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是位于贵州省凯里市下司镇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禹王宫、福建会馆、下司古码头、江西会馆、广东会馆、阳明书院等一批古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当我踏入下司古镇,那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便映入眼帘。门头上方“下司”二字庄重而醒目,下方金色的龙凤图案装饰,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荣耀。这些建筑像是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的老者,静静地伫立着,见证着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镇里,一座横跨水面的石拱桥吸引了我的目光。桥上有人来来往往,桥两侧的亭子式建筑像是给桥戴上了精致的帽子。天空晴朗无云,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那画面美得如同一幅天然的画卷。我站在桥上,微风拂面,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心中满是宁静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着宁静美丽的水乡古镇景色。古色古香的房子临河而建,高低错落,形态各异。有的房子还带有木质阳台或露台,像是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独特的韵味。河水清澈见底,水面平静无波,宛如一条玉带蜿蜒穿过古镇。我沿着河边漫步,感受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的牌匾高悬,下方精美的雕刻图案栩栩如生。我站在这牌匾下,仔细端详着那些图案,仿佛能看到古代工匠们精心雕琢的模样。这些图案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古镇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p> <p class="ql-block">那座古朴典雅的大门楼,上方悬挂着“下司古镇”四个金色大字的牌匾。我站在这大门楼前,仿佛能感受到古镇厚重的历史底蕴。这四个大字不仅仅是简单的标识,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古镇历史的大门。我怀着敬畏之心,缓缓走进古镇,去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青石板路上留下古人雕刻的精美石雕。</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宛如一幅水墨画。木质结构的老式吊脚楼檐下的红色灯笼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小桥横跨河流之上,连接着两岸的道路。远处山丘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我站在河边,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心中满是对这古镇的喜爱与赞美。</p> <p class="ql-block">大码头</p> <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保留着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修建的条石铺砌成扇形的30余米的石级大码头和小码头,分为官用码头和民用码头两种。</p> <p class="ql-block">大码头、老码头与小河湾码头属于民用码头,供民众、商贾使用。</p> <p class="ql-block">小码头属于官用码头,是在雍正年间才开始形成的,是官方的专用码头,只有有功名的读书人才可以使用,民众、商贾禁止使用。</p> <p class="ql-block">据民国七年(1918年)统计,下司有商户197户,从业人员583人。那时,货物运输主要靠船载马驮。每逢场期前一天,省内外船只车马纷至沓来。停泊江上的商船成百上千,船上灯火通宵达旦,倒映江里,灿若繁星。马店门庭若市,客栈商贾云集,餐馆彻夜营业。时人以“小上海”喻之。</p> <p class="ql-block">禹王宫则是两湖会馆的所在地,保存得非常完好,其内部已被辟为博物馆,展示了下司因水而起、因人而彰、因商而兴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古镇戏台做工精美</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木雕展现在门雕、窗雕和柱子上。</p> <p class="ql-block">那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群落,翘角飞檐的屋顶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我穿梭在这些古建筑之间,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散发着古老的气息,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下司犬</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阳明书院,阳明书院始建于明代中后期,后来又经过了多次翻修重建,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其弟子在明万历年间曾在下司讲学,传播王阳明思想,因此后人在此地建设了阳明书院。</p> <p class="ql-block">惜字塔</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 广东会馆建于明代,距今有600多年历史,广东会馆是一座岭南特色的建筑,说明下司古镇自古繁华,有许多广东等各地南来北往的商人在此经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