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 : 源自《历史图馆》</p>
<p class="ql-block">整理 : 追梦人</p> <p class="ql-block">山城重庆,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有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更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重庆之名始于南宋,明清时期为重庆府。民国时期为战时陪都。重庆还是一座英雄之城、不屈之城。那么,过去的重庆是怎样一番景象呢?1917年,有外国摄影师来到重庆,记录下了当时重庆独特的城市和人文风貌。这些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p> <p class="ql-block">佛图关位于重庆城西,有四座城门:佛图关关门、瑞丰门、泰安门、仁靖门。清末仁靖门城楼上悬挂着“江天一览”四字匾额。1917年,城楼消失。走在佛图关的街道上,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与热闹。城门虽已消失,但这里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通远门是重庆的西城门,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当时重庆唯一与城外陆上相通的城门。过去的重庆有17座城门,如今仅剩通远门和水路东水门两座古城门了。1917年,通远门里,两个抬着担架的男子正缓缓走出。城门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也见证着无数人的悲欢离合。</p> <p class="ql-block">东水门建于明代,是重庆老城正东大门,但城门向北开,它是仅存的老重庆两道古城门之一。1917年,东水门前景象依旧,这里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城门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重庆西门通远门外,遍布很多坟山。这里有一座陵墓,牌坊式墓碑,四周有石头围墙。陵墓四周翠竹掩映,庄严肃穆。这里埋葬着先人的骨灰,也埋藏着无数人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重庆文庙始建于宋绍兴年间,重建于明洪武四年。文庙前有泮池和泮桥,院内矗立着魁星楼。1917年,文庙门前景象依旧,泮池、泮桥、魁星楼都还在。文庙是文化的象征,这里曾是无数学子向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重庆文庙由泮池、香水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启圣祠、明伦堂、尊经阁等组成。这是文庙内的大成殿,当时有士兵驻扎在这里。后来,文庙被逐渐拆除,从重庆的城市中消失了。大成殿里曾经的仪式与活动,都成为了历史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安居镇上有一座三间四柱七楼牌坊。飞檐高挑,横梁和立柱上雕刻着精美的纹饰。这座牌坊的主人身份显贵,它见证了无数人的过往。人们在这里参观或者拍照留念,感受着古老建筑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安居镇的永济桥为梁式木桥。桥头亭子飞檐高挑,“永济桥”三个字十分醒目。亭子前是一层层的台阶,行人可拾级而上。永济桥连接着两岸,也连接着人们的心。</p> <p class="ql-block">万县苎溪河上,矗立着一座造型优美的石拱桥。该桥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1970年,石拱桥被洪水冲垮。三峡大坝蓄水后,这里沉入了水底。石拱桥曾经的美丽与壮观,都成为了水下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万县江边是一个小码头,堆放着很多木材。码头边上停泊着很多货船,江岸上也有不少民居建筑。这里的人们过着平凡而忙碌的生活,江水见证了他们的辛劳。</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奉节(夔州古城)有五座城门,依斗门是其中之一,当地人称“大南门”。2002年,三峡大坝蓄水,依斗门整体迁移、复建在今天的位置上。依斗门见证了奉节的变迁,也见证了人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遂州街边,有家水果店。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和干果。店家坐在旁边的凳子上吸烟。水果店是街边的一道风景,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两名士兵在重庆一座寺庙里,拍下了照片。在他们身边,放着考察队的行李箱。士兵们守护着寺庙,也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重庆一条河边,有一栋民居,这种房子叫“吊脚楼”,房子下面用木桩支撑,墙壁和屋顶用的是竹席。吊脚楼是当地常见的建筑,它承载着人们的居住梦想。</p> <p class="ql-block">重庆城里一条小街,当时下起了雨,有的人打着伞,有的人戴着斗笠匆忙赶路,不少人站在路边的房檐下避雨。铺着青石板的街道上湿漉漉的。雨中的小街充满了生活气息,人们在雨中匆匆而过,也有不少人停下脚步,感受着雨中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在重庆街边,一名老太太正坐在房前纺线,她使用的是传统的木制纺车。看到外国摄影师,她露出了惊奇的表情。这可能是她第一次见到外国人。老太太用纺车纺着线,也纺着生活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外国摄影师乘船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考察,他拍下了正在摇橹的船工的背影。远处的青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江面上烟波浩渺,一眼望不到边。船工摇着橹,带着摄影师驶向远方,也带着历史的记忆驶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在重庆郊外一个村子里,一名女子坐在大树下,怀里抱着她的孩子,丈夫坐在旁边的石头上。这张照片,很有生活气息。女子抱着孩子,丈夫陪伴在旁,一家人的温馨画面仿佛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觉林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明代损坏,清康熙年间进行了重建。寺内古塔为“报恩塔”,寺庙门前晾晒着很多棉线。大殿前的水池里,长满了荷叶。觉林寺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承载着人们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觉林寺内的报恩塔,这座塔是清乾隆年间僧人月江为纪念其母所修。在后方的山坡上,有一座西式别墅建筑。如今,这座塔依然还在。报恩塔静静地矗立着,见证着岁月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在重庆江岸边,当地人挑着水桶,下到江里挑汲水,不远处还有人在洗衣服。江面上,两名船工划着船运送货物,一派繁忙景象。江边的人们忙碌着,江水也流淌着生活的点滴。</p> <p class="ql-block">位于重庆云阳长江南岸边张飞庙。张飞庙也叫张桓侯庙,始建于蜀汉末年。庙内殿宇众多,一面墙上写着“江上风清”四个大字。江边停泊着一些摆渡的小船。张飞庙承载着历史的传说,也承载着人们对英雄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铜梁县城门前。城楼高耸,巍峨壮观,城门前有一座寺庙建筑。门口有卫兵在站岗。城门是城市的门户,也是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在重庆铜梁县,外国摄影师经过一座小桥时,停下来休息。几名轿夫在路边的茶馆里喝茶休息。小石桥上,当地人正在用连枷给黄豆脱粒。摄影师整理轿子,轿夫喝茶休息,人们在小桥上劳作,一幅和谐的生活画面。</p> <p class="ql-block">乌江汇入长江的涪陵码头。码头上停泊着不少船只,船工江木板搭岸边。远处的江面上烟波浩渺,青山连绵不绝。这样的江景画面太有意境了。涪陵码头是江边的交通枢纽,也是人们生活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涪陵一处寺庙里,考察队一行人在这里进行短暂的休息。马匹拴在大殿前的香炉上。考察队的到来,吸引了寺庙里一些游客的观望。寺庙里的人们与考察队相遇,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在涪陵的长江边,摄影师登上了渡船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船工很随和,跟摄影师攀谈起来。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摄影师与船工的交流,让这段旅程充满了温暖。</p> <p class="ql-block">回看1917年重庆老照片,100多年前的山城重庆,街道、建筑和人文风貌,景象令人惊叹。这些照片,也成为了研究重庆历史的重要影像资料。如今的重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过去更美更漂亮了。你去过重庆吗?你眼里的重庆是怎样一番景象呢?</p>
<p class="ql-block">·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