道院、王宫、城墙、博物馆等古建筑70多处。托菜多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为人类遗产城市。</p><p class="ql-block">托莱多位于马德里以南70公里处,塔霍河环绕大半个城市。我们在进城前停下来,眺望托莱多古城堡远景。气势雄伟的城堡坐落在托莱多的制高点上,十六世纪中叶时是查理五世国王的王宫。城堡成正方形,四角有四个方形尖顶塔楼。数百年来,这座城堡雕刻着西班牙民族盛衰史的各种印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萨格拉门(</span>Peurta Nuevo Bisagra)</p><p class="ql-block">‍托莱多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是多个种族的交汇点,曾是各种思想的融炉,曾是文化的发源地。托莱多是罗马帝国查理五世皇帝十六世纪中叶决心要美化的城市,他要动工扩建和改建城堡,并要为城市重建一个堂皇的入口。‍这个城门叫比萨格拉门,朝北,由于东西、南有塔霍河隔断,这个门是进入托莱多城的必由之路和正门,它与北部的平原相连。</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居民区的建筑物依旧,从上世纪以来没有变动。</p> <p class="ql-block">大门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街道十分狭窄,但是在这么窄的街道上,我们親眼所见车辆能巧妙的通过。</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方很小,所以家家户户都在窗户上做文章,建有各种形式的阳台,阳台上都摆着鲜花。</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大教堂(Cathedral de Toledo)</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托莱多大教堂位于马德里城南附近托莱多城内圣伊萨贝尔街‍。</span>这座教堂是阿方索八世国王和他的顾问兼助手,希梅尼斯.德. 拉达大主教认为需要建造一座大教堂,以纪念1212年的纳瓦斯. 德. 托洛萨之战的胜利,也就是阿拉伯纪年史中的“厄运之战”,从根本上削弱了西班牙国土上的阿尔莫哈特政权。</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建于1227年至1493年,当时是西班牙基督教教会总教区的第一大教堂,现在是西班牙三座13世纪哥特式主教堂之一,也是西班牙首席红衣大主教驻地。教堂主体为法国哥特式和西班牙哥特式风格相结合的建筑,长112米,宽56米,高45米,有88根大石柱支撑着着,周围有22个小小祠堂。教堂正门左侧的钟楼高90米,上面挂着一口17.5吨重的大钟。教堂内部装潢吸收了穆德哈尔等其他风格,又花了200年,于18年世纪才宣告完成。</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广场(Plaza del Ayuntamiento)</p> <p class="ql-block">街上有许多纪念品商店,以瓷器,佐料,手工制作手饰多见。</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不仅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和风格迂回的建筑闻名于世,刀剑等冷兵器和金属相嵌画也是这个城市独家经营的手工艺品。这家商店专卖盔甲、刀剑和其他武器。</p> <p class="ql-block">圣多美教堂(Iglesia de Santo Tome)</p><p class="ql-block">‍圣多美教堂是14世纪住在托莱多的阿拉伯人所建的穆德哈尔风格的建筑,由于教堂内珍藏着一副格雷戈的名画《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而大有名声。其实它是一个悼念唐·贡萨洛·鲁伊斯·德·托莱多(Don Conzalo Ruiz de Toledo)的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奥尔加斯的原籍是托莱多的贵族,担任过卡斯蒂利亚的公证。大律师生前向宗教机构慷慨奉献,行善良多。‍奥尔加斯伯爵留有遗嘱,要求奥尔加斯的居民每年都用实物和金钱帮助圣多美教区的神父和贫苦人。过了一些年后,居民不再出力捐献了,教区神甫进行诉讼获胜,所以要对这位慈善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贡萨洛·鲁伊斯的墓</span>上挂一幅油画来追忆传说中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世代相传着这样的传说,在他的葬礼上,在场的人们惊呆了,因为看到圣奥古斯丁和圣斯蒂凡两位神从天而降,抬起遗体放入墓穴,还听到他们说“谁为上帝和神效力,谁能荣获此等嘉奖”。</p><p class="ql-block">‍此画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喻人间。画中年迈的圣奥古斯丁主教扶着死者的背;少年执事圣斯蒂凡的手托着白色的裹布,从腿部抬着贡萨洛·鲁伊斯的躯体。画面上的真人是那些参加葬礼的托莱多的精英。那个手拿火把的少年是画师的儿子,名叫霍尔赫.曼努埃尔。画面中16世纪的人居然出现在14世纪死者的葬礼中等一些令人费解的笔触,显示了作者的绘画绝技。</p><p class="ql-block">‍画面上部是天神、天使和云彩,将死者的灵魂回到上帝那里复生。顶部的是披着白色服装的基督;左侧是为死者说情的圣母;右侧是施洗人圣约翰。这个三角人圈表明了天上的精神世界,灵魂升天,躯体留在人间。</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属于人类文化宝库的顶峰之作,它充分体现了人的创造力和对技巧的掌握,画家自信的发挥了艺术家的灵感以及诗人的想象和豪情。该画是圣多美教堂的神父托格雷戈所画,以纪念已经死去200年的奥尔加斯伯爵。作者格雷戈于1586年完工后,于圣诞节把这幅画挂在这墓上。</p> <p class="ql-block">白色圣玛利亚犹太教堂(Santa Maria White Synagogue)</p><p class="ql-block">‍托莱多拥有昔日西班牙最豪华最有名的犹太教堂,它的两幢建筑载着从前的光辉保存至今。除了这座教堂,另一幢只用它作为街名来纪念。</p> <p class="ql-block">关于教堂的建筑有很多说法,有的说是阿方索八世的钱粮官尤赛夫. 本. 索.桑于1205年修建;另有专家认定这就是阿尔. 马利金犹太教堂。这座犹太教堂约在1405年转为由天主教使用。它也曾作为教堂、军营和仓库使用。这座教堂如此饱经沧桑,依然保存至今,实属奇迹。</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教堂室内长28公尺,宽20公尺,分为五个部分。八角形柱子支撑着许多造型精美的马蹄状拱洞,柱头装饰用灰浆塑成,在此类建筑中绝无仅有。</p> 厅堂前部有两个祭台。 <p class="ql-block">地面上排成行的圆形牛眼窗户是该建筑的光照设计。</p> <p class="ql-block">圣. 胡安德洛斯雷耶斯修道院(Monastery of San Juan de los Reyes),也称圣.胡安皇家修道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胡安皇家修道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天主教方济各会修道院。</span>始建于1476年,由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兴建,为了庆祝他们的儿子胡安王子的出生,并纪念在1476年托罗战役中战胜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的军队,修道院最终于1504年完工。</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选择在托莱多因为该城位于西班牙的地理中心,且是西哥特王国的故都。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原本计划将他们的遗体安葬在这里,但后来在1492年到格拉纳达后,他们选择葬在格拉纳达。修道院在拿破仑攻陷时损毁严重,经过反复修整,于1954年修道院重新归方剂各会所有。</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不开门,仅看一下外观也有所感悟。</p> <p class="ql-block">下了山,通过一条狭窄的街道,到了阿尔坎塔拉桥前。</p> <p class="ql-block">阿尔坎塔拉桥(Alcantara Bridge)</p><p class="ql-block">‍阿尔坎特拉乔横跨古斯河,这座石拱桥有六个半圆形孔和桥墩组成,桥宽8米,高72米高,桥墩<span style="font-size:18px;">9米见方,用重约八吨的大型拱块砌筑,无装饰。是世界公认现存最早的石头拱桥。</span></p><p class="ql-block">‍该桥由拉塞(Lacer)于公元98-105年建造,以纪念图拉针皇帝,拉塞后死后葬于桥旁左岸。</p><p class="ql-block">‍塔霍河流过平川到达托莱多城,在这里河道变窄,河水绕过托莱多所在的石岗,在两座花岗岩的石山之间一泻千里。阿尔坎塔拉桥的大桥孔恰好跨骑在河道狭窄之处。</p> <p class="ql-block">西哥德人保持并使用过此桥。回教徒初到时这座桥梁完好无损。后来阿布.阿尔.拉赫曼三世在932年降服了托莱多,第一件事就是整修这座桥梁,但是居民们力图自治,多次破坏桥梁以此抗争。1257年大水灾又损害过桥梁,国王阿方索十世下令再次修桥,阿尔坎塔拉桥见证了托莱多的历史变迁。</p> 桥的一端 <p class="ql-block">在桥上看塔霍河绿色的水和托莱多城堡。</p> <p class="ql-block">阿尔坎塔拉桥原有两个桥头堡,现今只有一个,它在1484年改建时加了天主教女王夫妇的王室徽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