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激起了我“追雪”的梦,风雪交加徒步华浪线登太子尖10公里,解不了“追雪”的饥渴;雪后初霁,阳光明媚的日子,才是唯美的“追雪”。</p><p class="ql-block"> 去遇一遇雪后的“圣诞树”吧!</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念头让我临时决定二次刷吴越古道6公里→浙西天池往返,能不能二次登乐利峰高处揽胜雪中“云顶明珠”呢?</p> <p class="ql-block"> 全长35公里的吴越古道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是吴越国(杭州临安)与南唐(宣城宁国)之间的主要通道。这条古道不仅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路线,也是当时商品交流的重要通道。吴越古道见证了吴越国与南唐之间的历史交往和冲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雪后初晴,从吴越古道徒步上山,一个人走在陌生的队伍里,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这些朝着一个方向上山的陌生人,是不是吴越国的古人?抑或我是个南唐奇女子?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悄然心上,时而金戈铁马,时而商贾马队……会不会巧遇一位踏马而来女侠呢?我与她勿须言语,自是一眼千年。她该是千年前的我,我许是现在的她?</p> <p class="ql-block"> 只见千年前穿越而来的我,随着陌生的队伍,静静地走在白雪后山道上,静静地去遇一棵又一棵的“圣诞树”,静静地去听雪从树梢掉落的声音,静静地去看雪在阳光中的晶莹,是一种别样的宁静与从容。林中那欢快的鸟儿都去哪儿了呢?即使阳光灿烂的午后,它们也不歌唱了;野兔野鼠昆虫都在洞穴里避寒吧?雪后的山分外寂静,寂静的只有我的心跳与呼吸,寂静的能听到白雪融化。</p> <p class="ql-block"> 雪后的吴越古道更是充满惊喜,拾级而上,地面从青石板变为或深或浅的积雪,身边的景色也随着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越往上积雪越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经2小时的升爬,眼前豁然开朗,浙西天池已胜利在望。浙西天池也即千顷塘水库,位于海拔1100米的千顷山巅,池水面面积达900亩,是目前江南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湖泊之一。雪后放晴,蓝天下湖水清洌幽蓝,水天一色,白色的山峦缓伏,簇拥着这一颗璀璨幽蓝的明珠。银山起舞,明珠闪耀,在徽浙交界的千倾关附近,一片广阔的天池展现在眼前,可谓“神池浩渺,天镜浮空”。</p> <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雪后乐利峰封道,这次便与登海拔高达1363米峰顶俯瞰整个天池无缘了。求其次沿湖走走停停2公里,景色也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静静地,我坐在湖岸半埋白雪的岩石上,看着周围的陌生人在雪后的山野里、在雪后清沏透亮的天池畔漫步、玩雪、呐喊、欢笑,欢乐是他们的,亦是我的。望着眼前明净的云顶天池与银妆素裹的山峦,任思绪飞扬,一场雪,让青山白头,让湖泊静谧,让追雪的我在这样静谧纯净而美好的世界将心收为柔软而宁静,真好!</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半,是队伍返回集合地的时候了,沿湖而行约500米,到达大坝,再踏上了转山10公里的归程。沿盘山公路一路向下,回望我走过的高处,不禁给我自己点了一个大大的赞。又是美好的追雪而登高的一天,18公里!</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 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p><p class="ql-block"> 在去浙西天池的途中,车子起动,我正二次阅读 《挪威的森林》读到以上文字。机缘巧合,吴越古道的这段山路与这片森林以及浙西天池也正好是我二刷的。如果说第一次是好奇,那么二刷旧地,肯定是心灵的召唤。一场雪召唤了我再次用脚步丈量这片山野,是洁白的雪让这一片山野洁净,是雪和雪后的山林湖泊让我的心灵得以进一步净化与平静。雪后放睛,我用一个下午的时光再次经过与停留在这里,这一个下午我便拥有了雪后的这一片山林和这一深邃而清沏的湖,同时,是否也用了一个下午的时光让我自己属于这一片森林和云顶明珠?是迷失?是相逢?</p> <p class="ql-block"> 诚如李健在《水流众生》里所吟唱的那样:</p><p class="ql-block"> 转山转水转出了自我,</p><p class="ql-block"> 冰川般的心灵里,</p><p class="ql-block"> 何止是辽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