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随形的雾霾

老顽童wd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雾霾闹腾最邪乎的那些个日子里,我和老伴儿都在海南猫冬。我们在海南住的地儿,到目前,没有发生过雾霾。自己常常因此而有些小确幸。但是2024年自驾去海南时,因为琐事,出发晚了,结果在途中和雾霾不期而遇了,不仅遇上了,那雾霾还如影随形的和我们“亲密”了十多天。有“低度的”,“中度的”,还有“高度的”。生平首次“享受”这种多品种多时间的“款待”,我是不是应该“受宠若惊”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1月初,我们在京城小住了几日,那几日,雾霾很勤快,几乎天天都“上班”。11月10日,我和老伴居然还在中国美术馆的院子里,就着中度雾霾吃了点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京期间,我们几乎天天都出去东看西看的。只要出行,嘴巴一定要戴上“时尚小空调”——口罩。在许多场合,我们因为罩着嘴而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特别是和那些在路上边走边吃、在外面摊上就着雾霾饱口福的人相比,我们的胆子是不是太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雾霾,我们不得不缩短在京城的游玩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计划在保定和石家庄也玩几天,一问,一连几天都霾,“度数”还不低,“低度”“中度”“高度”的一应俱全。它们商量好了?在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模式,等着我们呢?那还玩啥呢?赶紧“南逃”吧。于是,改道去河南的安阳了。河北都这么“恐怖”了,安阳会咋样?一查,安阳熊样。不但正霾着呢,而且也是“高度”的。真是河北河南一家亲啊。从保定去安阳,一路上能见度很低,小到中雨还有雾,雾中也许还有霾。还没到安阳,天就黑了,人也倦了,那就将就着住安阳吧。与安全相比,雾霾还算事儿吗?我忐忑不安地进入了安阳。我望着云雾迷蒙的安阳想,当年李世民从洛阳出发路过安阳,安阳除了静水泼街黄土铺路这些常规操作外,是不是也启动了这“高度数”的黄色雾霾的欢迎模式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关着车窗戴着口罩开着车,冒着雨在安阳市区走了八九公里,也没看见有戴口罩的。我还影影绰绰地看见一些人坐在外面,热气腾腾地吃着火锅呢。看看人家安阳人,瞅瞅人家京城人,再瞧瞧我自己,做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入住后,本打算去外面吃晚饭,一想那霾,就缩在旅店吃泡面了。晚上九点多,安阳的“症状”减轻了,变成中度了。不用说,是雨水的功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京城,在保定,在安阳,我们完全置身于霾之中了。在保定和安阳期间,我们“喝”的还是“高度”的。时间虽短,虽然嘴巴穿上了“防护小披风”,但心里还是有点紧张。每呼吸一次,都感觉有小虫子一样的东西,顺着呼吸道,钻进我的肺了。我就这么点出息,你说可咋整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安阳,我们去了湖北的黄冈。黄冈还挺客气,我们到的当晚,是用“中度酒”欢迎我们的。黄冈挺够朋友,第二天欢迎规格就升级了,空气质量“从良”了。黄冈大概不会因为我们首次到黄冈而示好吧。见到良,我开始释然了。离开黄冈,我们去了景德镇,到了景德镇,就和霾分手了。至此,我才彻底释然了。从这里到海南,我估计,用不上这“人类颜值封印器”——口罩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京城后的路上,一位大姐时不时的微我说,你就撒丫子蹽吧,无论你蹽到哪里,雾霾都会粘着你的。别说,到景德镇之前,她的话还真挺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9年10月,我们离开鹳雀楼去兵马俑,就是被雾霾“拥抱”着去的。因为有霾,就想早点离开。走着走着下起了雨,到了临潼,雨还在下。晚上九点多,霾不迟而别了。这才放心去看兵马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9年7月的某一天,我们在避暑胜地佳木斯。早晨起来天空晴朗,阳光高照。无意间看了天气预报,中度雾霾。有点疑惑。这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怎么会有雾霾呢?再看,确实有中度霾。有霾能见度还这么好?赶紧脑补。人家说,雾是雾,霾是霾。百度百科说,霾的颗粒物大多小于1微米,人的肉眼是看不见的。是不是霾只有和雾“结婚”了,才叫雾霾?一定是。一不留神,就长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概是2021年,有一次自驾从丽江去大理,很快就在雾中行了。老伴张口就说:雾霾。我眼神儿好,看见了那雾是清爽透明的,便笑着说,那只是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到这儿,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在雾霾中,还勇敢地冲上街路跳舞的大妈们。没有雾霾,她们要承受“五害”:噪音、灰尘、废气、被撞、被骂。若有霾,她们岂不是又加一害?说实在的,我不得不“佩服”她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海南和云南也有迷迷茫茫的日子,但那多半是雾。如纱之轻,如烟之淡。有时候似乎也有一点不适,有人说,那是醉氧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喜欢天南地北地撒欢儿,有幸躲过了初一,还是没躲过十五。该遇上的,总会遇上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老顽童20250301于海南乐东九所新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