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里山街道元四章,北依太朴山,中心村村庄坐落于来龙山脚,东、西两条溪水抱村环绕汇入村前,形成二水合抱。村庄始建于元代,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一条由太朴山巅蜿蜒曲折而下、直抵元四章村庄的山脉,族人把它看成龙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苍龙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元四章村民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表达的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b></p> <p class="ql-block"><b> 元四章祭龙活动,是以家族群体为主体举行的一项特色民俗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新中国成立前,按照“五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的惯例开展祭祀活动。完整继承了古代祭祀龙神仪式流程,大体分为:迎龙神,献祭品,杀猪宰羊、行叩拜礼,放三目铳,舞马叉,舞龙灯,唱彩,诵祝文,献傩舞等。仪式庄重严肃,象征着龙的传人精神;傩舞队表演,展示传统舞蹈艺术。整个仪式有始有终,井然有序,最后龙旗龙灯队伍环村庄绕行一周,进入祠堂,象征着对龙的敬畏和对祖先的缅怀。</b></p> <p class="ql-block"><b> 元四村的龙抬头祭祀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民间地域文化特色、展示了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还增添了民族文化自信,提升了村民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归属感。既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又营造了村民团结、促进乡村治理、积极向上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每年的二月初二,元四章开展的祭龙神这项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周边民众和来自各地众多摄影爱好者前往拍摄,一时间,活动场地摩肩接踵、人声鼎沸;无人机漫天飞舞,相机、手机,为抢瞬间,争先恐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