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海南岛骑行⑦三亚市

罗汉

<p class="ql-block">早上6点多钟起床后,我推窗看天色,只见天高云阔,彩霞满天。</p> 我们去街头小吃店吃过早餐,骑上正路已经是8点多钟了。 在经过莺歌海镇新一村道路交叉口时,我看见路旁竖着的一块黄黑两色的牌子,上书“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此生必驾,1000公里,盐恬党建文旅基地,天空之镜,莺歌海”等文字。 嗯嗯嗯,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此生必驾,我们这次不就驾着自行车来了嘛!我相信以后,我们还会开车再来自驾游的。 <p class="ql-block">海盐生产发端于炎帝神农时代宿沙氏的“煮海为盐”。</p> 海盐是指以海水为原料,通过日晒蒸发、结晶等自然过程制成的盐。海盐和矿盐的主要区别在于来源、加工过程、价格、口感和健康影响等几个方面。 <p class="ql-block">在海南岛上共有三大盐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洋浦的千年古盐田、东方盐场和莺歌海盐场。与前两个盐场相比,莺歌海盐场虽然仅有几十年历史,但却是华南地区后来居上,首屈一指的大盐场。</p> 在《莺歌海盐场场志》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1958年3月,5600多名转业、退伍官兵乘着军舰来到莺歌海,缺淡水,他们就从数十里外运过来;缺蔬菜,就改良盐碱地;缺房屋,就搭建茅草棚……他们用“以一当十,十当百,誓把荒滩变银山”的豪情壮志,掀开了海南制盐历史崭新的一页。 在六十多年前,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的郭沫若先生曾用诗歌来赞美莺歌海盐场:“盐田万顷莺歌海,四季常春极乐园。驱遣阳光充炭火,烧干海水变银山。” <p class="ql-block">天空之镜,平整明亮,物象镜像,毫无二致,静谧的盐田,静谧的村庄,呈现出一派温馨而又祥和的气象。</p> 骑行在路上,我们看见了山,看见了湖,看见了椰林,看见了牛和羊,看见了惊飞的白鹭,看见了成熟的玉米地,看见了农民朋友在插秧…… <p class="ql-block">对于一切有纪念意义和有审美价值的景象,我向来就是象征性地拍摄一、两张照片就想拍屁股走人了。而酷爱摄影的小雨则不然,非要不厌其烦地一景多拍来定格美好画面。虽然其拍摄过程耽误的时间较多,但却为我后期编写“看图说话”似的骑行日志,起到了唤醒记忆的裨益作用。</p> 龙栖湾波波利海岸,位于三亚市与乐东县的交界处,这里是北纬18度以南黄金度假带。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三亚欢迎您! 三亚绝美的海滨风光使其成了中国最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享有“东方夏威夷”的美誉。 在二十年间的春夏秋冬各个季节里,我曾经多次来过三亚旅居,我个人感觉,三亚的热闹程度似乎超过了省会城市海口。 <p class="ql-block">对于海南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我的确是知之甚少,能够讲得出的故事还是通过青少年时期观看过电影《红色娘子军》,才略知一二。</p> 我们一路骑行过来,也看见过不少的“革命老区XX村”“XX县革命烈士陵园”,我都是不明就里,一头雾水。 梅东村位于海南三亚市崖州区西部,是一个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个村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梅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的革命斗争,体现了老区人民坚定的信念和革命到底的决心。梅东村不仅是被英雄鲜血染红的土地,也是一座被“信仰之光”照耀的村庄。 我已有好些年没有来过以“美丽创世”为城市精神主题词的三亚了,城市变化确实很大,大街小巷旧貌换新颜,整座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景象。 三亚南山国家AAAAA旅游景区,中国佛教名山胜地。其中,1998年被确认为世界首尊最大的108米海上金玉观世音菩萨塑像,是闻名全海南的“镇岛之宝”。 据佛教经典记载,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为了救度芸芸众生,发了十二大愿,其中第二愿即是"常居南海愿"。中国传扬千古的名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则更道出了南山与福寿文化的悠久渊源。 据坊间传说,自从有了这尊大佛,海南的地界上就风平浪静,顺风顺水了,每年到此烧香拜佛的人也是接踵比肩,络绎不绝。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自己过去的经历息息相关。曾经,我也迷信过占卜和算命之类的玄学,也去烧过香拜过佛,但经过发生在自己身上以及亲戚朋友身上的一些吉凶祸福的事情验证,不是不准、不灵,而是很不准、很不灵。 <p class="ql-block">我在,故我思。我坚信,所有神灵都是虚构的,只有生活才是真实的。于是,如梦初醒,广开聋聩的我从此不再盲目崇拜,不再一味迷信了,我只践行“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双亲的中华传统美德。所以,但凡是没有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宗教场所,我是持参不参观都无所谓的态度,每到一处旅游景点看见有旁门左道的抽签算命摊位时,我都会绕道而行,从而惹得少得一份抽成的导游们满脸的不高兴。这也是我之所以不太喜欢跟团旅游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过去,我曾多次游览过免费的天涯海角游览区,现已时移事变则需要购买门票。既然我和小雨都经游览过,再加上时间也不容许我们多逗留,所以我们在景区入口处打卡后就算完事了。</p> 面向茫茫大海,身处绵绵沙滩,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突兀在沙滩上的那几块大石头……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钦差大臣苗曹汤巡边至此,勒石镌字“海判南天”,这是天涯海角最早的石刻。“南天一柱”是清代宣统元年(1909)崖知州范云梯题刻。“天涯”石刻是程哲任崖州知州期间的第四年既丁未(公元1727)年题刻的。1945年,王毅将军率部队来到今“天涯海角”景区,看到石刻的“天涯”,感慨万千,便题刻 “海角”二字,让“天之涯海之角”变成完整一体。 由于白天游乐时间多了一些,虽然今天的里程并不长,但到达三亚市区还是日落西山了。 现在已经是夜晚7点半钟,我们还在人稠物攘和红绿灯繁多的三亚湾路上,为寻找食宿地点而不停地奔波。 <p class="ql-block">👇落脚点</p> 二人同行 环岛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