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载东江情长 护源梦因爱续航

魅力寻乌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东深供水60周年纪念日。“到底哪条河是东江的源河,曾经颇有争议。”</p> <p class="ql-block">从地图上看,东江在广东省龙川县合河坝以上有二源:东源为寻乌水,西源为定南水(又名九曲河)。江西省科考小组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对两条河的多年平均径流量、降水量、河长及河流域面积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寻乌水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定南水,科考小组最终结论——东江的源河为寻乌水三桐河,源头位于桠髻钵山南侧,发源地为桠髻钵山。2004年6月27日,江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最后评审,一致确定:科考小组得出的结论“数据可靠、结论正确”。至此,东江源头所在地有了权威认定。清清东江水,宛如一条绿色的丝带,连接着江西、广东和香港。它发源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三标乡桠髻钵山,源区主要包括赣州市的寻乌、安远、定南三县。东江流域地势变化大,河段两岸风光优美,素有“千里画廊”之美称。其水量充沛,水质优良,哺育着流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城市。在水利部举办的第二届寻找“最美家乡河”活动中,东江成为广东唯一入选的河流。东江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它被誉为“政治水、经济水、生命水、生态水”。20世纪60年代,香港遭遇大旱,水荒使350万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国家特批专款3800万元,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建设东深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济香港同胞。该工程于1964年2月20日动工兴建,1965年3月1日正式向香港供水,结束了香港严重缺水的历史。东江如一条血脉紧连赣粤港,对港供水成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生动实践,赋予东江独特的政治意义。东江还为香港、深圳、河源、惠州、东莞、广州等地近5000万人提供供水重任,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对水资源依赖极高,东江每年为其提供约8.2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源,为香港的繁荣奠定基础。深圳的发展、东莞的制造业以及广州的经济中心地位,都离不开东江水的保障。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却足以让东江水孕育无数动人故事。我,生于东江源头寻乌县三标乡,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理都刻进了我的生命,每一次日出日落、每一场风雨,我都与之相伴。对家乡的炽热眷恋,让我投身东江源生态保护事业,至今已十余载。</p> <p class="ql-block">回忆往事,历历在目。2014年9月12日,寻乌县东江源生态保护协会成立,这是我护源梦的起点,我有幸成为发起人,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自此踏上这条满是挑战与希望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成立次月的重阳节,我们举办了“情系东江源、爱心环保行”第一次护源活动。秋意正浓,漫山金黄,志愿者们的热情比那秋阳还炽热。我们沿着东江源的河道,一寸一寸地清理垃圾,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脚步蹒跚却眼神坚定地加入我们。他缓缓说道:“我在这儿生活了一辈子,看着东江源长大,它就像我的亲人,我也想为它做点什么。”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明白,保护东江源,是每一个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之人的共同心心愿。</p> <p class="ql-block">保护项山甑,爱心环保行”活动同样刻骨铭心。项山甑,那是东江源的生态屏障,有着摄人心魄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宝藏。我们志愿者徒步穿梭在山林间,一边清理垃圾,一边进行生态监测。山路崎岖,每一步都充满艰辛,汗水湿透衣衫,又被山风吹干,留下一片片盐渍。但当看到项山甑的生态环境在我们的努力下逐渐改善,山林愈发葱郁,溪水愈发清澈,心中的成就感难以言表,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继续前行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2015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2月2日,首届东江源论坛成功举办。我站在台上,望着台下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环保人士和热心市民,紧张又激动。我分享着我们的保护经历,那些在风雨中坚守的日子、那些与困难博弈的时刻,也倾听着他们的宝贵建议。这次论坛,为东江源的保护工作打开了全新的视野,让我们结识了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朋友,为后续的合作铺就了坚实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同年3月,为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东深供水”运行50周年,我们举办了“情系东江源、净水万人行”大型系列志愿活动。活动当天,场面震撼人心,数不清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万名朝气蓬勃的学生,喊着“保护东江源我们在行动”。的口号,声音响彻天地。那激昂的呼喊,是我们对守护东江源最坚定的誓言,仿佛要让全世界都听到我们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五月,我开启了从深圳水库溯源而上直至东江源头桠髻钵山的全程探源之旅。沿着东江前行,我看到它滋养着繁华都市,高楼大厦在它的润泽下拔地而起;也看到它润泽着宁静乡村,田间地头因它生机勃勃。生命在它的怀抱中繁衍,城市在它的滋养下繁荣。当我终于站在桠髻钵山的源头,望着那潺潺清泉,心中满是敬畏。这股清泉,汇聚成了东江,成为了赣粤港人民的生命之源,也让我守护它的信念更加坚定不移。</p> <p class="ql-block">015年10月25日,我有幸参加首届世界生态系统治理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里,与世界各国的专家共同研讨生态系统治理问题。能代表东江源站在这个舞台上,我无比骄傲,但想到肩负的责任,又深感压力。在那里,我看到了世界各地先进的生态保护理念和技术,心中满是渴望,激励我们在东江源保护的道路上大步向前。</p> <p class="ql-block">016年新年第一天的皮划艇漂流活动,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意义的旅程。两岸三地、海内海外三十多人齐聚东江,我们划着皮划艇,从东江源一路向下,全程近600公里,历时十五天。沿途,东江两岸的美景如诗如画,它时而温柔,水波荡漾;时而有力,奔腾向前。每到一处,我们都向当地居民宣传保护东江的理念,看到他们热情的回应,我知道,我们传递的爱与责任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当权威检测结果显示源头水水质超一类标准时,大家欢呼雀跃,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心中满是对源头人民的敬佩和满满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寻乌县东江源生态保护协会</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