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 果树</p> <p class="ql-block"> 无数次在西湖边或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上,看到二个熟悉的陌生人的身影。有时遥遥望见,偶然也会正面碰上,让我有机会看清他们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儿子身材高瘦,眉清目秀,身体微微前倾,让人觉得他急于向前,但他的步子却迈得四平八稳。他的脸部表情丰富,口中常常念念有词,配合着手势变换着各种姿态,目光低垂漫无目的地沿街走着。母亲个子矮小,背略驼,面部表情平和,无声地跟在儿子后面。他停她也停,他走她也走,跟儿子始终保持着二米的距离,从不靠近。</p><p class="ql-block"> 从清晨到黄昏,从严寒到酷暑,母子俩总是这样漫无目的、无休无止地走着……</p> <p class="ql-block"> 前几年,第一次看到面容姣好自言自语的小伙子,我总要多看他两眼。他衣着整洁,文文静静,眼中有光,但目不斜视,完全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他的世界应该是快乐的,因为他的脸始终笑眯眯,语言配合手势不停地在跟人交流,而且是愉快的交流,只是交流的对象在他的脑中而已。他不妨碍别人,只低头说他的话走他的路。</p><p class="ql-block"> 去年开始,他的身后多了一个小个子女人,面貌体态跟小伙子很像,一看便知是他的母亲。我没看出小伙子跟前几年有啥不一样,但母亲放弃工作晨昏寒暑的跟随,一定是病情有了变化,家人不再放心让他独自外出了。</p> <p class="ql-block"> 某一天下班,正遇上娘俩一前一后从我单位门口路过。他们从西湖边来,往市中心方向而去,正好是我回家的路,便静静地跟在了他们的后面。有几次我冲动地想跨前两步跟母亲搭讪,聊聊她的儿子,但都没有勇气去打破那份平静。</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街区。青石铺就的街道与高跟鞋碰撞,发出咚咚声响;民国风格的钟楼,引来无数直播男女在镜头前吐沫横飞地售卖他们的商品;清真寺羊肉售卖店前的一棵树上,拴着一头仿真骆驼,那五颜六色的坐垫充满了西域风情……而这一番热闹的景象对少年没有任何吸引力,他不会看他们一眼,哪怕漂一眼都不曾有过。他还是手舞足滔地喃喃自语,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世界里,有节奏地笑眯眯地走着他的路。母亲一如既往、悄无声息地尾随在他的身后,拖着一身的疲惫。</p> <p class="ql-block"> 只见小伙子转弯拐进了一条小弄堂,那是我上下班天天经过的弄堂。我知道那条弄堂有多长,二边的房子有多破。正在我好奇他会去到哪里时,发现小伙子驻足在二扇朱红色的大门前,显然他在等母亲。大门上有二个黄色的铜环,门框是用酱红色的大理石制成,显得高端大气。这个门楣跟破旧的低矮平房极不协调,在那条小弄堂里显得突兀。我每次经过都会心生好奇,猜想着门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小伙子见母亲拐弯过来便抓住铜环推门而入。原来这是他的家,那间我每次经过都充满好奇的房子居然是小伙子的家。</p><p class="ql-block"> 透过敞开的墙门让我有机会看一眼里面的构造。这是一座院落式的房子,跨过门槛有一个小小的天井,天井上面盖有玻璃,墙边种了一些花草,绿色的藤蔓向上攀爬,给院落带来一丝生机。经过天井便是正大门了,跨过高高的门槛,一堵木板屏风挡住了我的视线,看不到纵深的格局。屏风前摆放了一张老式八仙桌,左右二把太师椅,一位鹤发老人坐在右侧太师椅上悠然地喝着茶。此景跟高大上的门楣极为般配,不禁在脑海中跳出“大户人家”四个字,恍惚中竟忘了这是一座贴着通告的危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伙子已不见了踪影,应该是回到了属于他自己的空间了吧!随着母亲支呀一声的关门声,我只好带着想象珊珊离去。</p><p class="ql-block">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户人家呢?我不停地在脑海里揣测和想象着,也期待着能在再次遇见时,与小伙子的母亲聊几句。可遗憾的是,母子俩像人间蒸发似的不见了踪影。在以后一段漫长的日子里,都未曾遇见过他们。</p><p class="ql-block"> 可怜的小伙子,慈爱的母亲。有个陌生人总会想起你们,当然也会想起那个小巷,猜想着那两扇朱红色大门里曾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文中第四第五张图片来自网络</p>