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是"辽宁省历史文化名镇",素有“顺口溜之乡”美誉。尤其是那首“城子坦路不平,瘸子走道乱撅腚,一瘸一拐摇晃行,不是我瘸是路不平”更脍炙人口,曾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 这不禁让我不由想起十来岁时,城子坦家家户户义务砸石仔铺路,终于结束了没有柏油路的历史。从此,大街上乱撅腚的“瘸子”还真是少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更想到了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曲调的由来,也与家乡的顺口溜有关。</p> <p class="ql-block"> 那是1990年春天,我到海军政治学院参加宣传干部集训。一天,有个老干事问我说,你知道《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是怎样来的吗?看我摇了摇头,他用京腔认真地说,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战友文工团团长晨耕说,下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游行,全团同志都要去参加。许多同志提议说,我们是文工团,游行应该有首歌啊。说完,大家将目光“唰”地投向了队长生茂和洪源。生茂便对洪源说:“你写词快,写首歌词吧,午饭前一定要交给我。”洪源高兴地说:“我马上就写。”于是,这个重任落在了作曲家生茂和词作家洪源身上了。</p> <p class="ql-block"> 1962年8月5日,雷锋同志因公牺牲后,中央军委和沈阳军区都发出了《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通知》,人们开始对雷锋同志产生了深深敬意。1961年5月2日,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在《前进报》上看到了郑春满同志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后,感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在抢救两个孩子的生命,与怒涛漩涡搏斗中,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我为失去这样好的阶级兄弟而感到十分沉痛。同时,也为有这样一个在党和毛主席教导下,在革命军队红炉里溶炼成长起来的真正优秀的阶级兄弟,而感到光荣和骄傲,我要学习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孰不知郑春满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就发生在城子坦吊桥河。</p><p class="ql-block"> “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周恩来总理的题词,给洪源作词以极大的影响,按约定时间,他很低快就写完了歌词,歌名就取自歌词的头一句。</p><p class="ql-block"> 生茂拿到歌词后,立即仔细研读起来,吃饭时两眼也没有离开歌词。这时,一位老家城子坦的老兵正在文工团跑龙套,一听说下午可以到天安门广场游行了,高兴地竟唱起了他小时候学的一首儿歌:“瘸子走路乱撅腚,不是我瘸是路不平……”他一边唱还一瘸一拐地表演着。也许受到他唱这首儿歌的启发,两位老师顿时就来了灵感,按着儿歌的曲子“5·321|5—|123|5—……”哼起来了,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作曲。接着,他从头到尾,又小声试唱了两遍。觉得可以了,他就赶紧叫一位队员抄在食堂门前的黑板上,让吃完饭的队员试唱,并提修改意见。大家唱了几遍,感觉都挺好。就这样从作词到谱曲,仅用了短短三个来小时,《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就诞生了。</p> <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天安门广场红旗漫卷,人海如潮,“向雷锋同志学习”口号声此起彼伏。战友文工团队员们那充满激情的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气势激昂,琅琅上口,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众多群众,为歌曲迅速推广和流传奠定广坚实基础 。当时,把这位〝跑龙套”的城子坦老兵乐得够嗄的,常将此事作为谈资,而引以为自豪。从此,“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惜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歌声,响彻神州大地,创造了中国歌曲的神话。作为一首特有的旋律和激情,感染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p><p class="ql-block"> 与之有点源缘的是,听着这首歌成长起来的全国闻名海军〝雷锋团长”刘德全之妻吕嫦燕大姐,就是“千年古镇”城子坦人。</p><p class="ql-block"> 相信这不是调侃,因为那首顺口溜的曲调儿,的确与《学习雷锋好榜样》相差不多。</p><p class="ql-block"> 摘自(北京《军休之光 》2025年03月02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