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时候知道孟子是“孟母三迁”的故事,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中学时候知道孟子是学习了《孟子二章》,是“舍生取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及天下”;成年以后知道孟子是“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虽千万人,吾往矣”。进入职场终于明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与民同乐”,“仁政”思想,是“权,然后知情重,度,然后知长短”。真正知道孟子是遇见孟国泰教授以后,他对中国教育的执着,他对传统教育弊端的敏锐,他立志教育改革的责任担当,他与先祖跨越千年的话,“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孟子是今天在论坛上遇到了各位同仁大咖,你们的学习思考,你们的实践探索,你们的守正创新,让我眼界开阔,思路清晰,再次感谢论坛提供的平台,感谢孟教授,感谢朱先生,感谢王德增先生,感谢仲校长,感谢论坛上发文,发言的同志们。 </p><p class="ql-block">一、汉代赵岐注释《孟子》时把每一篇都分为上下两部分。《梁惠王上下》是孟子与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的对话,是孟子政治学说的重要篇章,共7章。《公孙丑上下》记载孟子的事迹行为言论,立身处世的态度。共14章。《滕文公上下》,记录孟子与滕文公的谈话,孟子对农家,墨家的观点。共5章。《 高娄上下》,涉及政治和为人处世,论“仁”最多。共28章。《万章上下》有关古代贤王和春秋人物的。共9章。《告子上下》,讨论人性,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也有涉及。共20篇。《尽心上下》有关教育、学习、做人处世的言论,“尽信书,不如无书”。</p><p class="ql-block">二、从四个维度解读孟国泰先生与先祖孟子跨越时空的对话:</p><p class="ql-block">(一)、教育本质的透视,孟子主张“人皆可为尧舜”,对万民普及教育,是自上而下的,由外而内的,是输入式的,孟国泰先生“从个体出发新教育”教育方式上尊重每个个体,是导育,自下而上的,由内而外的,是唤醒,是点燃,是输出。</p><p class="ql-block">(二)、人性论的演进,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先生主张“人性混沌论”,人是矛盾的统一体,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勤奋与懒惰,勇敢与懦弱,自信与自卑等矛盾。</p><p class="ql-block">(三)、教育教育目标,孟子认为人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仰不亏于天,俯不祚于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更多的属于人伦关系层面的;孟先生提出“新五乐”,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是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符合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p><p class="ql-block">(四)、教育创新密码,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提现了古代朴素的批判智慧,孟先生在祖先“道德四端”仁义礼智的基础上加上了“创”,指出创新是人的灵魂,是人的本质特征。孟子的教育是“大一统”的全民路线,孟先生主张从个体出发,二者教育的路径不同。所以这篇对话非常有意义,有传承,更有创新,理论的突破,就是行动的先导,向孟教授学习,向孟教授致敬。</p><p class="ql-block">三、孟子思想在邹城二中的守正与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守正:传承孟子核心理念</p><p class="ql-block">1. 性善论与教育信念: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皆可为尧舜。邹城二中秉持“学生是种子,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教育信念,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向善向上的潜力,为学生提供成长机会,体现对性善论的坚守。</p><p class="ql-block">2. 民本思想与办学理念:孟子提出“民为贵”,强调以民为本。学校将其转化为“以师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把师生放在最高位置,全心全意服务师生,打造温馨家园,提升师生幸福感。</p><p class="ql-block">3. 教育原则与教学方法:孟子提出“专心致志”“深造自得”等教育原则。学校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学思并重,教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将孟子的教育智慧融入日常教学。</p><p class="ql-block">4. 四心四德与立德树人:孟子强调“四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之端。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四心”与“四德”,夯实立德树人的基础。</p><p class="ql-block">(二)、创新:结合时代特色发展</p><p class="ql-block">1. 教育理念创新:学校提出“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区在学生帽子下面”,强调挖掘学生潜能;构建多元成才路径,涵盖文化课、音体美、小语种等,满足不同学生需求。</p><p class="ql-block">2. 教学模式创新:摒弃单向灌输,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课堂;实行全员导师制,关注学生思想、心理、学业;组建合作学习共同体,发挥优秀学生带动作用。</p><p class="ql-block">3. 育人目标创新:结合孟子“大丈夫”气概,提出塑造“大写的中国人”,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奋斗精神、浩然正气的青年;以“敢当大木柱长天”为校训,激励学生担当社会责任。</p><p class="ql-block">4. 文化传承创新:将孟子思想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如“浩然楼”“成章路”等建筑命名,以及“富贵不能淫”等文化标语,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开设《孟子》校本课程,推动孟子思想研究与实践。</p><p class="ql-block">四、原平市实达中学在“孟子精神传承与创新”中的探索路径。通过师生联动、课程改革与实践活动,宋文静从教学实践、创新模式及文化推广三方面简要介绍:</p><p class="ql-block">(一)、教学实践: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与创新教学《孟子三章》品读与教学实践。该校八年级语文课程围绕人教版教材中的《孟子三章》展开深度教学。例如:申莉老师的“自己教自己”模式:在孟国泰先生“自己因自己,自己教自己”理念指导下,申莉带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撰写读后感,并评选“今日品读之星”。学生如张启萌、赵佳等从“富贵不能淫”“大丈夫精神”等角度阐释孟子思想,形成个性化解读。申易凡老师的智慧传承案例:通过分析《孟子三章》中的治国与修身思想,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探讨“智慧传承与创新”,撰写教学论文,将经典文本与当代价值观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借鉴孟子“案例教学”传统,如引用历史材料(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理念,注重培养分析能力和道德品质。</p><p class="ql-block">(二)、教育模式创新:三标课堂与小老师制度“三标课堂”改革在孟国泰先生指导下,实达中学推行“三标课堂”模式(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助。例如:学生担任“小老师”,如张启萌、赵佳等通过品读活动主导课堂讨论,激发内驱力。边国玺校长提出“人人都是小老师”,鼓励教师以引导者身份支持学生,而非单向传授。跨校合作与师资培训,学校与“孟子教育研究院”(孟国泰任院长)合作,推动孟子教育思想的实践研究。同时,通过国培计划、跟岗培训等活动,教师如贾艳芳、刘舒芹等分享教学案例,提升传统文化教学能力。</p><p class="ql-block">(三)、文化推广活动:从校园到社会的精神传承经典诵读与公益活动学校组织千人诵读《论语》《孟子》等经典,如“世界读书日·人人读论语”活动,将孟子精神融入日常文化实践。此外,孔子诞辰纪念活动中,学生参与诵读《孝经》《弟子规》,强化传统文化认同。家校与社会联动 赵宗瑞等专家进校开展“理想信念改变人生”讲座,以传统文化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组织学生及家长参观范亭中学等校,交流教育理念,扩大孟子精神的社会影响力。五、最后的总结:(贾震)“心之官则思,思之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此天之所以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孟子说:心这个器官有思考的能力,一思考就有得,不思考就没有得,所以先要把这个重要器官使用起来,其他部分就不会被迷茫了。这不就是从个体出发新教育最好的理论出处吗!每个人的身体上都有耳朵眼睛鼻子,更有心(古人认为心是思考的器官),因此面对一切问题和难题,就应该先独立思考,就是自己学习,自己探索,自己教育,自己评价,自己管理好自己!孟子还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做学问之道没有其他的诀窍,就是把那失去的本心找回来罢了。学问学问就是要问,没有问题怎么叫学问,不会问哪里会有学问,“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每个人内心都有良知,都有向上向善的一面,我们就是要把它“唤醒”,让他自己去探索。孔子有一句话“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也?”意思是把握住就存在,放弃就没有了。进出没有一定时候,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说的就是人的“心”吧?精神的家园就在我们自己身上,就在我们的本性当中,关键是要自我把持,自我修养,不断的发扬光大! 今天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诞辰2397年纪念日,以一首“三字经”送给先祖孟子舆。</p><p class="ql-block">《孟子生平颂》</p><p class="ql-block">昔孟轲,姬姓传,幼失怙,母教专。</p><p class="ql-block">择邻处,三次迁,断机杼,勉子贤。</p><p class="ql-block">游列国,齐梁间,说诸侯,志未宣。</p><p class="ql-block">归家乡,授业传,弟子众,乐正先。</p><p class="ql-block">著七篇,道德宣,仁义重,民心牵。</p><p class="ql-block">承孔学,有发展,儒家宗,地位显。</p><p class="ql-block">讲权变,非呆板,思想深,影响远。</p><p class="ql-block">唐宋后,更彰显,东亚地,亦尊传。</p><p class="ql-block">思想家,名永镌,教育家,道亦传,</p><p class="ql-block">孔孟称,并蒂莲,儒家光,共璀璨。</p><p class="ql-block"> 祝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诞辰2397周年!</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