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日,有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摄于一九八三年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先从左至右读出他们的名字。前排:梁承启、植小红、袁瑶、罗雄英、李美玉、钟怀生、莫来傲;后排:卢阳、邝以陶、罗雄志、蓝春生、梁棉、梁晓、倪罗乔、莫优年、叶可晃。这是一群来自不同单位的有共同梦想的年轻人。</p><p class="ql-block">四十多年了。有些事情记忆模糊了,有些事情记忆犹新。一群二十郎当岁(年纪最大者三十三岁)的文学青年,在当时文化馆馆长周如坤张罗的写作学习班或地方刋物《燕岩》里相逢相识,然后几个人私下聚议下,成立了怀城青年文学社。</p><p class="ql-block">文学社成立后,得到有关官员的支持,以《六月六》名出版了二期文学刊物,以《燕岩》专刋出版了二期文学刋物,均为四开报纸形式。刊物内容丰富多彩,有小说散文诗歌,连环画。一九八四年还想巩固发展,设立章程,设职务,虽有过一些活动,但以后便再没有这么齐整地在一起过。</p><p class="ql-block">怀城青年文学社成立廿五年时,用《西江文艺》特刋号选辑社员作品,出版一期文集,并重选社长另立职务,更改文学社名称,扩展吸收社员至全县范围。</p> <p class="ql-block">四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年的小苗,今已长成大树。画中人有十人成为业余作家、美术家,其中叶可晃、邝以陶、梁承启成为省作家协会会员或诗词楹联协会会员或并联加入省美术家协会成为会员。李美玉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画中人里有植小红、钟怀生、叶可晃、梁棉、李美玉、邝以陶将自己的创作成果结集出版著作。有些人已经停止写作,有些人还在默默耕耘。</p><p class="ql-block">画中人里踏入仕途者科级四人:卢阳、梁棉、倪罗乔、蓝春生;处级三人:邝以陶、叶可晃、莫来傲;厅级一人:莫优年。</p><p class="ql-block">一张老照片,留住了那时候的纯真,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记得当时为拍这张照片花了我半个月工资。扩印照片十六份,有几份照片至今没有送到社员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