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日(农历二月二日)龙台头之日前卫镇大刘村举行盛大的社火庙会。早上十点钟我们开车前往,堵车人多是我遇料之中的事。开车从北原翻过鲸鱼沟到南原巩村右转到香村车辆己排成长龙,自行车,电动三轮车,摩托车,和行人搅拌到一起齐拥大刘村方向。到滕寨村已为停车发愁!无法停车,只能随车流继续前行,还好快到目的地时前方交警指挥车辆右转驶入麦地里才停下车,步行来到社火现场。</p><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左边几百亩麦地里锣鼓喧天,彩旗飘杨,路上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各种小吃琳朗满目,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云霄。前来助兴的十一个村社排放整齐,锣鼓敲的热火潮天!环望周边人山人海!望不到头。中午2点天空彩色花炮直冲云霄!大刘村社火局总指挥部宣布活动开始!首先出场的是东道主大刘村锣鼓队,平头桌,芯子紧跟其后,接着是前来助兴的长安区炮里锣鼓队,东岭,南布村,南桑村,白鹿村,西巩村等十一个社火局碌继从指挥部台前走过。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柳木腿表演,他们身穿古服戏衣,手拿大刀长茅,面目狰狞,时而风声鹤唳大步向前!时而酒醉不醒东倒西歪,稠密的人群不时发出惊叫声!纳喊声!′真让人大饱眼福。接下来高高的芯子形态多样,排列有续,按指定线路行驶,上百亩麦地里人头攒动,东跑西走,南来北往,人们的目光跟随着社火队伍,目送着远去的彩旗,高高的柳木腿,慢慢疏散到四面八方,走向回家的路上,此时已到下午5点多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社火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活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人类为了战胜野兽而生存,常在猎兽之后庆贺,或聚会扮兽庆贺,教育后代,树立智、勇、谋各方本领,这就是最早的扮兽戏和“村傩”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社火的起源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密切相关。“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和火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形成了对土地和火的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活动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形成了规模盛大、内容繁杂的民间娱乐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社火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在北方地区,社火包括踩高跷、耍狮、扭秧歌、跑旱船、打铁花、耍腰鼓、骑竹马等活动。在南方地区,社火则更多地与对菩萨、历朝文臣武将的祭祀有关,形成丰富多彩的祭祀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社火不仅是一种民间娱乐活动,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人们对“神”的崇拜的表达,更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文化娱乐活动。在现代,社火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民俗,继续在各种节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社火主要分为平头桌子和芯子桌子两大类。平头桌子,灵活多变,可以年年更换。一般一桌子上一个娃。一桌社火就是一本戏中的一折。人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不会看的人对这本戏的来龙去脉一点看都不懂。对人物的身上该穿什么衣服,头上该戴什么,手里该拿什么道具就更不懂了。</p><p class="ql-block"> ′平头桌子,主要欣赏的恰恰就是这此。另外,社火娃身上穿的衣服是否新鲜,脸谱是否画得正确干净。社火娃展拓不展拓,手要不时地来回摆动,这些都是评判平头桌子的主要条件。</p><p class="ql-block"> 对于一个对历史故事一窍不通的人来说,平头桌,过于呆板,仿佛爷相一般,端端地站立在你的面前。没有什么看头。看这些所谓的哑吧戏,那段熟悉的历史故事和背景,深深地在人们的心里被唤醒了。只要你对这段历史故事很熟悉,你就会觉得其实平头桌子,还是比较活灵活现的。平头桌子,可以年年耍社火时,借来使用。桌子上社火娃的扶手都是临时扎绑的。四个人可以轻松地抬起社火桌子。</p><p class="ql-block"> 芯子就大大的不同了,不但桌子是四方形的,比平头桌子体形庞大。而且,还笨重得多。芯子还是固定的桌子,今年用过的桌子,明年仍然使用。芯子桌子都是集体统一制做的。由社火头保管。到了年年耍社火的时候,取出社火芯子桌子。</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持桌子的整体平衡,往往在桌子的下方坠一袋沙石二百多斤。抬芯子的人,很费气力,一张桌子,会安排许多人,中途便于用来替换。现在演变成车拉芯子,人轻松了许多。不用再出那个蛮力了。正月里在田地里大运转。</p><p class="ql-block"> 芯子的桌子是固定的,一般一桌芯子二三层,有的达四五层之高。从第二层开始,每一层二三个社火娃。正好就是一本戏,或一大本戏中的一折。如《奔月》就是一出本戏。其中的常娥,身着彩带,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仿佛常娥独吞了仙丹,正在向月宫飞奔而去。又比如杀庙这折戏,笫一层是韩奇手执钢刀,在钢刀的刀刃上,中间的人是秦香莲。两边是她手拖的一双儿女,她苦苦哀求,"要杀你把我杀了,留我儿和我女儿。"</p><p class="ql-block"> 芯子桌子,中间掏有一个小洞,装上一根钢筋扶手,外面用花纸缠着。最下面的第一层就是社火娃则手扶钢筋棍,拭目而立。</p><p class="ql-block">每桌社火,都是用硬的红纸牌上写着戏目,这桌戏的出处名目。即使不懂戏的人,只要能认得这几个字,看了牌子也就知道这桌社火抬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耍社火前,社火局根据需要打造什么形式的芯子,而且还要合情合理。符合科学依据。先要叫这方面的能工巧匠,在图纸上画一个图样,标明芯子各个点的受力情况。尤其在结构处,芯子是否科学规范,可以减少许多没必要发生的事故。</p><p class="ql-block">芯子既要结实美观,又要新颖独特。然后,把图样,材料拿到经常加工打造芯子的地方,让经验丰富的师傅照样打造。</p><p class="ql-block">好的芯子以惊,险,奇,巧著称。它是社火中最精彩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打造芯子,要根据自己耍社火的规模和实际,有计划地打造。打造芯子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甚止一个月半年才能完成。芯子也可以向兄弟社借。但你得有基础。空手套白狼是不成的。今天任向人家去借。日后,人家耍社火时来向你借,你也得有东西借给人家。亲戚之间也讲究有来有往,今天,我给你帮忙,明天你给我帮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