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讣告</h3> <h3>刘文武:虞师傅一路走好!<br>安四新:虞舜华老师傅安息吧,家人节哀保重![合十]<br>令狐开祥:沉痛悼念虞舜华同志 虞舜华同志一路走好家人节哀顺变[合十]<br>……</h3> <h3>虞舜华晚年在南通照片</h3> <h3>虞舜华一家,1966年从首都北京761厂,奉调到陕西铜川建设三线762厂,参加了“干打壘”,土窑洞,上山砍柴,拉风箱的建设和生活。为完成6895工程任务等作出了奉献。</h3> <h3>虞舜华一家照片</h3> <h3>1973年铜川马勺沟的职工和家属,大面积爆发心律異常,肝功高,乙型肝炎流行,并发现当地水土不良,有柳拐,克山病等地方病。有条件的职工,把子女送到外地生话,虞舜华夫妇也把唯一的儿子唐游,送到江苏南通上初中。后来,她们夫妇也先后病退和提前退休回到南通。她们依靠较低的退休费在当地生活,医药费托人到铜川报销……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h3> <h3>唐游夫妻(虞舜华儿子)</h3> <h3>唐游(给762小朋友的):我母亲1986年就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她直接从铜川市4号信箱退休的,没有去咸阳。我父亲是1984年病故的,只有50岁。我是1973年自铜川市回江苏南通市的,当时还在读初中,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入南京工学院(现在的东南大学),后来一直在江苏工作。我是1960年出生的,2020年已办理退休手续。现在原单位退休返聘工作,所以天天正常上班。</h3> <h3>看到三线二代人唐游的简介,知道他自少离开马勺沟病区和父母,寄人籬下,学业有成,照頋后来回乡的父母,为父送终,为母亲延年益寿,令人欣慰!</h3> <h3>唐偉民年轻照片</h3> <h3>这也使我想起了唐偉民,他原是761和762厂机动科的技术人员,后来调到总工办,协助管理马勺沟的水电汽的运行和事故处理。办公室与我相邻,他才华横溢,谈笑风生,思想犀利。后来因肝病退休回南通后,英年早逝!</h3> <h3>唐偉民中年照片</h3> <h3>记得,1976年4月初,我出差去北京,唐偉民因公去西安,为了方便,不约而同,搭上了去西安提货的解放卡车,驾驶室己有人,我们在车槽上席地而坐,身靠在大油桶。初春风寒料峭,披盖着棉外衣……卡车一路颠簸,放置在车槽里的起重撬槓,与大油桶一起随着晃动。车行至出铜川市区时,路边是黄土高坡的峭璧和破殘的土窑洞景象。这时唐偉民长叹一口气,说道:“我们怎么会到这样的地方来了!?”我当时虽有同感,但一心想着去北京海军司令部,为长河四号工程的关键物资供应求助任务,没有多言。</h3> <h3>现在想起来,唐偉民这句心里话,意味深长!以及他们后来离开马勺沟,叶落归根,英午早逝,未能享受改革开放后生话的幸福,令人感叹!</h3> <h3>游游冬 2025030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