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尼泊尔有两个著名的城市:神灵的住所加德满都[search_image]<加德满都>和户外天堂博卡拉[search_image]<博卡拉>。但在这两者之间,隐藏着一个如诗如画的小镇——班迪普尔。</p> <p class="ql-block">小镇有一些充满欧式风情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班迪普尔小镇坐落在一座小山上,前往那里的道路是盘山公路,沿途都是土路,经过破旧的尼泊尔村庄,你会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地方。然而,一旦你进入小镇,一切都会变得不同。小镇有干净的街道,每户人家都种满了美丽的花草,路边还有可爱的小狗和小猫。你可以入住古朴而充满历史感的客栈,享受温暖的阳光,仿佛时间在这里都停止了。</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尼泊尔就像一个贫穷忙碌而不加修饰的女人,初看蓬头垢面,毫无一点儿秀色可言,慢慢的你会发现,她其实更像一个乡间走来的农家女,质朴美丽顺眼耐看,而且让人越感受越喜欢······</p> <p class="ql-block">班迪布尔古镇位于尼泊尔加德满都和博卡拉之间,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的群山中。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大批纽瓦丽商人涌入此地,建立了许多商铺、寺庙和民房,形成了独特的纽瓦丽风格建筑群。班迪布尔曾是印度至西藏古商道上的重要城镇,作为通商要道上的休憩之地,吸引了众多商人和旅行者。</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镇隐匿在宁静的乡村之中,如果不是有三条街道和许多酒店客栈,它更像是一个古村落。曲折的乡道上,纽瓦丽建筑星罗棋布。班迪布尔正在被逐步开发成一座传统风格浓郁的魅力小镇🏘。</p> <p class="ql-block">班迪布尔古镇始建于18世纪,最初由纽瓦丽商人建立。这些商人原本期望这里能成为中国西藏到印度的贸易枢纽,然而随着普利特维公路的修建,班迪布尔失去了其交通重镇的地位,逐渐被遗弃在山间,保留了其原有的古朴风貌。如今,班迪布尔被誉为尼泊尔的国宝,是一个活生生的纽瓦丽文化博物馆,70%的建筑仍保留着传统纽瓦丽风格,红砖结构、雕花木窗、房檐外展的石顶无不彰显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与世隔绝的中世纪小镇﹣﹣班迪布尔,传統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方,拍摄当地淳朴民风的绝佳之处。</p><p class="ql-block">班迪布尔是尼泊尔尼瓦族,孤独星球描述班迪布尔是尼泊尔的国宝,却像藏在纱巾后面的班迪布尔环境简单,民风淳朴,生活节奏缓慢,无论大人还是孩子。</p> <p class="ql-block">班迪布尔小镇不大,主要街道是一条青石板路,两旁排列着独具特色的中世纪建筑。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浓厚的中世纪氛围和欧式风情。小镇上还有许多改造后的咖啡馆、餐厅和特色民宿,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选择。</p> <p class="ql-block">小镇上随处可见18世纪的建筑,这些建筑上改造的咖啡馆、餐厅和特色民宿,为班迪布尔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欧式氛围。</p> <p class="ql-block">班迪布尔堪称尼泊尔的国宝,是活生生的纽瓦丽文化博物馆。这个小镇最初由大批纽瓦丽商人建立,他们本以为这里是中国西藏到印度的贸易站点,能大赚一笔,但新建的普利特维公路从山下通过,许多商人们便撤了出去,班迪布尔小镇便遗落在山间,保持着它一如既往的古朴。</p> <p class="ql-block">这个店里墙上的壁画是尼泊尔🇳🇵的库玛丽(Kumari)女神,也被称为“活女神”,是尼泊尔宗教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库玛丽女神起源于17世纪的尼泊尔马拉王朝,被视为塔蕾珠女神的化身,塔蕾珠女神在尼泊尔宗教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象征着智慧和保护。</p><p class="ql-block">库玛丽女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尼泊尔的马拉王朝末代国王Jayaprakash Malla与塔蕾珠女神有着密切的联系。传说中,塔蕾珠女神曾附身于尼瓦尔人释迦族的女孩身上,从此每任国王都会寻找合资格的女童尊为库玛丽女神。</p><p class="ql-block">库玛丽女神被视为尼泊尔皇家的守护神,象征着智慧和保护。她们通常在三四岁时被选出,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考验,最终成为库玛丽。这些女孩在成为库玛丽后,必须住在寺庙中,每年公开露面9次,为信徒祈福。库玛丽女神的职责包括接受信徒的朝拜和祈福,象征着智慧和保护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在尼泊尔,库玛丽女神的地位至高无上,象征着智慧和保护。她们的选拔过程非常严格,通常由皇家祭司进行,候选女孩必须来自释迦族,且具备三十二种美德。</p><p class="ql-block">成为库玛丽后,她们的生活被严格限制在寺庙中,不能接触地面,只能在轿子或被抱着出行。这种制度反映了尼泊尔深厚的宗教文化和对女神的崇敬之情。</p> <p class="ql-block">在尼泊尔,狗被认为是“死神的看门人”,可以保证死者的灵魂到达天国。因此,尼泊尔人对狗尤其喜爱,在这个小镇到处能看见到处闲逛或当街睡觉的狗狗。狗狗🐶这里的地位很高,有人喂,不会被驱赶。当然这里的狗狗性格也温顺,从来不会攻击人。</p><p class="ql-block">尼泊尔人在过传统节日灯节时,还会专门拿出一天时间来敬狗,做一些给狗戴花环、在狗头上点一颗朱砂痣之类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随着旅游潮的兴起,这个美丽的古镇逐渐被人发现。这里再次连接上了世界,再次恢复了喧嚣。</p> <p class="ql-block">班迪布尔的纽瓦丽房屋老墙和雕花木窗,磨得光滑柔润的石板路,以及依然淳朴无饰的民风,使其成为现代人怀旧的追寻之地。</p> <p class="ql-block">小镇上的石板路两旁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商铺和咖啡馆,既有当地人经营的特色小店,也有欧洲人开设的时尚店铺,现代与古朴在这里完美融合。在午后的阳光下,找一家咖啡馆小憩片刻,品尝一杯地道的尼泊尔咖啡,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尼瓦尔民族有着最原始的生活气息,家家户户门口前必种鲜花,物质条件可以不富有,但生活一定要美。</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着最安逸的居民,晒太阳发呆是他们的常态,甚至连路上的狗狗,也是安静的躺着,小朋友们跑来跑去的玩耍,没人玩手机。看见我们,他们会很大方地打招呼:“namaste ”,或者直接说:“你好!” 我喜欢和这些孩子们温暖的目光对视,去感受那种发自内心的安然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男性传统服装:</p><p class="ql-block">1、达卡小花帽(Dhaka Topi):已有1000多年历史,最早是尼泊尔山民打猎装备。帽子名称源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虽原材料不再依赖进口,但名称保留。帽子有单色或素色,以黑色、灰色、米色居多,棉布质地的单色帽用于庄重场合,花色帽则更随意。</p><p class="ql-block"> 2、道拉·苏鲁瓦尔(Daura Suruwal):由19世纪尼泊尔总理引入,是尼泊尔代表性民族服饰。包括上衣和类似马裤的裤子,裤裆肥大裤腿窄小,由8个配件组成,还包括一个象征湿婆神脖子上灵蛇的围脖,是婆罗门教徒常穿服饰,尼泊尔政府官员访问外国时也常穿着。</p><p class="ql-block"> 3、朵蒂裤裙(Dhoti):是尼泊尔潮湿地带男性常穿服装,用一块长布缠绕在腰间,直至膝盖之下,代替裤子,穿着舒适,适合潮湿气候。</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女性传统服饰:</p><p class="ql-block">1、 噶悠·卓洛(Gunyou Cholo):是女性版的道拉·苏鲁瓦尔,也是尼泊尔民族服饰,可用于标记7至8岁女孩,证明其逐渐拥有女性特质。服装包含一件衬衫和一条裙子,还会配上许多珠宝。</p><p class="ql-block"> 2、 纱丽(Sari):是尼泊尔相当流行的传统服装,也是尼泊尔妇女的正式服装。是一块长4-8米的现成衣料,穿时下端缠在身体肚脐以下部分,上端披在肩上或裹在头上,搭配紧身小上衣和衬裙。其材质多样,图案和装饰精美,颜色具有特定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3、旁遮比(Punjabi):是一种套服,由卡米子、朱利达尔和杜巴尔达组成。卡米子是长及膝盖的长袍,朱利达尔是自膝盖以下逐渐收紧的收腿裤,杜巴尔达是长约3米的围巾,通常搭放在胸前,两端垂于肩后。</p> <p class="ql-block">🍃Old inn Bandipur位于老街,已成为班迪布尔的必到之地。这里的客房充满了纽瓦丽艺术气息,每一间都是艺术品。酒店中央有一个对着雪山的美景露台,即使不住酒店,也可以在这里享受一个美好的下午茶时光。</p> <p class="ql-block">这座神庙所在地,差不多就是小镇的中心,周围也是餐馆民宿最集中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班迪布尔小镇的神庙是Bindebasini Mandir。这座神庙位于班迪布尔小镇,是印度教神庙,建于1762年,已有数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此神庙建于1762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建筑风格:采用砖和木材建造,有着精美的雕刻细节,内部核心为金属合金,是纽瓦丽建筑风格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该寺庙主要供奉女神Bindheshwari,她是杜尔迦女神的一种形式,也被称为Bhagabati,代表着力量、行动和保护。</p><p class="ql-block"> 宗教传说:相传Katyuri国王Kirat Chandra建造了这座寺庙,寺庙的名字来源于国王的女儿,据说她曾在附近的池塘中沐浴。</p><p class="ql-block"> 信仰地位:被认为具有强大的治愈力量,吸引了许多印度教和佛教信徒前来祈祷,人们相信只要虔诚祈祷,女神会帮助实现愿望。</p> <p class="ql-block">门楣上精美的雕刻,让我驻目欣赏了很久!</p> <p class="ql-block">纽瓦丽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班迪布尔的通迪凯尔是一个天然的观景台,曾是玛嘉国王的阅兵场,现在成为游客拍照留念的绝佳地点。站在古镇西侧的山顶观景平台上,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到喜马拉雅群山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班迪普尔还是一个观赏雪山的绝佳地点。由于小镇位于山顶,只要天气晴朗,周围的雪山都能一览无余。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可以直接看到世界第八高峰马纳斯鲁峰。马纳斯鲁峰海拔8163米,是博卡拉和加德满都无法看到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当地的伏特加,有个很霸气的名字,8848,取自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瓶身的设计我很喜欢,透明玻璃,蓝色酒标,给人简单纯净的感觉。一看侧面的介绍,突然发现尼泊尔人还挺会打广告的,酒瓶的侧身写着,这瓶酒是经由进口的法国冬小麦蒸馏,混入少量来自喜马拉雅雪山春日融化的纯净水酿制而成。</p> <p class="ql-block">小镇上有很多手工艺品店,出售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包括纽瓦尔风格的雕刻品、织物和珠宝等。</p> <p class="ql-block">还出售印有尼泊尔风景和文化的纪念品,如明信片、钥匙扣等,适合作为旅游纪念品。</p><p class="ql-block">这些商品不仅展示了班迪布尔的独特文化和手工艺水平,也让游客能够带回家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到地道的尼泊尔美食,如马萨拉奶茶、芝士饺子等,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独特,还能让游客体验到当地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中午吃的是手抓饭,尼泊尔的传统主食深受印度饮食风格的影响,食物中大量使用咖喱、干辣椒和各种辛香料,对于习惯了清淡口味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种挑战。尼泊尔人吃饭时,喜欢将汤汁淋在米饭上,然后用右手抓食。他们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所以不用左手拿东西给尼泊尔人。</p><p class="ql-block">在这里,豆子汤可以直接倒在手抓饭上,所有配菜混在一起,拌一拌就是地道的手抓饭了(当然,不是非得入乡随俗用手抓着吃,可以找店家要勺子🥄或筷子🥢)。</p><p class="ql-block">至于味道吗,我还是觉得中餐更适合我的中国胃。</p> <p class="ql-block">走在这个小镇发现很多店家门口会挂着这样的小人偶,其实这是尼泊尔的面具文化。</p><p class="ql-block">由于深受印度教和佛教的影响,面具通常以印度教神祇为原型,采用木雕、铜雕、泥塑等多种材质和工艺制作。</p><p class="ql-block">面具的色彩如红、黄、蓝、绿、黑等各自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戴面具的玩偶娃娃通常被称为象鼻佛(Ganesha)。</p><p class="ql-block">象鼻佛是湿婆神和雪山神女所生之子,被视为尼泊尔的“财神”。这种玩偶娃娃在尼泊尔街头和一些玩偶面具中非常常见,通常具有象鼻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红脸面具: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智慧。在尼泊尔文化中,红色代表文韬武略、智勇双全,是内务外事指挥自如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黄脸面具:代表知识渊博和至高无上。黄色通常象征着僧侣的形象,代表着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和地位。</p> <p class="ql-block">蓝脸面具:通常象征着英明果敢和无所畏惧,代表着勇敢和坚定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黑脸面具:通常象征着反派角色,表示两面三刀和颠倒黑白。这种面具常用于描绘那些嘴甜心毒、专门挑拨离间的人物。</p><p class="ql-block">绿脸面具:通常象征着贤良智慧和美貌端庄,通常被描绘成度母或空行女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班迪布尔更像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世外桃源,欧美游客较多,他们悠闲地坐在青石板路的台阶上喝酒,享受这里的宁静时光。当地人淳朴友善,无论男女老少,只要目光对视,对方便会笑容满面地说上一句“namaste”。</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班迪普尔的街道上,感受不到一丝商业气息,一切都显得自然淳朴😃。盛开鲜花的藤蔓缠绕着红砖临街的酒店,低矮的入户房门,随意闲适地摆在台阶上的咖啡小桌,简陋拥挤的小卖部。当地人的生活似乎丝毫没有被匆匆而过的旅游者打扰,他们坐在自家门前聊天、喝茶,或匆匆穿过小镇赶往村里的老屋。狗也慵懒地躺在街道上,全然不顾游客的兴致盎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