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序 </p><p class="ql-block"> 1956年初,我出生在南昌县渡头公社(现并入幽兰镇)的一个穷乡村,村子很小,不足20户人家,偏僻而封闭。印象中6岁前似乎没有出过村子。也就在这一年,大我11岁的姐姐远嫁永修,母亲带着我行至8里之外的乌沙港(武溪)乘马车嘀嗒嘀嗒地来到罗家集,然后转公交车到达省会城市南昌,第二天坐绿皮火车至永修县城涂家埠。后来姐姐随姐夫调往都昌县,有机会常从南昌港搭轮船穿过烟波浩渺的潘阳湖到达都昌县城,这些经历打开了我了解世界的窗口。</p><p class="ql-block"> 1982年元旦,我怀揣着姐姐提供的400元人民币和妻子卢普萍旅行结婚,当时还很少有旅行社,我们自由行,历时近半个月,游杭州西湖,逛上海外滩,赏苏州园林,登南京中山陵,后乘游轮顺江南下至九江,上庐山看日出,几乎把这一带的景点一网打尽,在当时算是时髦了一回,新潮了一回,也激发了我们对旅游的浓厚兴趣。</p><p class="ql-block"> 闲云峰上坐,野鹤浪里飞。参加工作特别是2016年退休后,我们遍游境內所有省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茫茫戈壁,浩浩大海,名山大川,名胜佳境,都留下了我们的脚印,还先后出游韩国、朝鲜、美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墨西哥、埃及、意大利、焚帝冈、法国、德国、瑞士、比利时、卢森堡、日本、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澳门、丹麦、芬兰、瑞典、挪威、立陶宛、爱沙尼亚、俄罗斯、柬甫寨、阿联酋等境外31个国家和地区,脚印遍布五大洲。</p><p class="ql-block"> 听四海涛声,览五洲风云,观世间百态,读历史文化,察多元世界,体风土人情,丰富了生活,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深感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旅游使我对这个地球家园有了更客观、更全面的认知。纵然一无所有,但心中拥有美丽的祖国,多彩的世界,此生无憾!</p><p class="ql-block"> 感谢我的女儿徐丹和卢玫(随母亲姓),她们的自立,为我们提供了说走就走的时间自由;感谢有着相同兴趣的妻子卢普萍,伴随我走遍祖国大地,漫游天涯海角;感谢政府,为我们持续出游提供了不菲的退休金支撑。</p><p class="ql-block"> 本不想给这个世界制造文化垃圾,恩师万嘉勋多次建议我将自己的游记整理成册,女儿徐丹也劝我给她们留点精神纪念,于是在古稀之年,挑选了自己近些年来在《美篇》中发表的部分流水账式的(有的近乎图片说明)文章委托徐徐先生的盛欣广告公司印制成《脚印》。</p><p class="ql-block"> 文章內容分境内游和境外游两部分,每部分按实际出游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文章不作学术考证,不引经据典,力求文从字顺,用大众化的语言将自己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由于仓促,难免出现纰漏,望得到大家的谅解。</p><p class="ql-block"> 我将此书呈献给我的那些有旅游兴趣,但没有机会或条件出游的同学和亲朋好友们,共享旅游的快乐,仅此而已。</p><p class="ql-block"> 生命仍在进行,脚印也将继续延伸。</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于莲塘澄碧湖畔梦里水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