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之行(上)(2025.1.12——1.24)

刘超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2(周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15:23我们乘坐的联合航空公司的KN5889航班起飞了(原订13:55起飞,晚了一个半小时),19:00到湛江吴川机场。约好的网约车司机吴师傅来接我们。机场离市区大约40多公里,行车约45分钟,经过海湾大桥就到了我们下榻的宾馆——市中心的万达广场6栋39层的北华酒店。安排好行李后在楼下“稻百鲜拌饭”晚餐。今晚有些冷,只穿羊绒衫没穿户外装还挺冷的呢。来之前以为湛江很暖和,还带了许多薄衣服和短袖的衣服,结果这十几天根本都用不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是酒店的前台。虽然酒店在39层,但是有高层电梯,在31层之前都不停,所以上电梯不到一分钟就到39层了。</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房间很大,有40平米,两张1.5米的大床,洗澡水很冲。这种双床房每天才212元。每天游玩结束回到酒店真是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上,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旧称“广州湾”,别称“港城”,是广东省辖的地级市,辖5个区(霞山区、赤坎区、麻章区和坡头区)、3个县级市(雷州市、廉江市、吴川市)和2个县(遂溪县和徐闻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区,与夏威夷的纬度相同,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指数常年位居全省前列。这里终年受海洋气候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亚热带作物及海产资源丰富,海鲜产品更是闻名全国。</p> <p class="ql-block">1.13(周一)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早餐后打车去“赤坎民国风情街”。湛江打车很便宜,主要是网约车,出租车已经很少了,车型主要是“广汽埃安”和“比亚迪”,公交车很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赤坎老城是湛江市历史最悠久的地域,也曾经是湛江商贸最发达的地域之一。赤坎区原是只是个海边的古商小埠,早在宋代就已成雏形。自从清朝道光年间解除长达200余年的海禁后,海运商贸迅速发展。闽浙、广潮、琼崖商户纷纷从海上到赤坎经商,高雷一带商人也从陆路接踵而至贸易,赤坎逐渐形成了繁荣的商埠,现存有十个古码头。1899年,法国强租广州湾,赤坎被划入租借地。1943年2月,日军占领赤坎。1945年9月21日,国民政府收回广州湾,设湛江市,赤坎为湛江中心城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这栋白色的建筑是“许爱周故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湛江无人不晓得许爱周的大名。1881年许爱周出生在湛江坡头博立村。上个世纪,他从小生意做起,从坡头到赤坎、西营(霞山),从湛江到香港,勤奋经营,发展到航运(香港第一代船王)、房地产、远洋贸易,至40年代在湛江、香港均有物业。解放时,许家早已移居香港。当时,他在湛江市共有64幢房屋,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国初期由湛江市政府代管。政府一直在重点保护好这批房产,并在1962年将这批房产全部归还许爱周。1966年许爱周逝世。他终生乐善好施,给子孙做出榜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100多年前,这里还是汪洋大海。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爱周从法国人那里取得了填海权,进行了填海工程,填出了民主路、民生路、民权路这一带,然后在这一带发展房地产项目,建了几十栋的房屋出售。这就是赤坎老街的由来,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老屋大部分都是许爱周当年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爱国商人许爱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许爱周有一个孙子叫许晋亨,许晋亨的前妻是澳门赌王何鸿燊与二太蓝琼缨所生的女儿何超琼,香港女首富,许晋亨现在的妻子是香港美女演员李嘉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的黎民伟年轻时曾在赤坎经商、办酒家、开娱乐城、组织抗战话剧团,如今的“金华金钩”非遗文化体验馆所在地也曾归他所有。展馆内介绍了黎民伟的生平和电影生涯,如果对香港电影情有独钟,这个小展馆不容错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黎民伟纪念馆内的照片。香港著名演员黎姿(右下)就是黎民伟的孙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因为这里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建筑受到法国影响较大。这一带还有较多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式殖民地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混合的“南洋风格建筑”,是欧亚混合的“南洋文化”的产物。赤坎老街幸运地保存了八十多处“南洋风格大宅”和多处“楼下经商,楼上住人”的骑楼式民居,还有庭院式、四合院式、七十二家房客式等不同地方特色融汇的民居,有土木结构,亦有钢筋混凝土结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广州商湾会旧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广州湾商会于1925年落成。这是一座仿法国钟楼样式设计的建筑,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浅黄色的涂料,暗绿色的窗,顶有钟亭,设置自鸣钟报时。1991年被列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20年6月上线的网红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曾在赤坎老街取景,这里是剧中主人公朱朝阳家附近的便利店,立于街角的小店铺,成了剧迷们在湛江的热门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老街上随处可见卖波罗蜜的摊贩,这里的波罗蜜味道正宗价格便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网红咖啡店——石狗咖啡</p> <p class="ql-block">网红“单车咖啡”,现磨、现冲、现喝,味道很正宗,32元一杯。</p><p class="ql-block">龙康远是“单车咖啡”的主人,戴着鸭舌帽,穿着英伦风衬衫、笔直西装裤、褐色皮鞋,再配上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无时无刻透露着复古的气息。单车的出现也为赤坎老街增添了些许岁月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从赤坎老街出来我们打车去霞山区的“法国公使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廿一(1898年3月7日),法国借口英、俄、德等国于我国沿海均有租界,遂向清总理衙门提出照会“在南省设立趸船之所”等四项要求。1899年11月16日,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把这片土地租借给法国,租期99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国政府根据《中法交收广州湾专约》收回广州湾,设置湛江市,结束了法国在广州湾长达46年的统治。广州湾比香港早52年,比澳门早54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位于湛江市霞山区海滨路,1903年建成后至1945年,广州湾租借地法国公使署均设于此。2002年该旧址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湾——湛江市百年历史的见证物,是进行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文物。如今的法国公使署旧址由湛江市博物馆管理使用,免费对外开放。公使署旧址具有鲜明的近代法兰西式建筑风格,反映出当时法国流行的艺术风格,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我们到那时恰逢周一,是全国的博物馆闭馆日,所以没有入内参观,过几天再来。</p> <p class="ql-block">从法国公使署过马路就到了“霞山观海长廊”和“海滨公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湛江市“观海长廊”共三条,一条为霞山区的金海岸观海长廊(又名霞山观海长廊),一条为赤坎区的金沙湾观海长廊,一条是坡头区的奥体中心观海长廊。观海长廊是广东“湛江八景”之一——“长廊观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霞山观海长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霞山观海长廊依山傍海,蜿蜒曲折,全长约2公里。漫步在这条长廊上,可以一边感受海风的拂面,一边欣赏碧波荡漾的大海。长廊两侧绿树成荫,每隔一段距离还设有休息区,供游客们驻足欣赏美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海滨公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海滨公园建于50年代,也是湛江市最早的公园之一。被称为湛江的“城市会客厅”。在五六十年代,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先后来过此公园,并高度赞扬过这个具有南方海岛景色的公园。60年代,北影制片厂拍摄的《女跳水队员》,影片中南国海滨风光就是以湛江海滨公园为主要外景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时代广场</p> <p class="ql-block">时代广场就是海滨公园的大门。大门为欧式建筑风格,由二十根圆柱顶起一弧形柱廊,上方镶嵌着九幅汉白玉浮雕,浮雕描绘了湛江百年历史,广场地面用红、褐、灰三色马赛克拚成一幅世界地图。</p><p class="ql-block">图中标明湛江的位置,也标出世界九个著名口岸,旁边刻上湛江距离这九个港口的海上里程。时代广场以其独特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成为湛江市一个新的城市标志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下午我们来到“中澳友谊花园”和“海湾大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澳友谊花园</p> <p class="ql-block">中澳友谊花园位于湛江市海湾大桥西岸,将海湾大桥和桥东公园连为一体,成为湛江城市的中心景观。</p><p class="ql-block">中澳友谊花园的于2007年9月26日落成开放,这既是百姓城市建设的一件喜事,更是湛江市与澳大利亚的凯恩斯两市人民友谊象征的见证。她是用绿色谱写两市友谊情结,是两市人民世代友好的具体体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中澳友谊花园旁边是湛江的城市地标——海湾大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湛江海湾大桥</p> <p class="ql-block">湛江海湾大桥是广东省湛江市境内一座连接坡头区与霞山区的跨海大桥,位于越麻斜海湾之上,为广东省道S373线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湛江海湾大桥于1992年立项;于2003年7月30日动工建设;于2006年12月30日竣工通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湛江海湾大桥全长3981米,主桥长840米,桥宽25米,可通航5万吨巨轮。桥面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可抵御12级台风;抗震等级8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海湾大桥桥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约下午5点钟结束了今天的游览,步行去宾馆对面的一家网红海鲜店——“烧蚝帮”晚餐。湛江的生蚝是全国有名的,这里的生蚝又新鲜、又便宜,味道别提有多好了。</p> <p class="ql-block">1.14(周二)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早上10点我们从海滨码头乘轮渡(那种连人带汽车一起上船的,船票5元),20分钟到特呈岛(特呈岛离湛江市霞山区只有2.8海里,如果乘快艇8分钟可从海滨码头到达特呈岛)。刚上岛右边就是卖海产品的摊贩,再往前走是游客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乘轮渡前往特呈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岛上卖海产品的摊贩</p> <p class="ql-block">在风景秀丽的湛江湾,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小岛——特呈岛。明朝时,翰林学士、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曾登上特呈岛,留下了七言律诗《题特呈山温通阁》:“风送潮声平乐去,雨飘山色特呈来。地灵福气生天外,自有高人出世才。”描绘了当年特呈岛的美丽风光,以及独特的海岛生活。到了近代,特呈岛成为广东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堡垒。特呈人用智慧和勇敢,守护着这个底蕴深厚的海岛渔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特呈岛北邻南三岛,东临太平洋,西靠湛江港,离市区2.8海里,是湛江港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特呈”是古越语,“特”即地方,“呈”是和谐吉祥的意思。岛上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特呈岛有长达3公里的银色沙滩,断续分布的热带灌丛,亿万年火山石,五百年树龄的红树林,纪念“中国巾橱英雄第一人”的洗太庙,傍海而建的温泉度假村等。上世纪五十年代由赵丹、崔嵬、刘琼、陈述、牛犇、高博、康泰、王丹凤等人主演的的电影《海魂》曾在岛上拍摄重要场景。200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登岛视察,对解决岛上“行路难”、“卖鱼难”“避风难”“饮水难”做了具体指示,寄语“早日把特呈岛建设成为文明生态旅游新海岛”掀开了特呈岛历史新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特呈岛又称“红岛”、红土地、红怪石等。岛内空气清新,气候四季如春,有1000多亩树龄近500年的国家重点保护红树林、400多年历史的冼太庙、抗日革命旧址,还有白沙滩、红怪石(火山石,有较高科研、欣赏价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特呈岛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终年平均气温在21—22度之间,四季如春;空气质量优良,海水水质清澈见底,岛上有近百棵参天古榕和断续分布的热带灌丛,沙滩3公里,且沿岸有近千亩受国家保护的天然红树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特呈岛上有大片的红树林</p> <p class="ql-block">红树林并不是说树是红色的,而是因为红树林中的树皮富含单宁酸,这是一种天然的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性质。单宁酸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从而呈现出红色。这种特性使得红树林在被砍伐或受伤时,新鲜的伤口会变为红色,因此得名红树林。</p><p class="ql-block">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岸潮间带,这些地区的海水含有较高的盐分。由于红树林植物具有高渗透压的生理特点,它们能够从海水中吸取水分和养料,这使得红树林能够在咸水环境中生存和繁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红树林被誉为“海上卫士”,在保护海洋生态、净化海水、防风减灾、防止赤潮发生、维持沿海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生态体系,支持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岛上有两座伸向大海的亭子,这座还可以下到海边</p> <p class="ql-block">冼夫人庙</p> <p class="ql-block">冼夫人(522--601)原名冼英,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英雄,曾被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为“巾帼英雄第一人”,同时也享有“岭南圣母”的美誉。 冼夫人是高凉郡(今茂名市境内)人,生于梁代(公元512年前后),其家族世代为俚人部落首领,隋朝封谯国夫人。冼夫人自小贤良聪颖,武艺超群,善行军用兵,少年时代就得到远近部落的拥护,连海南岛的1000多洞俚人也慕名归附。其后与汉人高凉太守冯宝联姻,协助冯宝处理政务,并在部落中大力推行法治,改造俚人旧俗,人莫敢违。这位两千年前的女英雄在维护民族团结统一作出了毕生的努力,也曾带兵上到特呈岛,打退了海寇,保住了岛上平安,冼夫人一生征战无数,几乎未尝败绩。百姓为了纪念冼夫人,在特呈岛上设立冼太庙纪念,香火千年不衰</p> <p class="ql-block">里村文化大楼</p> <p class="ql-block">在特呈岛东、南面海岸有一大片天然的“红怪石”。红如丹霞,赤如碧血,质地坚硬,形状不一,呈蜂窝状。“红怪石”是铁质姜石,是北海组地层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其铁质经过淋滤富集在一起形成,属于沉积岩。村民虽称其为火山石,然其并非火山岩,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1.15(周三)阴转晴</p><p class="ql-block">早餐后打车来到金沙湾,这是湛江三条观海长廊中最漂亮的一条,周边布满了湛江最高档的酒店——花园酒店、喜来登酒店等。</p><p class="ql-block">金沙湾位于湛江的赤坎区,这里有细软的沙滩和优良的海滨沙滩浴场,是一个观海休闲公园。</p> <p class="ql-block">奥运女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沙滩上水球运动员的巨型雕像:头和身体、手和小臂、脚和小腿被沙子(象征着海水)分割成三段,巧妙地呈现出运动员不畏风浪、劈波斩浪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早上打车的时候就听司机介绍说广州湾、老街、老码头、法国建筑很漂亮,从金沙滩我们就直接打车去司机说的地方。到地方一看其实就是我们前天来的赤坎民国风情街,只不过那天很多地方都没有逛到,正好今天再弥补。</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院落式建筑,建于1926年,因房子主人是广州湾商会第一任会长陈斯静,便称之为“静园”。</p><p class="ql-block">“静园”主人陈斯静(1878——1940)是广州湾商会创始人,第一、二、四届会长。广州湾商会是商人组成的民间团体。陈斯静为保护会员利益、维护商铺治安、调解商务纠纷、协助商家追讨债务、帮助困难商人盘活经营,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赤坎乃至南路的商业繁荣作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赤坎老街上卖“虾饼”的商贩</p> <p class="ql-block">湛江老街特色早餐集散地,现存古水井一口,老街坊将它称为“水井头”。网红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中多次出现“水井头”场景,老湛江熟悉的水井油条、海鲜捞粉,是外地游客必打卡的美食。</p><p class="ql-block">午餐在水井头旁边的餐厅吃的,我们要了白切鸡、海鲜菠萝饭、海鲜捞粉。</p> <p class="ql-block">白切鸡,海鲜菠萝饭,海鲜捞粉</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们来到“渔港公园”</p> <p class="ql-block">“海之恋”雕塑</p> <p class="ql-block">渔港公园位于湛江市中心观海长廊的北端,西临海滨宾馆,东濒湛江港,南为海洋路,北接南海舰队基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规划目标是建设成为市区海滨亲水性主题公园。渔港公园是湛江八景之一,是较佳观日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全园设计主题构思为“渔人、渔港、渔船、渔家”,力求表现雷州半岛的渔民形象、渔港风情,渔船文化与渔家生活。</p> <p class="ql-block">港湾钟楼</p> <p class="ql-block">停靠在码头的军舰,附近是南海舰队的兵营</p> <p class="ql-block">从渔港公园我们来到湛江“渔人码头”,这里是全湛江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出海的渔船在这里卸船,活蹦乱跳的海产品立即被送往旁边的海产品市场,客人们在这里挑选自己喜欢的海味,立即送到旁边去加工,不一会鲜嫩可口的海味就上桌了,你可以喝一杯白酒,然后就可以大块朵颐了。</p> <p class="ql-block">渔人码头大门</p> <p class="ql-block">热闹的水产市场</p> <p class="ql-block">渔舟唱晚——渔人码头海边停泊的渔船</p> <p class="ql-block">海鲜加工处及海鲜饭店</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水产市场买了生蚝和鲜黄花鱼,到这家饭店加工。</p> <p class="ql-block">蒜蓉生蚝 清蒸黄花鱼</p> <p class="ql-block">新鲜的海味真是口感太好了!在北京没有吃过这么嫩的鲜黄花鱼,为此我还特地买了一瓶“江小白”</p><p class="ql-block">晚饭后步行到离渔人码头不远的霞山天主教堂(维尔多天主教堂),就在法国公使署那条街进去大约一站的距离,教堂坐落在绿荫路85号。法国入侵广州湾(今湛江市)后,天主教随之而入,1900年法籍神父在湛江主持教务期间,提出兴建教堂,1903年由教会筹资建成。该教堂为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尖石塔,大厅能容纳千人,是当时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哥特式教堂。</p> <p class="ql-block">霞山天主教堂(维尔多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1.16(周四)晴</p><p class="ql-block">上午我们去了离市内几公里的“三岭山森林公园”。在2013年被官方评为“湛江新八景”之一,美誉“三岭叠翠”。是湛江市最大的绿色保护屏障,被誉为湛江“市肺”</p> <p class="ql-block">三岭山森林公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具史料记载,三岭山的古称叫牛姆岭,传说因山中安葬着一头舍己救人的母牛而得名,为什么改为三岭山了,这就要说到巾帼英雄冼夫人。梁武帝末年至隋代初年,天下较乱,一些贼匪乘机占据牛母岭为据点,他们拦道抢劫,四出掳掠,无恶不作,使得牛母岭一带百姓不得安宁。镇守岭南的冼夫人遂于655年出兵剿灭山匪,才使牛母岭一带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冼夫人还在岭上派驻军旅,训令军队:“民是国之本,土乃国之基”,并给将士下了3道命令:“一、保护地方安宁;二、打击贼匪及地方恶势力;三、不得骚扰百姓”。这3条军令被刻于山上的大石上,自始当地百姓即把牛母岭称之为“三令山”,后来又演绎成现在的“三岭山”。</p> <p class="ql-block">1022年宋真宗时,丞相寇准遭奸臣丁谓陷害被贬雷州,当他取道牛母岭山道前往雷州时,由于丁谓严令沿途官民不得接待寇准,无奈寇准只好在牛母岭道旁的风雨亭中过夜。次日清晨,寇准把途中百姓送给他遮太阳用的榕树枝种于亭侧的石旁,并向上苍祷告“寇准如有负国家,愧对百姓,此树不长”,接着便提笔在石上书写“寇准伞榕”4字,以表雷州百姓对其厚爱之谢意。当地百姓为缅怀这位国家贤臣,特将风雨亭改名为“寇公亭”并在亭边立碑,上书“丞相榕”三个字。</p><p class="ql-block">不久丁谓也被贬来到这里,他见寇准深得民间爱戴,羡慕之至,也想在天南史海流芳,于是在其坐过的大石上,叫人刻上“丁谓座石”4字,以为民间也会在此石旁立“丁公石”碑记。岂料民间早已知其乃祸国殃民奸佞之辈,对其恨之入骨,因而在其坐石上刻上“小人石”三个字。</p><p class="ql-block">从此,此石常遭鞋打,此举叫“打小人”。真是“榕枝有幸称丞相,石头无辜成小人”。据说后来百姓也在石旁立一碑,上刻“大石树下卧,原本并无错,无辜遭鞋打,皆因丁谓坐”。</p> <p class="ql-block">晚餐还是在“烧蚝帮”吃的,图1是沙虫粥,图2、3是生蚝。</p> <p class="ql-block">1.17(周五)晴</p><p class="ql-block">8:30约好的网约车司机陈师傅开车来接我们去东南码头,10:00到。</p><p class="ql-block">从东南码头乘轮渡(每人25元)20分钟来到硇洲岛。</p><p class="ql-block">硇洲岛, 古称硭,是一个大约20-50万年前由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海岛,也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位于湛江市东南约40公里处,北傍东海岛,西依雷州湾,东南面是南海,纵深是太平洋,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硇洲岛是“湛江八景”之一,美曰:“硇洲古韵”。</p><p class="ql-block">它是湛江市的岛外之岛,风景秀丽,一年四季气候宜人。</p><p class="ql-block">登上硇洲岛已经11点多了,我们先去硇洲镇吃午餐,在那里我们见到了比我们早来几天的好友李威、毛继伟夫妇。</p> <p class="ql-block">他乡遇故知非常高兴!</p> <p class="ql-block">餐后我们乘岛内景区车游览各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硇洲灯塔。</p> <p class="ql-block">耸立在硇洲岛马鞍山上的硇洲灯塔,是世界仅有的二座水晶磨镜灯塔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灯塔之一,另两座是伦敦和好望角的灯塔。这座岛屿因盛产硇砂而得名,而硇砂在古代被用作制作玻璃的重要原料。1898年,法国殖民主义者强租广州湾(今湛江),出于他们军事、经济的目的,将原石塔拆掉,建起这座灯塔。硇洲灯塔历时二年零二个月竣工。</p><p class="ql-block">硇洲灯塔高23米,底宽5米,顶宽4米,整个塔由麻石砌成。说“砌”,其实是不用泥浆而是一块块叠起来的,石块与石块之间非常吻合,浑然一体。塔身下方为正方形方墩,止主为圆锥体。塔的顶部是鼓圆凸出于塔身的灯座室,它的中央底部设一封闭式能转动的托盘,内置水银,承托着整个灯座架。座架由160多条弧形水晶三棱镜片,组成一个焦距2米的抛物面反射架体,座架两边与圆的中心相对处,装有凸透镜一片。在座架中央悬挂一盏400千瓦的荧光灯。座架由马达带动,以每12秒转一周的速度,周而复始地旋转。强大的光束通过水晶三棱镜以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互相折射,最后分别汇集在两片凸透镜上,以水平方向放射,射程为26海里。用硇砂制成的水晶灯塔成为了南海海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在硇洲灯塔旁我们见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在那里摆摊卖火龙果。老奶奶的火龙果非常便宜,1块钱1个,我们买了几个吃,味道就是不一样,水分非常多,在北京是不可能吃到这么新鲜美味的火龙果的。</p> <p class="ql-block">在岛上盛产红心火龙果,因为岛上的温度和适度非常适合火龙果生长,所以一年能成熟三、四季。在路边我们停车看到长在架子上的火龙果,每个火龙果上面都有一个电灯泡,在晚上灯泡点亮用来维持火龙果所需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看到上图火龙果上面的灯泡了吗?</p><p class="ql-block">然后来到“海龟城”,买票每人5元(含一盘喂海龟的冬瓜和一次上厕所的机会,否则上厕所每次1元)</p> <p class="ql-block">硇洲岛海龟城是硇洲岛主要景点之一,海龟城大门有一幅豪气的对联,上联是“观沧海赏洪波碣石遗篇多壮志”,下联为“戏寿龟亲玳瑁龙宫著美满豪情”字迹为有血有肉的颜体字。</p> <p class="ql-block">海龟城里的海龟。</p> <p class="ql-block">海龟城旁边就是大海,黑色的火山石堆积在海边,海浪凶猛的撞击着这些火山石溅起高高的浪花。</p> <p class="ql-block">黑色的火山石和红色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从海龟城我们又来到“那宴海石滩”。那晏海石滩,位于硇洲淡水镇东南9公里处,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这里地形奇特,景色迷人。海石滩两边如两翼向海面伸展,翼内悬崖下,乱石嶙峋,姿态各异,气象万千,石滩两翼中间有一百多米长,宽约300米的沙滩带。沙滩松柔,洁白如银的沙滩下面约纵深200米的浅海带,便是独特的天然理想的那晏海浴场。在此海浴既安全,又刺激。海浴场象一个巨大的“凹”字,在大海风浪的作用下,由于海浴场承受面积小,长年累月环是波浪滚滚,因而有“无风三尺浪”之称。</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来到“宋皇井”</p><p class="ql-block">传说在南宋景炎三年的三月,右丞相陆秀夫和一班文武官员,带着11岁的宋端宗赵昰和他的弟弟卫王赵昺,为了躲避元兵的追击,逃到了东南沿海的硇洲岛,在赤马村安营扎寨。那时候,人困马乏,大家都又饿又渴,偏偏那天太阳火辣辣的,岛上又缺水,大家心里那个急啊。突然,一匹赤马发出长长的嘶鸣,用蹄子猛刨地面,居然真的刨出了一个小泉眼,士兵们兴奋地继续挖,最后竟然挖出了一口井。这口井,解决了好几万兵马的饮水问题。后来百姓就把这口井叫做“宋皇井”</p> <p class="ql-block">大树下那口井就是“宋皇井”</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硇洲岛的几个景点后我们乘大摆渡(那种能让汽车上船的大船,票价10元,比来的时候25元便宜不少,而且时间上没多出几分钟)回到东南码头。从东南码头乘“东南到霞山”的长途车回湛江。快到湛江霞山时恰好路过“渔人码头”,于是又进去采购了一些海产品,今天的晚餐还是这儿了。</p> <p class="ql-block">1.18(周六)晴</p><p class="ql-block">9:00我们去湖光岩。湖光岩是湛江市著名的旅游景点,距市区十八公里,是中国两大火山口湖之一。湖光岩曾被称为“陷湖”,源于白牛传说的“天崩地陷”,后来又称为“镜湖”、“净湖”,原因是湖水清澈干净平静时如镜子一般。湖光岩是距今16至14万年间经多次平地火山爆炸深陷而形成的玛珥湖。湖面积2.3平方公里,湖底沉积物厚50米,水深20余米。湖和火山泥含有60多种微量元素,是世界罕见的“天然年鉴”和“自然博物馆”。湖光岩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玛珥湖(全世界只有2个,另一个在德国),且保存得非常自然、完整,它真实的记录了地球近代10多万年以来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情况,是我国研究玛尔式火山喷发和玛尔湖形成机理极好的场所。2004年,湖光岩与德国玛珥湖结为“姐妹湖”。</p> <p class="ql-block">湖光岩东门外的巨型神龟雕像</p> <p class="ql-block">刚进门不远处就看到一片“大王椰(又叫“王棕”)”林</p> <p class="ql-block">湖光岩湖光山色,风光秀丽,四季如春,环境宁静,景观独特。无论是科学研究、旅游观光,还是在医疗保健、生态健康方面,都有着极高的价值,其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罕见性和稀有性的特点。</p><p class="ql-block">关于湖光岩有着许多神奇的故事和流传。据导游讲解,仅就湖光岩景区当下悬而无解的谜团就有十几个。例如:景区湖面不存在任何的落叶杂草,哪怕是四周浅水区有暂时的枯枝败叶,如果说你上午偶尔看到那么下午再来观察,最终也将消失的无影无踪。湖水清流,有自我净化之术,所以湖光岩又名“净湖”。其二,据测定湖心水位比湖边水面低30厘米,这一现象没法说通。其三,湖水终年平稳,干旱时不枯竭,洪涝时不外溢。《雷州府志》记载,该湖“大旱不涸,淋雨弥月不溢”。其四,虽然说“有水必有蛙”,但此湖中鱼虾成群,却从来没有人看到过蛇、青蛙和蚂蝗,这也是湖中一件怪事。其五,湖中的罗非鱼骨极软,而这湖中的鲤鱼骨刺却特别硬,这又是个谜。另外,据导游讲解:每年6-8月凌晨1-2点左右,湖中会冒出水柱。再者传说有游客在湖中亲眼看到过神龟,龙鱼等等。</p><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景区观光车(每人20元,随时下随时上)游览湖光岩。</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白衣庵”,我们没下车,此处引用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白衣庵依山而建,建于宋朝时期,距今将近900年的历史。由于庵堂里面一直供奉一座白色观音泥塑像而取名“白衣庵”。</p><p class="ql-block">第二站是“西门”,那里有“火山博物馆”和“地震博物馆”,我们下车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雷琼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博物馆下面的玛珥湖</p> <p class="ql-block">“谁人凿破混沌初,剖向天南作镜湖”。广东湛江的湖光岩,被誉为“上帝遗落在人间的小天堂”。</p><p class="ql-block">景区的旅游资源丰富,有狮子岭、玛珥湖、楞严寺、白衣庵、天然火山遗址,宋朝丞相李纲题写的摩崖石刻“湖光岩”和火山科普馆、玛珥湖科普长廊、雷州古院、民俗风情园、白牛仙女、东大门生态广场、茶庄等众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它们与湖水旱不沽涝不溢、湖面长年落叶无影无踪、湖中鱼龟成群却无蛙无蛇无蚂蟥等许多自然之谜,构成了湖光岩“稀、古、奇”三大特色。</p><p class="ql-block">第三站是“楞岩寺”</p> <p class="ql-block">楞严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名取自《楞严经》。光绪年间有遂溪举人陈乔森手书“楞严寺”匾额,并题写了山门对联“洞口留仙眠石榻,门前送客步云梯”</p><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郭沫若,曾经来过湖光岩考察,并为景区题字且赋诗。诗曰:“楞严存古寺,点缀岩光湖。一亭编炮茂,几树洁檀殊。惜无苏轼迹,但有李纲书。拂壁寻诗句,三韩有硕儒。”</p> <p class="ql-block">楞岩寺前路边的“李纲醉月”雕像</p> <p class="ql-block">“李纲醉月”雕像,重现了宋朝宰相李纲与楞严寺住持释琮法师对月品茗、陶醉湖光山色而挥毫写下“湖光岩”三字的典故场景:宋朝建炎三年,宰相李纲(1083年—1140年)因力主抗金被贬海南,途经雷州时,应楞严寺释琮大师的邀请到湖光岩游玩。正值中秋月圆之夜,李纲和释琮大师在岩壁旁品茶赏景,皎洁的月光映照在湖面上流光溢彩,湖水与岩壁交相辉映,犹如仙境,李纲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欣然挥笔写下了“湖光岩”三个大字。从此,后人将“湖光岩”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而湖光岩周边的湖光村、湖光镇也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第四站是“望海楼”</p> <p class="ql-block">“望海楼”楼高三层,楼内有石梯通往二楼和三楼,楼内有粤西最大最高的室内观音圣像。登楼眺望,视野开阔,八面来风,不仅可远观东海岛之波涛,更能欣赏玛珥湖的另一番风韵。</p><p class="ql-block">“望海楼观音”于2009年建成开光,四周还建有放生池。在湖光岩的玛珥湖边还建有一座“示迷津”牌坊,望海楼与牌坊之间由一条植有千株菩提树的山路连接,用意指点迷津,普度众生也。</p> <p class="ql-block">“示迷津”牌坊</p> <p class="ql-block">在望海楼附近还有一座广东军阀陈济棠和妻子莫秀英的合葬墓。</p> <p class="ql-block">陈济棠和妻子莫秀英的合葬墓。</p> <p class="ql-block">陈济棠是国民党军队将领,字伯南,广西防城人。1907年黄埔陆军速成学校毕业。1915年参加讨伐袁世凯失败后投护国军,1922年奉孙中山密令,相机助讨陈炯明,历任团长、旅长、第11师师长,后升任第四军军长。1930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1932年蒋介石任命陈济棠为赣粤闽湘边区“剿匪”总司令,兼任江西“剿共”南路总司令。1936年因陈济棠请率部北上抗日,未允,后其广州空军全体驾机投蒋,当天陈济棠逃往香港,旋赴欧考察。1937年回国后,出任国民政府委员、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及战略委员会委员。1949年任海南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1950年4月海南岛解放,陈济棠率部逃往台湾,改任台湾“总统府”资政、战略顾问。1954年11月3日卒于台北。</p><p class="ql-block">此外湖光岩景区内还有“诗廊”、“董公亭”(有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题写的“湖光岩”三个大字和为湖光岩作的诗)等景点。</p><p class="ql-block">18:00和好友李威、毛继伟在“大葱明”湘菜馆聚餐,李威请客,那里的饭菜很香、不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